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维清  徐建广  朱海波 《上海医学》2006,29(2):104-106,F0002
目的研究单纯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9月,采用单纯后路切开复位、GSS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共213例。其中T12骨折69例,L1骨折93例,L2骨折51例。所有患者术前CT检查示椎管占位率均>50%,但无明显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结果术后Cobb's角平均降低24.5°,椎体高度接近正常的85%,椎管占位均<13%。平均随访24.9(12~31)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所有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绝大多数患者(90%以上)恢复工作能力。结论单纯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无明显神经症状患者,无需减压即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Cobb's角和椎管容积,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是临床治疗此类骨折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孔维清  徐建广  朱海波 《上海医学》2006,29(3):156-158,F0002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椎体塌陷器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严重椎管占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路减压,以塌陷器复位进入椎管的骨块,并辅以通用型脊柱内固定(GSS)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共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48例。T12骨折18例,L1骨折21例,L2骨折9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2(5- 28)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提高0.9个等级,Cobb角术前22.05-43.12°,平均31.0°±2.5°,术后3.12-9.35°,平均 5.0°±0.6°;术后Charles评分:优18例,良15例,一般9例,差6例。结论应用椎体塌陷器进行后路减压,结合GSS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严重椎管占位,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容积,改善神经功能,并可重建脊柱稳定。为后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严重椎管占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其中49例行前路减压术,27例行后路减压术。根据围手术期用药情况将其分为2组,MP组38例,在脊髓减压前30min予MP1000mg,iv gtt,术后d 1、2、3给予MP 160 mg,30 min内iv gtt;地塞米松(Dex)组38例,术后d 1、2、3应用地塞米松20mg·d~(-1),iv gtt,d4减至10mg,d 5减至5mg,5 d后停用。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评价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7d和3mo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MP组术后7d和3mo神经功能均优于Dex组(P<0.05)。Dex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症状加重。2组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科减压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改善脊髓神经功能的有效方式,同时应用MP可有效维持减压后获得改善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前路椎体间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路SOCON提拉复位内固定系统复位并固定滑脱椎体,结合前路经腹膜外途径椎体间髂骨植骨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20例.结果术后18例Ⅱ度椎体滑脱获得解剖复位,2例Ⅲ度脱位复位至Ⅰ度滑脱.经4~18个月随访,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椎体间骨融合牢固,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结论SOCON提拉复位内固定系统可提供滑脱椎体满意的复位内固定作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率高,术后复位丢失率低.  相似文献   
5.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发生的并发症原因,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2006年10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患者486例,共发生各类手术并发症45例,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补救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早期手术并发症13例,包括切口感染5例、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6例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晚期并发症32例,包括椎弓根螺钉断裂20例、椎弓根螺钉松动4例、连接杆断裂3例、钉杆连接松动3例、神经减压不彻底2例。其中20例进行内固定翻修手术,更换椎弓根螺钉12例,更换连接杆3例,调整紧固钉杆连接装置3例,再次前路减压2例。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操作不当、忽视植骨融合的质与量以及手术方式选择错误有关,再次手术只要处理方法得当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孔维清  江璇  徐鹏 《安徽医药》2009,13(9):1117-1119
优良的镇咳药应该具有镇咳作用强、无成瘾性、不干扰正常的咳嗽反射等特点,本文综述了新型镇咳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我院182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0日收集到的182例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2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生素127例,占69.8%;中药注射剂23例,占12.6%。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60例,占87.9%。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监测,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大部分颈椎新鲜骨折伴脱位患者来说,应用颅骨牵引加适当的手法复位,一般都能使脱位得到整复。但临床上遇到少部分颈椎旋转脱位,尤其是单侧关节突关节跳跃交锁患者,单纯的颅骨牵引往往难以奏效;而对于大部分陈旧性颈椎骨折伴脱位患者而言,常需借助外科手术才能使骨折脱位复位[1、2]。自2000年6月~2003年11月我们采用颈后路手术进行颈椎脱位整复,前路行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稳定颈椎治疗颈椎陈旧性骨折伴脱位患者18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25~65岁,平均46.3岁。C4、C5骨折伴脱位3例,C5、C6…  相似文献   
9.
前路Z型钢板加钛网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前路“Z”型钛钢板结合钛网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或马尾损伤患者,采用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对骨折椎体施行胸腰椎侧前方减压,椎体间钛网加自体骨植骨及“Z”型钛钢板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2~32个月,平均19.7个月,全部病例椎间植骨均牢固融合,脊柱序列正常,钢板螺钉无松动。结论 胸腰椎侧前方减压、椎体间钛网加自体骨植骨及“Z”型钛钢板内固定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策略选择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方式、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2月~2004年4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患者78例,比较术后及随访时疗效、滑脱椎体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恢复率、植骨融合率以及复位丢失率。结果术后28例Ⅰ度滑脱及37例Ⅱ度腰椎滑脱患者获得解剖复位.9例Ⅱ度滑脱及4例Ⅲ度腰椎滑脱患者矫正至Ⅰ度滑脱。随访时总体优良率为89.72%,42例椎体间植骨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36例后外侧植骨者有12例复位丢失,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对小于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Ⅱ度以上峡部裂性单纯腰椎滑脱者以及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