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2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治疗肝癌耐药的分子机制,寻找逆转耐药新靶点。方法体外诱导THP-1细胞建立M2型肿瘤相关巨 噬细胞(TAMs),免疫荧光鉴定M2型TAMs,将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2-TAMs共培养组、索拉菲尼组以及索拉菲 尼与M2-TAMs共培养联合处理组,CCK-8法检测M2-TAMs对索拉菲尼抑制SMMC-7721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使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处理前后M2-TAMs对索拉菲尼促SMMC-7721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细胞 凋亡相关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SMMC-7721作用48 h的IC50为2.25 μmol/L,索拉菲 尼对与M2-TAMs共培养(共培养给药组)48 h 的SMMC-7721的IC50为4.72 μmol/L。共培养给药组与单独给药组相比细胞凋亡 率明显下降(P<0.01),Bcl-2 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 比值增加(P<0.05),而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升高(P< 0.001),p62蛋白表达下调(P<0.05),自噬水平明显增强。氯喹处理后能明显抑制共培养给药组的细胞增殖(P<0.05),促进细胞 凋亡(P<0.05),下调Bcl-2/Bax比值(P<0.01)。结论M2-TAMs可通过促进SMMC-7721细胞自噬,降低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的 增殖抑制作用,因此抑制自噬可能是逆转肿瘤微环境诱导索拉菲尼治疗耐药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王佩  杨宝义  汪蓉  曹蕾 《护理研究》2013,(25):2754-2755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实施机械通气(MV)且通气时间>48h的病人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对照组不行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病人VAP发生情况、MV时间及住ICU天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5.9%和34.1%,MV时间分别为(7.3±3.9)d、(15.1±3.1)d,住ICU天数分别为(12.8±4.0)d、(20.5±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时间和留住ICU天数。  相似文献   
3.
吴颖其  刘琳琳  李青  姜玲 《安徽医药》2015,19(12):2435-2437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数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05年1月—2013年12月ADR报告表,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455例血液系统损害的ADR报告中,ADR表现主要为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减少;抗肿瘤药危害最大;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结论 血液系统损害ADR较为严重且不易观察,应用时应加强防范,避免或降低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娴  邢亚东  李姗姗  刘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5):634-637, 643
目的通过建立熟地黄中梓醇、益母草苷、地黄苷A、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5-羟甲基糠醛(5-HMF)7种化学成分同时分析的方法,测定清蒸熟地黄、酒炖熟地黄、九蒸九晒熟地黄3种不同炮制品中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处理熟地黄3种不同炮制品,赛默飞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1%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8 min,1% B;8~9 min,1%~4% B;9~25 min,4% B;25~35 min,4%~20% B;35~50 min,20% B;50~50.01 min,20%~1% B;50.01~55 min,1% B。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332 nm,测定3种样品中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生地黄中未检出5-HMF。清蒸熟地黄和酒炖熟地黄中,环烯醚萜单糖苷梓醇和益母草苷几乎全部降解;环烯醚萜双糖苷地黄苷A、地黄苷D和苯丙素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较生地黄中含量降低;可以检测到5-HMF。九蒸九晒熟地黄中环烯醚萜单糖苷梓醇和益母草苷、环烯醚萜双糖苷地黄苷A、地黄苷D和苯丙素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几乎全部降解;可以检测到5-HMF。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成分的影响较大,该方法可用于熟地黄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MPK介导下线粒体融合与裂变在抑制P2X7受体抗神经元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原代神经元细胞,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缺氧/复氧(H/R)组、H/R+Bright Blue G(BBG)组、H/R+BBG+Dorsomorphin组。采用Calcein-AM/PI双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ROS的产生;采用Mito Tracker TM Green FM检测线粒体形态;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MPK、p-Drp1、Mfn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当神经元细胞发生H/R损伤时,其细胞死亡率、线粒体裂变、ROS的含量都明显增加,BBG预处理后,H/R损伤神经元细胞的死亡率、线粒体裂变、ROS的含量都明显减少,而AMPK抑制剂Dorsomorphin则减弱了BBG对H/R损伤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P < 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R组神经元细胞p-AMPK与Mfn2的表达显著降低,而p-Drp1的表达显著增高(P < 0.01);BBG预处理后,H/R损伤神经元细胞p-AMPK与Mfn2的表达显著增高,而p-Drp1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 < 0.01);AMPK抑制剂Dorsomorphin则减弱了BBG增加H/R损伤神经元p-AMPK与Mfn2的表达而降低p-Drp1的表达的作用(P < 0.01)。结论抑制P2X7受体可通过抑制线粒体裂变促进线粒体融合减轻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有关。  相似文献   
6.
7.
