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仙台病毒D_(95)株(鼠群流行株)制备福尔马林灭活仙台病毒的疫苗,以400~1600HAu经腹腔或肌肉皮下接种小鼠2~3次,共免疫SPF小鼠6个品系41只。免疫后3周,均有ELISA、HI和NT抗体增长,持续8周以上;用D_(95)株滴鼻攻击,具有较好的保护力,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慢性感染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在先前已建立了模拟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急性感染猴和中、晚期猴艾滋病(SAIDS)模型的基础上,再摸索建立SIV慢性感染猴模型,以期为抗区滋病药物的体内药效学介研究提供更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用SIVmac251感染恒河猴17只,追踪观察其临床表现,体征变化,病程进展,血浆和全血病毒症规律,淋巴细胞亚群CD4的动态等。结果:临床体征有特征性,病程较长,1年内死亡2只(  相似文献   
3.
采用SIVmac感染剂量(1~10MID50)和先给药后感染方式,中药Ⅰ号能100%保护动物不发生活动性SIV感染,表现在感染治疗后从血浆分离病毒阴性,无可检出的抗体,PCR检测PBMCSIVmacDNA阴性,但巢式—PCR检测2/3猴阳性。对照组3/4猴建立了真正感染,病毒分离阳性,抗体上升。中SIVmac感染剂量(10~100MID50和先感染后给药方式,中药Ⅰ号未能抑制感染后2周的血浆病毒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感染2周后的血浆病毒水平。表明中药Ⅰ号有抗猴体内病毒的作用。本模型亦可应用于中药方剂猴体内抗病毒的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4.
有关SARS病原冠状病毒合并感染组织胞浆菌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汞(Hg)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 Heckel)鳃和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以及硒(Se)对Hg致机体损伤的拮抗作用,探讨剑尾鱼器官组织内T-AOC变化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浸浴法以0、0.21、0.42 mg/L三个Hg浓度,(0.21+0.0664)和(0.42+0.0664)mg/L二个Hg加Se浓度,以及0.0664 mg/L一个Se浓度为剑尾鱼染毒,定量测定了染毒5 d内鳃和肝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在整个实验期间Hg暴露组剑尾鱼组织的T-AOC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高Hg组在染毒第5天时鳃和肝脏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分别降低了39%和30%(P<0.01),相反,单独硒处理不论鳃和肝脏组的T-AOC则自第1天起持续显著升高(P<0.05).低Hg加Se组鳃组织T-AOC在实验期间基本上维持在接近对照组的水平,但肝组至第5天时,T-AOC下降明显(P<0.05).而高Hg加Se组无论鳃或肝组虽然在第1天时T-AOC仍保持一定的活力,但随染毒时间的延长,T-AOC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硒在一定程度上拮抗汞对机体T-AOC的降低.剑尾鱼鳃和肝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可作为环境风险评价(ERA)的有效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后,病毒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的沉着情况,初步研究其与AIDS多系统病变的联系。方法对8只不同时间感染SIV的恒河猴及1只未感染SIV的猴进行尸检以获取多系统组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和IgG、C3、SIV p27免疫荧光染色,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G、C3、p27在多个猴、多种组织的相同位置出现相同模式的荧光表达,证明存在IC的沉着;其中脑血管周(8/8),心肌间微血管(6/8)、和淋巴结副皮质(6/8)及生发中心(5/8)是阳性率最高的部位,肾小球及肾间质、肠黏膜固有层也有较多IC的沉着,且在感染中、晚期IC出现的比例更高。结论SIV感染后出现广泛的SIV-IC沉积,且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IC可能是SIV导致AIDS多系统病变的主要形式。针对此过程进行研究,可帮助了解AIDS并发多系统器官病变的机制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树鼩已作为实验动物用于各方面的研究.70年代以来,国内、外先后报道的树鼩病毒有疱疹病毒(THV)、腺病毒(TAV.1个血清型)、逆转录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弹状病毒等.1981~1985年从云南野生树鼩的咽拭子、肾细胞培养物和粪便分离出2个血清型的TAV(TAV-Ⅰ和TAV-Ⅱ),对其生物学特性、抗原关系和血清抗体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ScreeningofAnti-SIVDrugsfromChineseMedicinalHerbsGuanChong-fen(关崇芬);WangYi-zhe(王忆浙);(InstituteofBasicTheory,ChinaAcademyofTra...  相似文献   
8.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从SIV感染的猴艾滋病(SAIDS)模型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DNA中扩增出767bp的SIV核心蛋白P27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EcoRI及SalI双酶切后,克隆入相同酶切的表达质粒pBV220中,获得含SIV核心蛋白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BVSG,并进行DNA序列分析。用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经筛选、增殖及42℃温度诱导,SDS-PAGE表明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占菌体总蛋白14.5%,Western-blot证实表达产物能被SIVP27单克隆抗体及SAIDS模型猴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识别。  相似文献   
9.
用猴逆转D型病毒1型(SRV-1)接种幼龄恒河猴8只,先后出现猴艾滋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免疫学、病毒学和病理学改变.根据猴艾滋病的病程、症状、血液、免疫功能、病毒分离、抗体出现和病变,文献上将猴艾滋病模型分为3个类型,即致死型,迁延型,恢复型.本文根据中和抗体滴度和持续病毒血症增加感染型艾滋病,并将淋巴结活检病变分为五个型,可作为病程预后的观察参考指标.猴艾滋病模型将为进一步研究猴和人艾滋病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全血分离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效果观察丛吉吉吴小闲蒋虹魏强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21)SIV感染猴后,可产生持续性感染,以致发展成为免疫缺损性疾病,与人类AIDS相似。病毒分离是建立模型不可缺少的步骤和指标,最常用的是外周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