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2~2003年对43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拉力螺钉、克氏针固定及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9个月,平均11.5个月。24例手术患者中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9.2%;19例非手术患者中优6例,良7例,可6例,优良率为68.4%;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片示无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结论对Neer分型中Ⅰ型和Ⅱ型中部分患者应采用非手术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而Ⅲ、Ⅳ型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拉力螺钉、克氏针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手术中不宜过多使用。  相似文献   
2.
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7年1月~1999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单侧胫骨pilon骨折.术后16例出现伤口并发症.关节退行性变及关节强直.男13例.女3例;年龄25~55岁,平均36.5岁;坠落伤7例,交通伤5例.砸伤3例.其它损伤1例,开放性骨折6例.均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10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25d.平均8.1d、根据Ruedi-A1lgower分型.Ⅱ型7例,Ⅲ型9例。7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9例行有限切开固定并辅以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可6例.其中Ⅱ型4例,Ⅲ型2例:差10例,其中Ⅱ型3例.Ⅲ型7倒术后发生创面不能闭合1例;切口感染4例,2例开放性骨折出现表浅感染.2例闭合性骨折出现深部感染;关节退行性变9例.其中2例出现较严重的踝关节内翻;关节强直11例,结论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有骨折类型、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腓目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移植骨的填充及钢板支撑固定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助行器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中将助行器产品统称为Walking aids,即辅助行走的器具。也可称为步行器、步行架或步行辅助器等,定义为辅助人站立与行走的工具和装置。从当前国际发展状况来分析.助行器从操作力源上可划分为3类:(1)动力助行器:即由人体外部动力驱动的助行器;(2)功能性电刺激助行器:是通过电刺激使下肢功能丧失或部分丧失的截瘫患者站立行走的助行器;(3)无动力助行器:即无人体外部力源,使用者利用自身体能操作的助行器。  相似文献   
4.
在英文文献中,股骨转子区骨折的名词术语繁杂,称谓颇多,包括: Paratrochanteric fractures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infratrochanteric fractures以及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颈椎前路椎管扩大术式并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为颈椎管多节段狭窄症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标本实验:选用4具C1~T1尸体颈椎标本,去除前方肌肉,保留后侧肌肉及固有韧带,解剖出横突孔,沿椎动脉走行,穿入直径3mm橡胶管,注入造影剂。沿C4~6椎体前正中纵行劈开,依次横向撑开3、6、9、12mm,并用木块填塞,三维CT下观察椎管前后径、横径、截面积、两侧椎动脉的直径、间距,神经根管变化。动物实验:用4只成年绵羊,麻醉后暴露出C3,4颈椎前方,将C3,4椎体纵向劈开,横向撑开9mm,取同侧胫骨9mm×9mm×15mm骨块植入撑开区。术后观察四肢运动恢复情况。结果标本在撑开3、6、9mm后,椎管前后径平均增加1.14%、3.53%、5.15%,横径增加7.92%、14.62%、22.74%,截面积增加8.52%,17.99%,25.01%;在撑开3、6、9mm时,两侧椎动脉走行间距平行,撑开12mm时,在C3,4和C6,7椎间椎动脉间距相差2mm,但走行无折屈、受压。撑开前后神经根管各径及长度无变化。标本在撑开3、6、9mm时未见骨折,撑开12mm时2具左侧、1具右侧椎板靠近棘突部骨折,均为裂纹骨折,无移位。4只绵羊术后第2d四肢可以自由行走,无神经、血管损伤征兆。结论经前路颈椎体纵向劈开扩大术,可以增加椎管容积、不影响脊柱三柱稳定结构。动物实验表明椎体横向撑开一定范围内(≤9mm)对颈髓及周围组织无损伤迹象。实验结果初步证实经前路颈椎椎管扩大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天津市天津医院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天津医院出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受伤机制及治疗方法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2150例,男736例,女1414例,不同年龄段患者男、女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3,P<0.001)。青年(18~44岁)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中年(45~64岁)、老年(≥65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骨折类型以移位型为主(75.56%,1646/2150),移位率青年患者最低(55.17%,64/116),老年患者最高(81.91%,1159/1415)。三个年龄段患者的主要受伤机制均为摔倒[青年61.21%(71/116),中年80.29%(497/619),老年91.24%(1291/1415)]。不同年龄段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11,P<0.001),中、青年患者无论骨折是否移位,主要治疗方式均为内固定术;中年无移位患者采用内固定术的比例(86.22%,169/196)高于移位患者(62.88%,266/423)(χ^2=34.93,P<0.001)。老年患者中无移位者多采用内固定术,移位者多采用半髋置换术。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中位年龄74岁)大于新鲜骨折患者(中位年龄70岁)(Z=-2.777,P=0.005)。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移位率(92.41%,73/79)高于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75.95%,1573/2071)(χ^2=11.48,P=0.00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多采用全髋置换术,新鲜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术、半髋置换术、全髋置换术比例相差不大,内固定术最多。结论股骨颈骨折老年女性患者最多;移位患者多于无移位患者;青、中、老年患者受伤机制均为摔倒;中、青年患者多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主要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同时相关的医疗费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简要回顾了糖尿病足溃疡的流行病学、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现状。详细描述了最近开发的生物材料,如水凝胶、壳聚糖、丝胶蛋白、果胶等。这些生物材料通过组织-材料相互作用,形成可调节的治疗系统增加血管生成、胶原沉积、细胞增殖和生长因子浓度,同时减少炎症和细胞外基质的酶降解,从而达到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目的。随着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生物材料的不断成熟,我们期望看到更多元化的临床选择,这将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0):1350-1352
<正>锁骨骨折是目前临床上较多见的骨折类型,统计显示其占到全身骨折构成的6%以上[1]。对于锁骨骨折的治疗,目前临床可用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传统观念认为,对锁骨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但最新的研究显示[2],成人锁骨骨折经保守治疗有部分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和部分肩关节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9.
经典孟氏骨折的定义是尺骨骨折伴上尺桡关节脱位,如合并桡骨头后脱位,即肱桡关节后脱位时,称为后孟氏骨折。而对于不伴有上尺桡关节脱位者,不应笼统称为后孟氏骨折,可称为经尺骨近端骨折后脱位。对于伴有上尺桡关节脱位后孟氏骨折,临床相对少见,其冠突骨折通常粉碎,上尺桡关节遭到破坏,环状韧带及骨间膜损伤,治疗时在恢复骨性结构及处理外侧韧带复合体后,还须关注与处理上尺桡关节的稳定,预后疗效不确定。而经尺骨近端骨折后脱位临床相对多见,其冠突骨折块通常完整,环状韧带及骨间膜完好,在治疗上以恢复骨性结构为主,同时处理肘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预后效果好。通过解剖基础、影像学特征、损伤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鉴别和区分后孟氏骨折与经尺骨近端骨折后脱位。  相似文献   
10.
《中华骨科杂志》2022,(10):644-65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组(简称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简称切开组)。关节镜组30例, 男19例, 女11例;年龄(45.13±7.12)岁(范围29~60岁);SchatzkerⅠ型13例, SchatzkerⅡ型14例, SchatzkerⅢ型3例。切开组30例, 男17例, 女13例;年龄(43.53±7.79)岁(范围31~58岁);SchatzkerⅠ型11例, SchatzkerⅡ型15例, SchatzkerⅢ型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屈伸活动度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 AK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 关节镜组随访时间10~18个月, 平均14个月;切开组12~18个月, 平均15个月。关节镜组和切开组的手术时间[(87.6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