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ING4(Ad-ING4)基因对体外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腺病毒空载体Ad-GFP及重组腺病毒Ad-ING4分别感染SMMC-7721细胞,采用RT-PCR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NG4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Ad-ING4对SMMC-772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d-ING4对细胞凋亡的影响;DAPI核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核形态学变化。结果 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显示Ad-ING4能在SMMC-7721细胞内稳定表达;Ad-ING4感染72h和96h后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33.82%和50.70%;FCM检测有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可达46.7%;DAPI染色结果显示SMMC-7721细胞胞核呈现核深染、固缩、断裂等细胞核凋亡的形态改变。结论 Ad-ING4能够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1研究背景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很高,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治疗,但效果尚不理想。当今,基因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用构建好的重组腺病毒Ad-ING4和Ad-PTEN感染人肝癌SMMC-7721细胞,检验对细胞的作用。方法:用构建好的重组腺病毒Ad-ING4和Ad-PTEN感染QBI-293A细胞,对病毒进行扩增并测定其效价,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果。用扩增得到的Ad-ING4和Ad-PTEN感染SMMC-7721细胞,流式细胞术及MTT检测作用效果。结果:空腺病毒组的凋亡率为3.4±1.3%,Ad-ING4组和Ad-PTEN组分别为49.7±4.8%和11.4±3.2%,均显著高于空腺病毒组(p<0.01);Ad-ING4组和Ad-PTEN组的细胞增殖在48h~96h时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Ad-ING4和Ad-PTEN对SMMC-7721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尤其是Ad-ING4。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E1A基因(Ad-E1A)体外对Hep-2人喉癌细胞、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敏感程度。方法:RT-PCR鉴定E1A基因的转录;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Ad-E1A在三种癌细胞内均有效表达,在其感染72h和96h后对Hep-2、A375、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分别为18.65%和29.95%;33.02%和45.36%;36.32%和54.11%;其中对SMMC-7721细胞的作用最强,FCM 检测发现其凋亡率为36.92%。Hoechst染色表明Ad-E1A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其呈现典型的核固缩、断裂并出现凋亡小体等核形态改变。结论:Ad-E1A对Hep-2、A375、SMMC-7721三种癌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尤以对SMMC-7721细胞作用最强、A375细胞次之, Hep-2细胞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此外,Ad-E1A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ING4基因(简称Ad-ING4)体外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携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空载体Ad(简称Ad-GFP)及Ad-ING4分别感染PC-3细胞,RT-PCR检测ING4基因的转录;荧光显微镜观察Ad-ING4对PC-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d-ING4对细胞凋亡的影响;Hoechst 33258核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核形态学变化。结果 RT-PCR显示Ad-ING4能在PC-3细胞内转录;MTT结果提示Ad-ING4感染72 h和96 h后对细胞生长抑制率达39.29%和50.00%;FCM检测Ad-ING4感染细胞72 h后凋亡率为76.19%;核荧光染色结果进一步证明Ad-ING4对PC-3细胞可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核形态学改变。结论 Ad-ING4能够明显抑制PC-3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裂瘤型腺病毒Ad-E1A对BALB/c小鼠腹水型肝癌的基因治疗效果,并检测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d-E1A进行多轮扩增获得高效价病毒子,采用RT-PCR法鉴定E1A基因在小鼠肝癌H22细胞内的转录。将BALB/c小鼠分为非致瘤组(正常组)和皮下注射H22细胞转移瘤的致瘤组,其中致瘤组又分为PBS组、Ad-E1A组、5-Fu组进行抗肿瘤试验,检测各组的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白细胞总数等。结果获得了达7×109pfu/ml的高滴度Ad-E1A。致瘤组的抗肿瘤试验中,Ad-E1A组与5-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6.7%和68.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E1A组和PBS组间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5-Fu组显著降低(P〈0.01和P〈0.05);同时Ad-E1A组和PBS组间的白细胞总数变化不大,但5-Fu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Ad-E1A可以抑制小鼠腹水型肝癌的生长,且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的作用下,白血病细胞株SHI-1中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s)和某些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GnTs)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RT-PCR法研究在不同浓度ATRA、1,25-(OH)2D3作用下,白血病细胞株SHI-1中ppGalNAcTs、GnTs表达的变化。结果在SHI-1细胞株中,随着1,25-(OH)2D3浓度(10^-8~10-^6mol/L)的增加,ppGalNAcT1和T2表达增加,T3表达没有变化,T4表达减少;加入ATRA(10^-8~10^-6mol/L)后,细胞株中ppGalNAcT2、β6GnTV、O-GnT表达量升高。结论白血病细胞株SHI-1ppGalNAcTs各型表达水平不同;在不同浓度ATRA、1,25-(OH)2D3的作用下,白血病细胞株SHI-1中各型ppGalNAcTs表达变化也不同。在SHI-1细胞株加入ATRA后细胞中β2GnTI、β6GnTV发生显著变化。ppGal-NAcT1、ppGalNAcT2、GnTs与白血病细胞株的分化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的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和连锁分析技术进行致病基因鉴定。方法采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聋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耳聋表型和遗传方式的判定并绘制家系图,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DNA,首先利用耳聋相关基因靶向测序,对家系先证者进行162个已知耳聋基因的筛查,然后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连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继续寻找致病基因,筛选出候选基因变异位点在家系中进行验证,以明确该家系致病原因。结果该耳聋家系来自河南省,编号为HBSY-012,现存三代共34人,14人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耳聋者发病年龄5~7岁,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随年龄增长迅速发展为全频受累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对先证者进行已知162个耳聋基因筛查未发现致病突变,家系连锁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q31.1-q31.3区间内(最大LOD值3.6076)。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显示在连锁分析定位的区间内未发现候选变异,在区间以外筛选出4个候选基因变异位点,候选变异为ANKMY2基因NM_020319c.822_826del、DDX49基因NM_019070c.341C>T、DEFB129基因NM_080831c.284G>T以及EVI5基因NM_005665c.2399C>T,并对4个候选基因变异位点进行家系验证,结果提示都不是该家系的致病突变。结论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聋家系连锁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q31.1-q31.3区间内。耳聋相关基因靶向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均未发现致病突变,考虑该家系致病原因可能为基因的非编码区域的突变或者罕见的CNV/SV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786名18-60周岁江苏省普通人群进行调查,建立江苏省SCL-90-R常模.方法:采用SCL-90-R中译本,按标准化程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SCL-90-R各因子分除了人际敏感因子与1986年常模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八项因子都显著高于1986年常模(P<0.001);男女之间具有差异性的因子数有所减少:各年龄组之间仅躯体化因子差异显著.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恐惧等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组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其他组.结论:1986年的全国常模已失去参考价值,有必要对江苏省普通人群的SCL-90-R均值及标准差建立一个新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