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药食同源药膳产品参山固体饮料在体外对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①将不同质量浓度的参山固体饮料、参山固体饮料中药总组分及参山固体饮料真菌总组分分别体外作用于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②将不同质量浓度的参山固体饮料(5、10、20 g·L~(-1))作用于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HT-29细胞形态变化。③将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参山固体饮料10 g·L~(-1)组,干预后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T-29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①与对照组和参山固体饮料真菌总组分组比较,参山固体饮料及参山固体饮料中药总组分能显著抑制HT-29细胞增殖,其IC_(50)值分别为11.382 g·L~(-1)、2.882 g·L~(-1);②与对照组比较,形态学观察发现参山固体饮料组HT-29细胞密度明显减小;③参山固体饮料干预后,HT-29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弱(P0.05)。结论:参山固体饮料及参山固体饮料中药总组分可以显著抑制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参山固体饮料对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迁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丹参(SM)通过干预Müller细胞(MC)特征性基因和关键蛋白表达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筛选SM的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取正常和RP小鼠MC差异表达基因;通过疾病数据库检索RP相关的基因靶点;采用Cytoscape构建MC差异表达基因和疾病靶点、成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并提取交集;运用DAVID数据库对特征性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Hubba分析筛选关键蛋白靶点。结果检索得到与SM相关的化学成分202个,依据ADME参数筛得活性成分65个,其中入血活性成分13个,进一步检索配对得到这些成分可能作用的靶点117个;从芯片数据中分析得到正常和RP小鼠MC中差异表达基因242个;从疾病数据库获得与RP密切相关的靶点206个;提取交集得到85个SM影响RP病理过程MC的特征性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转录调控、凋亡信号通路调控、DNA核内复制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转录辅激活子活性、蛋白激酶活性、核心启动子结合等,富集于细胞核、核质、转录因子复合物、Rb-E2F复合体等区域,主要与剪接体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信号途径、细胞周期调控通路等有关;分析筛选出SM干预RP病理过程MC中的8个关键蛋白靶点。结论 SM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隐丹参酮、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等13个化学成分;其所干预的RP病理过程MC特征性基因与剪接体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信号途径、细胞周期调控通路等机制相关,关键靶点包括RB1、E2F1、TFDP1等8个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枸杞子-丹参(LFSMR)药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和预测LFSMR药对可能的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疾病基因数据库挖掘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的基因靶点;采用功能蛋白联合网络数据库(STRING)绘制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PPI)网络,并取这两个网络的交集;运用注释、可视化和整合发现数据库(DAVID)对交集网络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 Hubba分析筛选关键靶点。结果:在TCMSP数据库共检索出与LFSMR相关的活性成分390个,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筛得活性成分110个,进一步筛选获得19个入血活性成分,并检索出与这些成分相关的靶点208个;从疾病基因数据库获得与RP直接相关的基因206个;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PPI网络取交集后得到79个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蛋白自体磷酸化、转录调节、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主要涉及三磷酸腺苷结合、转录因子活性、核心启动子结合等,富集于核质、转录因子复合物、细胞核、细胞质等区域,主要与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相关通路,Wnt信号通路有关;进一步分析筛选得到LFSMR治疗RP的8个关键性基因靶点。结论:LFSMR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多孔甾醇、丹参酮ⅡA等19个入血活性成分,其治疗RP的关键靶点包括E2F转录因子1(E2F1),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B1)等8个基因,主要作用机制与调控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相关通路等信号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全球发病率为10.2%,在男女各类肿瘤发病率中均居于第三位[1]。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关于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结果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并呈现上升趋势[2]。目前,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能治愈结直肠癌的唯一方法,而辅助化疗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及降低复发转移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结直肠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临床上结直肠癌的“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远不如人意,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晚期治疗主要以化学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理中汤(LZT)治疗胃溃疡(GU)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LZT的所有成分数据,筛选并预测其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疾病数据库检索与GU发病相关的基因,构建LZT成分靶点与GU疾病靶点的交互网络,获得LZT治疗胃溃疡的特征性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特征性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Cytohubba筛选出LZT治疗胃溃疡的关键靶点。结果 在TCMSP中共检索出LZT的化学成分629个,根据ADME参数筛选获得入血的活性成分100个,预测靶点208个;通过疾病靶点数据库共检索到与GU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靶点486个;运用Cytoscape筛选出LZT治疗GU的直接或间接靶点231个;GO和KEGG结果显示LZT可能通过调控Erb、JAK-STAT、FoxO、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发挥治疗效应,其作用的关键靶点主要包括AKT1、EGF、ERBB2、STAT3和TP53等。结论 LZT治疗GU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和多靶点的特点,其治疗GU的分子网络机制主要与调控JAK-STAT、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和EGF、AKT1、STAT3等关键靶点密切相关。本研究可为LZT临床应用于GU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湘产药食两用植物卷丹百合的适生地环境中的土壤、灌溉水和空气进行多维度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湖南龙山县卷丹百合的育种基地和生产基地土壤和灌溉水中的镉(Cd)、铬(Cr)、汞(Hg)、砷(As)、铅(Pb)、铜(Cu)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龙山百合基地的大气环境中的SO2、NO2、CO、O3、PM10、PM2.56项基础指标进行测定。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中Cd、Cr、Hg、As、Pb、Cu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6~0.29、2.30~6.63、0.08~0.30、10.33~26.44、2.00~11.60、10.60~36.44 mg/kg,灌溉水Pb、Cd、Cr、Cu、As、Hg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0 2~0.002 0、0.000 2~0.000 9、未检出、1个样本为0.000 1(其余未检出)、0.000 3~0.001 0、0.000 1~0.000 5 mg/L;当地大气环境SO2、NO2、PM10、PM2.5年平均值分别为16、13、60、34μg/m3;CO 24 h平均值为0.9 mg/m3、O3日最大8 h平均值为94μg/m3。龙山产地环境平均综合污染水平处于安全级别,污染水平为清洁级别,生态风险级别均为A级(低)。结论龙山具有优良的卷丹百合产地环境,适合生产符合现代质量要求的绿色百合。但部分采样点土壤中Cd、Hg、As的Pi1,或者接近临界值1,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