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猫眼草缓解肺癌症状2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猫眼草是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全草 ,性微寒 ,味苦 ,有毒 ,入肺、肝经。全草化学成分含黄酮类成分 ,猫眼草素、山柰粉、槲皮素、山柰粉 -3 -单 -L鼠李糖甙及槲皮素 -3 -单 -L-鼠李糖甙 ,还含有甾醇、挥发油、酚类物质、有机酸及蜡质等。有祛寒、镇咳、平喘、拔毒止痒、利尿消肿之功。笔者应用猫眼草的全草治疗肺癌 2 0例 ,使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0例患者中男性 1 3例 ,女性 7例 ;年龄 3 1~ 79岁 ,平均 43岁 ;病程 1个月~ 1年者 1 1例 ,1年以上者 9例 ,平均1 1个月。治疗方法用猫眼草的全草 ,洗净 ,切成 1寸左右长的…  相似文献   
2.
道真产淡黄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  叶江海  李继新  辛来香  韦金怀  邹娟  刘亚华 《中草药》2021,52(11):3187-3192
目的研究道真产淡黄香茶菜Isodon flavidus化学成分,为淡黄香茶菜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MCI gel、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13C-NMR、1H-NMR、2D-NMR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道真产淡黄香茶菜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28-dihydroxyurs-12-ene(1)、1-acetoxyl-2E,6E-dipipero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2)、3,4-secoisopimara-4(18),7,15-triene-3-oicacid(3)、β-胡萝卜苷(4)、猫眼草酚D(5)、E-植物醇(6)、棕榈酸(7)、桉油烯醇(8)、(2R,3S)-methyl-2-(5-oxo-2-isopropenylhexyl)-cyclopentanone(9)、sesaminone(10)、arboreol 2-O-methyl ether(11)、3-epicorosolic acid(12)、1-acetoxyl-2E-piperonyl-6E-(methoxyl-pipero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13)、蔷薇酸(14)、咖啡酸甲酯(15)、2-phenylamio-1,4-naphthoquinone(16)。结论 1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9、15、16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提取猫儿眼植物酸并探讨其对人BEL-7402细胞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噻唑蓝(简称MTT)法和锥虫蓝染色法对猫儿眼植物酸抗肿瘤细胞作用进行分析。结果:MTT法显示,给予0.1,1.0和10.0mg/L猫儿眼植物酸48h,其对人BEL-740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2%,54%和57%;锥虫蓝染色法显示,给药后48h,猫儿眼植物酸对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2%,81%和84%;凋亡率分别为24%,26%和33%。结论:猫儿眼植物酸对人BEL-7402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效果随给药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递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猫眼草治疗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部溃疡型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分别给予西药基础治疗加清创、西药基础治疗和猫眼草油砂条换药,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窦道愈合情况及症状改善和复发率,3个月后将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猫眼草治疗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可以使窦道愈合加快。  相似文献   
5.
猫眼草水煎液体外致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验猫眼草水煎液的致突变性;改进经典的A-mes试验体系使之适应于中药体外致突变性检验。方法通过经典的Ames试验检测猫眼草的体外致突变性;通过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猫眼草的致畸作用;改进的Ames试验通过增设含补充组氨酸(含量对应于猫眼草水煎液中组氨酸浓度)的阴性对照,排除样品中组氨酸成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猫眼草水煎液在经典的Ames试验中为强阳性;对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致畸作用为阴性;在改进的Ames试验中猫眼草水煎液的致突变性为阴性。结论经典的Ames试验不适合猫眼草水煎液致突变性检测,改进后的Ames实验体系适合。猫眼草水煎液在体外和体内均没有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Bge.)全草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运用多种柱色谱等现代分离手段对体积分数60%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提取物、各流份及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从猫眼草体积分数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层(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莨菪素(scopoletin,1)、异嗪皮啶(isofraxi-din,2)、金丝桃苷(hyperin,3)、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narin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4)、quercetin-3-O-(6″-galloyl)-β-D-galactopyranoside(5)、quercetin-3-O-(2″-galloyl)-β-D-galactopyrano-side(6)、槲皮素(quercetin,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1~5首次从猫眼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6、7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青蒿素代谢抑制剂猫眼草黄素(chrysosplenetin,CHR)的体内分析方法,并考察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方法: 血浆样品以乙腈沉淀蛋白;采用Shim-pack XR-ODS C18 色谱柱(2.0 mm ×100 mm,2.2 μm),以地西泮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87:13);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模式检测;样品分析时间为2 min. 结果: CHR在5~5 000 μg·L-1线性良好(r=0.999 3),提取回收率为69.0%~81.2%,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CHR口服吸收差,存在双峰甚至多峰现象;静脉注射消除半衰期短,低、中、高剂量组t1/2分别为(17.01±8.06),(24.62±4.59),(28.46±4.63) min. 结论: 该方法特异、快速、灵敏,可用于CHR药代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提取物,对其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以期为猫眼草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为开发天然的抗肿瘤药提供新的方向和更多的选择。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酸乙酯部分槲皮素与没食子酸的含量;溶剂洗脱法对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猫眼草乙酸乙酯各组份对乳腺癌ZR-75-3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含有槲皮素19.99%,没食子酸55.04%。从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得到17个流份合并为6个组份。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分离的各组分(浓度50 μg·ml-1-150 μg·ml-1范围)对乳腺癌细胞ZR-75-30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梯度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强。其中组分2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结论: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提取物含有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各组分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平平  于会明  田友清 《中草药》2020,51(6):1481-1484
目的对青蒿Artemisiae Annuae Herba(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干燥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青蒿水提取物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4-羟基-3-甲氧基苯基)-2,3-二羟基萘(1)、东莨菪内酯(2)、滨蒿内酯(3)、猫眼草酚B(4)、棕鳞矢车菊黄酮素(5)、mikanin(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青蒿木脂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大物博,诸多植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许多中药的名称都是开始用了某地的一种叫法,以后沿用并固定下来。这对常用中药来说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对一些不太常用的中药,如果名称用的不恰当又没有明确的解释,则往往引起混淆和误解,让读者不知所云。而每种植物的拉丁学名或林奈系统命名是唯一的,所以建议对易引起混淆的中药及植物,使用基于拉丁学名的中文名称或拉丁学名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