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总结5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发病的病理基础、手术时机以及术式选择.方法 从1997~2003年8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56例,经X线及MRI检查均无骨折脱位,确立诊断,明确脊髓受压、损伤节段,选择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54例,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2例.结果 56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完全恢复至伤前状态42例,大部分恢复14例,无1例完全不恢复.讨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大都有以下病理基础:1、间盘退变突出;2、发育性椎管狭窄;3、后纵韧带骨化;4、黄韧带肥厚或骨化.外伤是诱因.根据受压、损伤脊髓节段的多少选择手术入路,手术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2.
3.
陈勇  温凉  潘礼寿  曾瀛  高琳  冷辉淋 《江西医药》2021,56(3):296-298,313
目的 分析改良Epley复位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到我院诊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样法分组,传统Epley法复位(A组),改良Epley法复位(B足),改良Epley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训练(C组),对不同方案效果观察.结果 A组患者首次复位成功率低于其他两组,C组残余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C组患者3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其他两组;A组患者成功复位后各阶段生活质量评分均小于其他两组.结论 应用改良Epley复位与前庭康复训练方案,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可改善复位成功后的残余症状以及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本院收治的98例院内细菌感染新生儿为观察组,选取108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尿液、唾液或痰液等标本中的病原菌,分析新生儿感染病原菌种类、构成特点及感染部位分布;对新生儿细菌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两组新生儿血清PCT,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测定CRP,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效能。结果2019年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2020年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其次为消化道、血液系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次数、窒息、留置导尿管均是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PCT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AUC为0.784(95%CI:0.720~0.847),截断值为4.63 ng/mL。血清CRP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AUC为0.769(95%CI:0.702~0.837),截断值为12.75 mg/L。血清PCT、CRP联合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AUC为0.871(95%CI:0.819~0.923),与单独诊断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血清PCT、CRP联合诊断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5.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65岁.因"右侧鼻出血反复发作10余年"为主诉于2006年8月5日以鼻中隔肿物之诊断收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侧鼻出血,起初量较少,可自止,继之反复发作,近来肿物增大明显,无鼻塞,无头痛,体检:T36.5℃, P76次/min, R18次/min, BP140/90mmHg(1mmHg=0.133kPa).耳鼻咽喉专科检查:右侧鼻中隔前下部见一暗红色玉米粒大小肿物,广基样,触之较软,活动较差.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7岁。因“左鼻塞5年、左面部及眼部胀痛2年,加重1月”为主诉于2004年10月18日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好,左面部软组织膨隆,触之乒乓球感,轻度压痛,左眼球轻度外突,运动正常,无复视,前鼻镜检查见左侧鼻腔外侧壁内移,中鼻甲窥不见。CT示:左上颌窦内见巨大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大小约5.5cm&#215;5.0cm&#215;6.0cm,眶底破坏,肿物向上侵犯眼下直肌,轻度向上移位。上颌窦外侧壁破坏,肿物侵入颞窝和颞下窝,鼻腔外侧壁内移,鼻腔及筛窦腔受压变小(图①)。左眼球向外突出(图②)。左上颌窦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约50ml,涂片见黏液成分,有少量胆固醇结晶,可见中性粒细胞,面部及眼胀痛感减轻。诊断:左上颌窦黏液囊肿。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发病率较高,临床常用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粘度及神经营养药为主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60例61耳;对照组:60例64耳。两组患者均  相似文献   
8.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4 7例 ,男 2 7例 ,女 2 0例 ;年龄 4 0~ 84岁 ,平均 5 5岁 ;其中基底节区脑梗死 2 9例 ,丘脑梗死 2例 ,小脑梗死 4例 ,脑干梗死 2例 ,多发性梗死 10例 ;起病至用药时间 6小时内 3例 ,6~12小时 11例 ,12~ 2 4小时 2 5例 ,2 4小时以上 8例。对照组 4 7例 ,男 2 5例 ,女 2 2例 ;年龄 4 3~ 75岁 ,平均 5 4岁 ;其中基底节区梗死 2 7例 ,丘脑梗死 1例 ,小脑梗死 8例 ,脑干梗死 1例 ,多发性梗死 10例 ;起病至用药时间 6小时内 3例 ,6~ 12小时 10例 ,12~ 2 4小时内 2 7例 ,2 4小时以上 7例。所有病例均按 …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6岁.2006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听力下降伴闷胀感,双侧鼻塞,时流黄涕,无头痛,不发烧.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双侧分泌性中耳炎,曾两次进行双侧鼓膜穿刺术,每次均抽出淡黄色液体,口服青霉素V钾等抗炎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故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岁,以“右耳廓外伤后发现逐渐增大的肿物3个月”于2007年7月2日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耳廓血管瘤,未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