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以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1日~2018年8月30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布鲁菌病患者73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结果73例患者年龄集中在40~60岁,74.0%(54例)有活羊、羊肉或羊奶接触史,男女比例为2.04∶1。26.0%(19例)以肌肉关节疼痛、腰背疼痛或乏力纳差等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骨科、风湿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及疼痛科等。绝大多数患者有发热(90.4%,66例)、乏力(47.9%,35例)、多汗(39.7%,29例)、肌肉疼痛(50.7%,37例)及关节疼痛(45.2%,33例)等典型表现;肝酶升高及贫血发生率均超过50.0%。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患者48例(65.8%),血液、骨髓培养马耳他羊布鲁菌阳性患者分别为39例(53.4%)、10例(13.7%),血液和骨髓细菌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0.96)天比(2.80±0.80)天,P=0.454]。大部分患者治疗2~5天后临床症状缓解;除1例失访,所有患者均完成足疗程治疗,且无复发病例。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有活羊、羊肉或羊奶接触的高危人群出现发热时应警惕布鲁菌病,早期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及血或骨髓培养对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肝癌细胞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抗炎药物盐酸青藤碱(SIN)对其可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人肝癌Huh7细胞系,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用10μmol/L LPA处理Huh7细胞不同时间(0~6 h)后,C/EBPβ、COX-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PA(0~10μmol/L)处理Huh7细胞6 h后,C/EBPβ、COX-2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SIN浓度依赖性抑制LPA所诱导的C/EBPβ、COX-2表达及细胞增殖.结论 LPA通过诱导C/EBPβ-COX-2通路表达促进人肝癌Huh7细胞增殖,而SIN能够通过下调C/EBPβ-COX-2表达抑制LPA所诱导的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CRCMSL(Lnc-CRCMSL)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Lnc-CRCMSL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及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建立SW480耐药株SW480/DDP,并通过基因干扰实验过表达其Lnc-CRCMSL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凋亡率,CCK-8测定细胞的增殖活力,划痕愈合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测定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Lnc-CRCMSL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在Ⅱ期、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Ⅰ期,且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P<0.05)。过表达Lnc-CRCMSL提高了SW480/DDP的凋亡率,抑制了SW480/DDP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活力(P<0.05)。同时,过表达Lnc-CRCMSL降低了SW480/DDP的MMP2和MMP9表达水平(P<0.05)。结论Lnc-CRCMSL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异常,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行为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总结近年国内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对幽门杆菌可能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核糖体核蛋白B(SNRPB)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SNRPB对肝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库starBase v3.0和GEPIA分析SNRPB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肝癌患者预后生存分析;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SNRPB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RNA干扰技术(siRNA)下调SNRPB蛋白的表达,通过MTT实验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检测下调SNRI>B后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下调SNRPB表达后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的改变。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SNRP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且其表达水平并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与永生化肝细胞LO:相比,SNRPB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1)。siRNA-SNRPB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内SNRPB mRNA和蛋白表达。MTT结果显示SNRPB敲低组的吸光度值较阴性对照组降低,其中转染96 h的差值最显著(P值均<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NRPB敲低组肝癌细胞的侵袭(MHCC-97H:121.27±8.12对比46.38±7.54,Huh7:126.50±6.98对比41.10±8.01)和迁移(MHCC-97H:125.20±4.77对比43.18±7.32;Huh7:132.22±8.21对比38.00±6.78)能力显著降低(P值均<0.01)。Western blot显示下调SNRPB后上皮表型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下降,间质表型标志物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表明下调SNRPB抑制肝癌细胞EMT。结论SNRPB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且参与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及EMT。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弹簧圈联合医用胶栓塞脾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弹簧圈联合医用胶栓塞治疗的23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相关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完全栓塞脾动脉瘤腔,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4例患者发生栓塞材料部分脱出,无脾动脉干闭塞、异位栓塞、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7.39%;弹簧圈平均用量为(4.87±1.42)枚,医用胶平均用量为(3.89±1.50)ml,平均住院时间为(2.57±0.84)天。平均随访时间(11.04±5.09)个月,随访期间,亦无继发脾动脉干闭塞、栓塞材料再脱出或移位、栓塞综合征、脾脓肿、腹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弹簧圈联合医用胶栓塞是介入治疗脾动脉瘤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之一,医用胶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内镜、病理检查特征及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胃镜下诊断+活组织病理检查及手术后病理确诊为EGC的72例患者资料,分析内镜诊断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EGC的内镜、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浸润深度相关性。结果 EGC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分化程度、内镜下形态学分型均与浸润深度无相关性。病灶大小直径≥2 cm者,15例侵及黏膜下层,占60.0%,病灶大小与浸润深度存在统计学关联(χ2=22.273,P=0.000, Cramer’s V=0.556);病灶部位与浸润深度存在统计学关联(χ2=17.743,P=0.000,Cramer’s V =0.496),上部侵及黏膜下层占77.78%,而中部及下部仅12例侵及黏膜下层(19.05%)。结论 EGC的病灶部位、病变大小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探索EGC浸润深度相关的内镜及病理表现规律,可为EGC的检出、治疗与预后判断提供进一步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65岁,因"间断腹胀5年,呕血半个月"入院,既往罹患乙型肝炎22年。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 portal venography, CTPV)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系统广泛血栓,遂择期行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 PTVE)。术中采用GE Logiq P6超声扫描仪引导穿刺门静脉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息肉样瘢痕结节(PNS)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行ESD并整块切除、R0切除的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348例,术后间隔3、6、12个月行结肠镜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PNS时需行病理活检检查,比较ESD后PNS患者与正常愈合患者的基本资料。结果 348例患者中有27例(7.76%)出现PNS,均表现为术区原位突出于肠道的息肉样隆起,组织呈红色,质地柔软,病理结果均提示为炎症增生组织,无恶性肿瘤复发或增生不良征象。ESD后PNS患者与正常愈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灶直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SD后PNS患者原发部位为左半结肠及直肠的比例高于正常愈合患者(P均<0.05)。27例ESD后PNS患者随访(33.26±15.10)个月,其中随访时间>36个月14例(51.85%),均未发现PNS发生恶性改变。结论 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ESD后PNS发生率为7.76%,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病理倾向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