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反向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西红花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文献和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取西红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预测西红花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西红花潜在靶点转换为对应的靶标基因,与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得的肿瘤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分析,得到西红花抗肿瘤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西红花“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并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Pymol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西红花中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苦番红花素和西红花苷Ⅰ等9个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CCND1、MMP9、EGFR、TP53等37个关键靶点,涉及P53信号通路及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可通过氢键、疏水作用等产生稳定结合。结论 初步探讨了西红花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及通路,提示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为后...  相似文献   
2.
蒋薇薇  杨峰 《药学实践杂志》2023,41(4):212-217,233
离子导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促透技术,相较于其他常用促透技术,具有高效、患者依从性好、递送剂量可控等优点,在药物经皮肤、黏膜转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微针、纳米载体等递送技术的发展,离子导入与其他渗透技术的联合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离子导入给药的转运机制与影响因素,并对该技术与水凝胶、微针和纳米载体等剂型的联合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定沪地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方法 按照我国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在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开展规范化养植和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结果 明确规范了沪地龙的产地环境、品种特征、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储藏运输、质量监测等技术环节。结论 为沪地龙的标准化和现代化质量管理提供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索布鲁氏菌病相关文献,对布鲁氏菌疾病研究的热点以及领域进行可视化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以Brucella Disease或 Brucellosis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进行主题检索,检索198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文献。运用CiteSpace对检索出的相关文献中的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4 495 篇,美国是发文量最多国家,圣保罗大学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我国吉林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在该领域较有影响力。对关键词分析中,高频词排名前3的为感染(infection)、诊断(diagnosis)、流产(abortus),在形成的12个聚类中,#1、#4形成的聚类较大且研究热点一直延续。近五年的关键词突现中,人布鲁氏菌病(human brucellosis)、免疫(immunization)、人畜共患病(zoonotic disease)突现强度较高。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布鲁氏病与人畜共患病是布鲁氏菌病研究的热点,更多学者关注的是牛作为中间宿主的传染途径和其他的暴露风险,关于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或将是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周洛竹  盛春泉 《药学实践杂志》2023,41(6):341-351,365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TPD)通过调动细胞内固有的两大蛋白降解机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或溶酶体途径下调致病靶蛋白,有望克服传统抑制剂的局限性,挑战“难成药”靶点,为药物开发提供新的靶向治疗手段。重点关注多种有前景的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包括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分子胶、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自噬体绑定化合物(ATTEC)、自噬靶向嵌合体AUTAC和AUTOTAC,分析代表性的案例及其潜在的应用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7.
李翊  王彦  吴歆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23):2419-2422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与氟康唑在体外合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抗真菌效果。方法: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来氟米特联合氟康唑对15株临床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80。时间-杀菌曲线验证两药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来氟米特单药对实验所用白色念珠菌均无抗菌活性(MIC80>320μg·mL-1)。来氟米特联合氟康唑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协同指数(FICI)<0.25。用药24h后,时间-杀菌曲线上联合用药组比单用氟康唑组平均降低了3.9log10CFU/mL,证实两药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结论:来氟米特与氟康唑在体外对耐药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协同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药理学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学员获得药理学相关知识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药理学实验课的特点,分析课程思政的意义,提炼药理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更多地应用于实验教学,强化军队医药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既能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又能提升学员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文献报道氟尿嘧啶(5-Fu)与光敏剂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笔者设计合成二氢卟吩e6(化合物3)与5-Fu经酰腙键偶联的pH响应性、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光敏剂(化合物1),研究其初步体外光动力抗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5-Fu与五硫化二磷于吡啶中回流反应形成4-硫代-5-氟尿嘧啶,再和水合肼于甲醇中反应制得5-氟尿嘧啶-4-腙(化合物2);然后,将脱镁叶绿素a(化合物4)酸碱降解产物3经EDC·HCl催化缩合形成二氢卟吩e6-131,152-酸酐中间体后,直接与2发生选择性酰化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1,并考察其体外pH响应性5-Fu释放及对黑素瘤B16-F10和肝癌HepG2细胞的光动力抗癌活性和作用机制。结果 化合物1在微酸(pH 5.0)环境中能有效释放5-Fu,24 h累积释放率可达60.3%;其在光照下对黑素瘤B16-F10和肝癌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73 μmol/L和0.90 μmol/L,均显著优于先导物3和上市药物他拉泊芬(talaporfin),且能显著提升肿瘤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阻滞肿瘤细胞周期于S期。其结构经紫外、电喷雾质谱、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结论 新型双模抗肿瘤光敏剂化合物1具有光动力抗癌活性强、治疗指数(暗毒/光毒比)高,且可在微酸(pH 5.0)环境响应性释放5-Fu等优点,从而实现“单分子”光化疗双重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构建血脑屏障微流控芯片模型,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跨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该芯片模型由垂直交叉的两层通道及单层聚碳酸酯膜组成,采用原代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能模拟血管剪切应力。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芯片上细胞生长状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在动态培养下细胞间黏附连接蛋白结构完整;考察该芯片模型对荧光示踪剂和3种模型药物的渗透性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荧光示踪剂和模型药物的渗透性与文献报道一致,芯片上P-gp表达和功能正常,表明该血脑屏障芯片模型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功能。将构建成功的芯片模型应用于6种中药活性成分跨血脑屏障渗透性评价,采用HPLC-MS/MS法测定跨膜转运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得各成分的Papp结果。延胡索甲素Papp为(4.51±1.90)×10-7cm·s-1、延胡索乙素Papp为(9.10±6.59)×10-7cm·s-1、欧前胡素Papp为(9.38±2.5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