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4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8例。研究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参照组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1年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参照组的28.57%(P0.05)。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抑制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将92例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按1:1:1随机分3组,共剔除2例,最终每组30例。埋康组采用康复训练加穴位埋线;针康组采用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康复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FMA)上肢运动能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TNF-α、IL-6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Fugl-Meyer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6炎性因子水平降低(P<0.05);3组中埋康组疗效最优;且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改善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肩痛及运动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0米步行时间和登梯时间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10米步行时间和登梯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10米步行时间和登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血清CPK、LDH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血清CPK和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方案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价腮腺炎减毒活疫苗(MuV)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甘肃省两个区县3-6岁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1年以上的健康儿童,接种1剂次研究MuV,采集接种前和接种后28d血样进行腮腺炎抗体检测,观察接种后28d内的不良反应。结果受试者免疫前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23.8%(73/307),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5;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8.9%(273/307),抗体阳转率为82.7%(254/307),抗体GMT为1∶9.1。各年龄组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在79.0%-86.8%之间(x~2=0.60,P=0.605),抗体GMT在1∶7.8-1∶11.1之间(Z=2.81,P=0.422)。免疫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62/335),未观察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研究疫苗对目标人群进行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高晓雨 《当代医学》2021,27(25):93-95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微型组,各2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微型组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参数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常规组的70.37%(P<0.05).微型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角及磨牙位移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微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常规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案,能有效矫正患者牙齿问题,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舒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7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辨证论治、自拟方、中药注射液、外治疗法、食疗等方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其以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有独特的优势,可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根配方颗粒抑制小鼠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4周龄的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葛根颗粒10,20,30 mg/kg组、对照组(保列治组)1 mg/kg、造模组及正常组。将除正常组外的小鼠手术去势7 d后,给予丙酸睾酮5 mg(/kg·d)皮下注射,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葛根配方颗粒、保列治灌胃3周。后摘取各组小鼠前列腺,称重并计算前列腺指数(PI),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组织FGF2,Ki67,TGF-β1蛋白的表达,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5-还原酶活性,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造模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前列腺质量、PI均显著减小(P0.05),FGF2,Ki67,TGF-β1抗原表达、5-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5);而各项指标在葛根20,30 mg/k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配方颗粒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FGF2,Ki67,TGF-β1抗原表达,降低5-还原酶活性,增加细胞凋亡,从而机制鼠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接受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预后优良率、手术前后下颌骨骨折稳定性(AF-BF距、AXB角)和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预后优良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AXB角、AF-BF距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23.26%(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可提高预后优良率和下颌骨骨折稳定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熊果酸通过调控miR-134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对SMMC-772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和转染miR-134模拟物后整合素β1(integrin β1,ITGB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确定miR-134与ITGB1 3’-UTR的靶向结合情况;RT-qPCR法检测用0~30μmol·L-1熊果酸处理后SMMC-7721细胞中miR-134的表达量。结果:熊果酸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有剂量依赖性影响,80μmol·L-1时最为明显(P<0.01);熊果酸能升高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在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P<0.01),降低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P<0.01);熊果酸能够剂量依赖性促进肝癌细胞中miR-134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