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浅缝法修补膜周型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连续浅缝法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VSD)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体重10kg以内(≤10kg)50例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采用自体心包连续浅缝法修补。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32±21min(14-52min),体外循环时间56±35min(29-69min)。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9例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结性心律。2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因前上缘残余分流分别为0.4cm和0.3cm,再次手术修补;1例后下缘残留细束样分流,直径0.15cm,随访6个月后自愈;10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剪开三尖瓣,8例垂直瓣环,2例平行瓣环;1例三尖瓣中度反流,随访无加重;5例轻度反流,4例轻微反流,随访均无加重;1例心包积液;1例再次进入手术室止血。结论连续浅缝法是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有效外科纠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利用新鲜人脐带静脉制各具有肝素缓释机制的人造血管的方法,并与经典法及快速法比较其肝素缓释时效,在试管及动物实研中证实其有效的抗栓性,本研究提示人脐静脉人造血管经肝素伪饰其内壁后可提高其血液相容性及抗栓性。内径4mm的HUVG经肝素伪饰后用于周围动脉替代及新生儿体肺分流手术可能提高其早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初步建立国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提高数据统计效率,探索构建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系统(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database project,CHDDP)。方法采用Egrid.NeT建立CHDDP,将2006年度2051例次先心病手术(含188例普胸手术)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国际知名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系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常见胸部疾病进行归纳整理。结果CHDDP大大提高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工作效率,同时也可高效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前CHDDP已在国内数家先心病治疗单位开始推广,获得一定好评。结论建立CHDDP有助于对国内小儿先心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统一,加强多中心协作,对于推动我国小儿先心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3年3月~1990年6月,手术治疗新生儿期室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7例。手术为:(1)常温或低温体外循环下右室流出道—肺总动脉(RV-PA)补片扩大术3例,同时行PDA持续开放或体—肺(B-T)分流;(2) 单纯B-T分流术2例;(3) 经肺动脉作闭锁隔膜扩开伴B-T分流术1例;(4) RV-PA人造血管补片扩大术1例。医院死亡率14.3%(1/7),长期生存4例,情况良好。随访中1例猝死,1例死于败血症。采用常温体外平行循环下行RV-PA补片扩大者,最有利改善肺循环血量和右室减压。手术前后纠正缺氧酸中毒,增强心肌收缩,降低肺血管阻力和手术应激性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腺苷对幼猪急速升高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上海种白猪10头,3~4周龄,利用低氧(FiO212%)建立幼猪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于肺动脉心内测压管内持续滴注不同浓度的腺苷[(0、10、25、50、75、1μg)kg-1·min-1],在各时相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持续滴注腺苷50~100μg·kg1·min-1可明显降低mPAP、PVRI、TPG、Pp/Ps、Rp/Rs(P<0.01),50~75μg·kg1·min-1可明显增加CI、SI(P<0.05).结论静脉持续滴注腺苷可降低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幼猪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同时还可增加心输出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pUC18-α珠蛋白DNA-CD59cDNA重组分子。方法 采用人心肌组织作为RNA的来源,经RT-PCR扩增得到CD59基因的cDNA片段。以pUC18质粒为载体;人α-球蛋白DNA为启动子,并提供polyA+尾巴;以编码全部CD59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的cDNA作为目标基因,三者拼接成重组分子。结果 经酶切鉴定,重组分子拼接成功。结论 该重组分子可作为转基因构件,经微注射液入供体动物受  相似文献   
7.
小儿心胸手术后膈肌麻痹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损伤性膈肌麻痹对小儿心胸手术恢复的影响及其诊断和治疗,将 2000年 7月~ 2002年 6月,心胸术后经 B超或 X线透视诊断损伤性膈肌麻痹 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呼吸机支持呼吸, 5例行膈肌折叠术.结果显示,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 5~ 1138 h,平均 (286.05± 117.32) h;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9例;呼吸机依赖 6例; ICU滞留时间 5~ 58 d,平均( 16.55± 5.76)d; 5例于手术后 21~ 57 d,平均( 40.67± 5.33) d,接受膈肌折叠术;膈肌折叠组体重小于非膈肌折叠组,折叠组术前、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和 ICU滞留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提示对于小年龄、低体重、营养不良等高危病儿,明确诊断后应尽早行膈肌折叠术.  相似文献   
8.
平衡超滤法对小儿体外循环中炎症因子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平衡超滤法在小儿体外循环中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将4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 (C组)和平衡超滤组 (BUF组 ) ,分别检测转流开始时、转流中和术后的TNF、IL_8和E_selectin浓度。结果显示 ,转流过程中 ,BUF组滤出液体815.0ml±300.9ml,C组各类炎症因子的浓度不断上升 ,而BUF组各因子浓度变化不大 ,停转流时TNF和E_selectin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而IL_8浓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在婴幼儿先心病纠治手术中使用平衡超滤法能降低体内部分炎症介质浓度。  相似文献   
9.
10Kg以下法乐氏四联症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低体重法乐氏四联症急诊或亚急诊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15例体重小于10kg的法乐四联症患儿因合并有严重缺氧发作、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衰等,经积极的心内科治疗后转行急诊或亚急诊根治手术。结果 死亡1例,病死率6.7%;存活14例,但术后有较多、较重的并发症,其中1例的术前脑缺氧损害后遗表现仍然明显。结论 急诊或亚急诊根治术是救治合并有危急并发症低体重法乐氏四联症患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文主要围绕在医疗行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化和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医院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方法 对医院及重点学科的现状、目前所处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结果 就如何保持医院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学科发展的定位、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创新机制、改革模式和增加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等新思路。结论 医疗行业要在未来环境中有自己的定位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迁,强化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医院品牌意识,才能保持医院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