韩成龙  李苏阳  韩雅萌 《西部医学》2022,34(8):1128-1132
目的 研究丹皮酚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小鼠肠黏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SD成年雄性〖JP2〗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12只)、5-FU注射组(5-FU组,12只)、丹皮酚25 mg/kg组(5-FU +Pae 25 mg/kg组,13只)、丹皮酚100 mg/kg组(5-FU+Pae 100 mg/kg组,13只)。通过腹腔注射5-FU建立小鼠肠黏膜损伤模型,探讨丹皮酚对小鼠5-FU注射后体重的影响。HE染色观察丹皮酚对小鼠小肠绒毛损伤的形态学影响;免疫组化实验研究小鼠小肠腺细胞凋亡情况;成瘤实验观察丹皮酚对5-FU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结果 注射5-FU 9天后,小鼠体重显著降低,而丹皮酚处理后可显著恢复小鼠体重。丹皮酚可明显降低小肠水肿程度或出血,并使小肠绒毛升高,增加小肠腺细胞数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丹皮酚可显著降低小肠腺细胞凋亡程度。结论 丹皮酚可通过抑制小肠腺细胞凋亡降低5-FU对小鼠黏膜损伤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可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与评价硫酸氨基葡萄糖脂质体(glucosamine sulfate liposome,GAS Lips),并比较游离硫酸氨基葡萄糖(GAS)和GAS-Lips对前交叉韧带横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ACLT)构建的骨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构建GAS Lips,并对其粒径、形貌、载药量与体内滞留性进行评价。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CLT+未给药组、ACLT+GAS组、ACLT+GAS Lips组。通过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GAS与GAS Lips进行体内药效实验,并观察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表征实验结果表明,GAS-Lips平均粒径为(255.02±3.64)nm,形状为类球形。制剂学评价结果表明,包封率为(78.62±1.01)%,载药量为(9.90±0.75)%,并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体内滞留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y3-Lips组在关节腔滞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体内药效实验表明,与游离GAS相比,GAS-Lips可以更有效缓解关节表面损伤,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P均<0.01),且对大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与评价了一种GAS-Lips,提高了GAS在骨关节炎滞留时间与治疗效果,为其开发成为骨关节炎纳米制剂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铁死亡诱导剂RSL3对耐顺铂睾丸癌细胞(I-10/DDP)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甘珀酸对RSL3抗耐药睾丸癌活性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SL3(0、1、2、4、8、16、32 μmol/L)及合用甘珀酸(100 μmol/L)作用后I-10/DDP细胞的存活率、铁死亡抑制剂Fer-1(2 μmol/L)的作用下RSL3(4 μmol/L)及甘珀酸(100 μmol/L)合用RSL3(4 μmol/L)处理后I-10/DDP细胞的存活率。后续实验分为Control组、甘珀酸(100 μmol/L)组、RSL3(2 μmol/L)组、甘珀酸(100 μmol/L)合用RSL3(2 μmol/L)组,采用集落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GPX4水平、C11 BODIPY 581/591荧光探针检测lipid 活性氧(ROS)水平、FerroOrange荧光探针检测Fe2+水平。结果 RSL3呈浓度依赖性降低I-10/DDP细胞存活率,且在RSL3浓度2、4、8 μmol/L 时,合用甘珀酸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RSL3处理后I-10/DDP细胞的集落形成数减少、划痕愈合率减小(P=0.012)、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减少(P<0.001);与单用RSL3相比,甘珀酸合用RSL3处理后I-10/DDP细胞的集落形成数显著减少、划痕愈合率显著减小(P=0.005)、侵袭和迁移细胞数显著减少(P=0.001,P=0.002)。Fer-1降低单用RSL3、甘珀酸合用RSL3对I-10/DDP细胞增殖的抑制率(P<0.01);与Control组相比,RSL3作用后细胞内GPX4水平降低(P=0.001)、lipid ROS 水平(P=0.001)和Fe2+水平升高;且与单用RSL3相比,甘珀酸合用RSL3处理后细胞内GPX4水平明显降低(P=0.01)、lipid ROS 水平(P=0.001)和Fe2+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RSL3可诱导耐顺铂睾丸癌细胞发生铁死亡,并能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甘珀酸通过促进RSL3诱导的铁死亡从而增强RSL3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于Erastin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3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采用CCK-8法、特异性 Fe2+ 荧光探针、荧光染料(DAPI)检测和荧光探针(H2DCFH-DA)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活性铁水平、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变化。 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Nrf2、HO-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60 μmol BBR的最适浓度来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BBR+2 μmol Nrf2抑制剂 ML385组。通过使用荧光探针和Western blot检测Nrf2抑制剂(ML385)作用后的活性铁的水平、活性氧含量以及Nrf2、HO-1、GPX4蛋白的表达来验证小檗碱调节的Nrf2-HO-1/GPX4通路对Erastin处理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0.5 μmol/L Erastin作用于HT22细胞8 h,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被抑制(P<0.05);同时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增加(P<0.05)。与Erastin组比较,Erastin+30 μmol/L BBR组和Erastin+60 μmol/L BBR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P<0.05)。小檗碱增加 HT22细胞中Nrf2、HO-1、GPX4基因及蛋白的 表达量(P<0.05)。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后,Nrf2-HO-1/GPX4通路被抑制,并且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升高(P<0.05)。结论 Erastin诱导HT22细胞发生铁死亡,小檗碱抑制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可能机制是激活了Nrf2-HO-1/GPX4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