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与其颈动脉超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将纳入的5 99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分为HHcy组与无HHcy组,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危险因素、生化化验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HHcy组患者脑卒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无HHcy组,TIA、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患病率低于无HHcy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HDL、吸烟、饮酒是HHcy的危险因素。HHcy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比例高于无HHcy组,多发斑块的比例高于无HHcy组,单发斑块或无斑块的比例低于无HHcy组。HHcy组的内火、痰湿证候要素所占的比例较高,无HHcy组的患者内风、气虚、阴虚所占的比例较高。结论:HHcy与脑卒中、高血压病有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年龄、BMI、吸烟、饮酒是HHcy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风高危人群腰高比(Waist to Height Ratio,WHtR)及其他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横断面研究。筛选9 605例脑卒中高危患者并收集基本信息。CAS的诊断是基于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增加。结果:对9 605例受试者进行分析,CAS的患病率为75.12%。在最终调整的模型中,WHtR与CAS升高显著相关(OR 1.23,95%CI 1.10~1.39)。影响CAS的其他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缺乏体育锻炼。结论: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建议将WHtR作为CAS的提示指标。控制WHtR有利于CAS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蒲黄榆社区、王佐镇、花乡、方庄街道筛查中的脑卒中高危人群8 045例,将人群分为有无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有无斑块形成组,分别对比2组人群存在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根据吸烟、高血压、糖尿病3个危险因素的有无,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人群分为3组,分别为同时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合并1至2个危险因素组、不合并危险因素组,另外斑块形成人群同上分为3组,依次进行危险因素的相互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均与年龄、脑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体育锻炼层增厚呈正相关;均与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家族史、常吃水果呈负相关。另外内膜中层增厚还与TIA呈负相关,与常吃蔬菜呈负相关;斑块形成还与饮酒、常喝牛奶或酸奶呈正相关,与明显超重、瓣膜性心脏病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均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与年龄、脑卒中、糖尿病病史、吸烟、体育锻炼呈正相关。另外内膜增厚还与饮酒习惯成负相关,与明显超重成正相关;斑块形成与饮用高度白酒呈正相关。中医症状分析:根据危险因素多少分组比较发现多个症状存在差异;中医证型分析:在内膜中层增厚人群的2组比较中,痰湿证、内火证均有差异,而气虚证在同时合并3个危险因素与不合并危险因素的人群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斑块形成的2组人群比较中,痰湿证和内火证均有差异。结论: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个危险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斑块形成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可通过控制上述可干预因素达到早期防治脑卒中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房颤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5999例,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进行对比,观察2组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观察2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房颤组在吸烟、血脂异常方面较无房颤组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较无房颤患者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房颤、高血压病、吸烟、饮食习惯、脑卒中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等相关;中医证候要素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和血脂异常是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组更易出现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房颤组痰湿证、内风证较多出现,但房颤与否并不影响中医证候要素类型及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控制达标情况及用药现状,探讨分析血脂达标人群与不达标人群的中医症状及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8个社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共9 605例,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用药信息及中医症状四诊信息,并抽取空腹血检测其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将人群根据有无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进行危险分层,分为极高危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根据各自的LDL-C目标值(2.1 mmol/L、2.6 mmol/L、3.4 mmol/L、4.1 mmol/L)分别统计各组血脂达标率,并分析达标组与不达标组的中医症状、舌脉象及证候之间的差异。结果:在9 60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血脂代谢异常患病率为80.4%,药物治疗率为32.9%,他汀类使用率为31.9%,极高危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15%、26.5%、58.2%、83.7%,总体达标率为43.8%。达标组形体消瘦发生率显著高于不达标组(P0.01),面色萎黄、面红、头重如裹、头晕、口渴、口苦、口黏腻、胸闷、腰膝酸软、肢体笨拙、乏力、失眠、夜尿频多、咳笑遗尿、舌质暗、脉滑发生率低于不达标组(P0.01,P0.05)。达标组的血瘀证、气虚证发生率低于不达标组(P0.01、P0.05)。结论: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控制达标率较低,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血脂控制不达标人群较之达标人群,脾肾气虚证、痰湿瘀血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社区干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生化指标、中医症状及舌脉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卫计委关于"十二五"医改重大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工作,选取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高危人群562例,之后对高危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健康宣教、药物指导、定期复查随访等方面进行社区预防综合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及中医症状、舌脉、证类分布的频数特征。结果:社区干预3年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按照各症状及舌脉象出现的频次高低排列,出现频率30%的中医症状及舌脉干预前为12项,干预后为10项。形体肥胖、口唇紫暗、腰膝酸软等检出率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舌质红、苔薄白等检出率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脉弱等的检出率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社区干预模式有一定效果,对血脂降低有显著影响;气虚血瘀证明显减少,并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发病预警知识的知晓率,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围与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王佐卫生服务中心、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1 228例,根据腹围是否大于等于80cm,将患者分为腹围正常组和腹围增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2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示:与腹围正常组相比,腹围增大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与腹围的增大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0.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史、腹围增大、吸烟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中医症状及证型分析:与腹围正常组相比,形体肥胖、口唇紫暗、头重如裹、口干等多个症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痰湿、血瘀两个证型在腹围增大组比例较大(P0.05)。结论:在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腹围的增大。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呈正相关,这部分人群更应该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与其他危险因素相比,腹围增大合并糖尿病史的女性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更大。腹围增大的人群更以易表现出痰湿、血瘀证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