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重症胆管炎(Acute severe cholangitis ACST)患者出于胆道梗阻引起肝功能受损及合并细菌感染导致内毒素血症、休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其病理机制除了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造成靶器官细胞的损伤外,凝血、抗凝血系统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而且与MODS的产生密切相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管癌鳞状细胞癌占大多数,放射治疗是治疗的主要选项。我院2009年引进直线加速器后对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疗,取得满意疗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其中的24例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的患者用全覆膜支架进行了封堵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2006—01~2008—12我院内镜室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62例,取石成功率96.8%,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目前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笔者自2006-01~2007—12应用单人操作法检查患者416例,效果满意,现将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操作技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内镜机械碎石治疗胃石症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2—03—2006—03,在内镜下采用自制钢丝切割器,配合微波、射频、鼠齿钳等多种措施治愈较大胃石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gangliocytic paraganglioma,GP)为一种十分罕见的具有神经外胚层和神经内分泌分化倾向的良性肿瘤[1-3].主要见于成年人,男性较女性略多见,年龄分布为23~83岁.好发部位多位于或靠近Vater壶腹,尤好发于十二指肠壶腹周围区,表现为孤立性息肉或结节状肿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通过siRNA下调TSG101的表达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生长、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合成的TSG101 siRNA片段插入至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pGenesil-1质粒中,用lipo-fectamine 2000将质粒转入胰腺癌细胞系PANC-1后,Western blot鉴定siRNA对TSG101蛋白干扰效率。然后用MTT、流式细胞术检测TSG101下调的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TSG101 siRNA有效下调其在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的表达,下调TSG101基因的表达后显著抑制了PANC-1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与随机对照siRNA及阴性对照细胞相比,MTT分析显示有效转染TSG101 siRNA的细胞从第4天开始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示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增殖指数(PI)下降(P<0.05)。结论:下调TSG101在胰腺癌细胞系PANC-1表达后能够导致细胞周期的阻滞并有效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利用RNA干涉技术下调内源性TSG101表达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胰腺癌基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PGs代谢产物的水平,探讨COX-2与重症肝炎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对重症肝炎的预测及治疗。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重症肝炎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血清中PGs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血清TXB2和6-keto-PGF1α及T/K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各组TXB2和6ketoPGF1α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X-2在重症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检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和T/6-K比值对监测重症肝炎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MSC)体外诱导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光感受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情况.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hAD-MSC,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hAD-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并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vWF)的表达情况.制备hAD-MSC体外诱导液,用诱导剂和诱导液共同诱导hAD-MSC向视网膜细胞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AD-MSC经诱导后表达光感受器细胞标志物视紫红质(Rhodopsin)和RPE细胞标志细胞角蛋白(Pan-CK)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法证实,分离培养的hAD-MSC经体外诱导后可表达RPE、光感受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Pan-CK、Rhodopsin和vWF.结论:hAD-MSC经过体外诱导可以向视网膜RPE、光感受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成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AD-MSC)移植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的可行性,从成年GFP小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在体外分别以成肌和成内皮诱导体系诱导AD-MSC的定向分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进行鉴定;经尾静脉移植AD-MSC到CTX肌肉损伤模型小鼠和mdx小鼠(DMD动物模型)体内,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供体细胞的分布和分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GFP小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Flk-1+MSC可以在体外分化为肌肉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细胞移植后,可在损伤肌肉部位检测到GFP阳性的肌纤维、血管内皮细胞和肌肉干细胞;mdx小鼠移植后肌膜上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的表达部分恢复,骨骼肌中心核肌纤维比例也大大降低。结论:AD-MSC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供移植治疗DMD的干细胞,它不仅可以定向归巢到损伤的肌肉组织中,参与肌纤维重建,而且能改善组织供血,缓解DMD病征,同时部分供体细胞以干细胞形式存在,可以代替原来肌肉干细胞的功能,不断修复损伤的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