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23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456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0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海马组织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COMT)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Model),每组20只,检测动物回避电击逃避行为潜伏期及错误反映次数,观察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等行为学的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脑脊液和海马组织中COMT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相较于假手术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大鼠的潜伏期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 0. 01);(2)相较于假手术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组大鼠脑脊液和海马组织中COMT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 0. 01)。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可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严重损伤,并上调其脑脊液和海马组织中COM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证实脑脊液和海马组织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麻醉方法分为2组。腰-硬联合组(n=54)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全麻组(n=66)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15 min(T_1)、麻醉后30 min(T_2)及手术结束时(T_3)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的儿茶酚胺、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T_2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P0.05),T_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5);全麻组T_3时血氧饱和度下降,且显著低于腰-硬联合组(P0.05)。2组T_2时的血清皮质醇、儿茶酚胺水平显著升高,且腰-硬联合组显著高于全麻组(P0.05);2组T_3时血清皮质醇、儿茶酚胺水平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腰-硬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与全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能够维持稳定的术中血流动力学,减轻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激反应,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儿茶酚胺与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儿茶酚胺的临床检测对上述疾病的早期预测及后期监测具有重要价值。现有多种检测儿茶酚胺的方法,但因生物样品中儿茶酚胺含量极微、易氧化且存在内源性干扰物,临床上尚缺乏标准化的检测方法。该文简要概述目前儿茶酚胺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为儿茶酚胺的临床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1岁,因"间断性腹痛2年余,加重伴血压升高5 d"于2019年7月27日入院.患者5 d前活动后出现腹痛,持续约5 min,伴大汗、心悸,自测血压为185/100 mmHg(1 mmHg=0.133 kPa),无头晕、视物模糊、晕厥等症状,自诉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后血压得到控制,休息后症状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血压最高175/110 mmHg,不规律监测,自诉间断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外院肾脏超声检查未提示异常.入院后行腹部增强CT(图 1)示胰体尾部囊实性占位病变,大小约9.0 cm×8.3 cm×8.0 cm,囊腺癌可能.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2)检查示左侧腹区胰体尾部一囊性为主的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清,大小约7.9 cm× 8.9 cm×9.3 cm.癌胚抗原 9.02 ng/mL(>5 ng/mL).肾脏、肾上腺区超声及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尿儿茶酚胺等各项实验室检验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上述症状未发作.术前诊断:腹腔肿物待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开颅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的阻滞的效果以及对血浆儿茶酚胺、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全部选自2018年3月—2019年11月期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开颅手术的42例患者,按照不同的麻醉药物进行分组,其中21例使用0.9%氯化钠溶液的为对照组,21例使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的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种方式对两侧头皮神经的阻滞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术后24 h内感觉阻滞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 h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12 h、18 h、24 h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 h、6 h、12 h Ramsay评分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18 h、24 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的ET-1、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12 h对比差异较明显(P<0.05);两组术后高血压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用于头皮神经阻滞的效果较好,不会升高ET-1和血浆儿茶酚胺.  相似文献   
6.
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多巴胺代谢系统的一系列编码酶蛋白的基因,对于阐明帕金森病(Pakin son’s disease.PD)的病因与该病的治疗有重大作用。儿茶酚胺氧住甲基转移酶(COMT)G/A多态已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广泛应用于PD的易患性研究。单胺氧化酶A基因及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PD的相关性各国结果也不一致。可能与存在地域或种族差异有关。单胺氧化酶B基因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PD的潜在因素之一。多巴胺B羟化酶基因A2/A2多态与PD显相关。多巴胺受体2基因的内含子2中(TG)n二核苷酸重复多态的等位基因3已经被国外证实与PD的发病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7.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宇淼  廖玉华 《新医学》2007,38(11):710-713,728
1 嗜铬细胞瘤继发高血压的诊治思路 嗜铬细胞瘤来源于交感-肾上腺系统嗜铬细胞,发生率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所占比例很低,其中90%位于肾上腺髓质,90%为良性肿瘤.嗜铬细胞瘤因为能分泌儿茶酚胺可导致高血压,其临床症状与高儿茶酚胺有关,表现多种多样.由于严重的高血压,常合并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3.1 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的作用:①由于ACEI服用后可抑制AngⅡ形成,但同时可使肾素积聚,而致AngⅠ水平升高,过多的AngⅠ可激活AngⅡ生成,而β受体阻滞剂具有肾素后抑制作用,即可抑制肾素积聚效应,从而可降低AngⅠ及AngⅡ水平;②阻断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保护机体免受儿茶酚胺引起的心肌坏死等毒性作用,有效保护心脏功能;③在CHF时β1受体密度下调,β2/β1比值增高,α1受体密度增加,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可使心肌的β受体密度上调,  相似文献   
9.
儿科门诊应对手足口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所发生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对患者损伤重、创伤大、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恢复慢;Gagner于1992年首先报道了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LA)。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血压波动小、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心。我院2003年2月-2005年5月共行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双心房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应用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90例.一组(45例)经双心房给药,左心房主要输入儿茶酚胺类,右心房输注针对性较强的扩张肺血管药物,如前列腺素E1;另一组(45例)通过中心静脉经右心房给儿茶酚胺类及扩张肺血管药物.以热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CO)和心指数,计算体循环阻力、肺血管阻力(PVR),经统计学处理后,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全组患儿术后早期(1周内)死亡3例,均为中心静脉给药组;另有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患儿发生了低心排,1例经左心房给药,另1例经中心静脉给药,经治疗痊愈.无远期死亡.两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无显著差异,血管活性药物的量和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经双心房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可明显降低平均肺动脉压及PVR,并可增加CO,较传统的中心静脉给药效果好,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双心房给药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