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莉  夏瑞祥  葛健 《安徽医药》2018,22(9):1706-1709
目的 检测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PD-L1)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80例DLBCL患者的肿瘤石蜡组织及其对应的临床病例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PD-L1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结果 PD-L1阳性表达的患者31例(39%),PD-L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non-GCB亚型(P=0.035),低缓解率有关(P=0.001),与患者的分期,B组症状,ECOG评分等无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PD-L1阳性表达是影响DCBCL患者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P=0.006).结论 PD-L1在病理组织中高表达是DLBCL患者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其可能为DCBCL患者提供潜在治疗方案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董毅  夏瑞祥 《临床荟萃》2005,20(23):1380-1380,F0003
免疫介导的干/祖细胞破坏是大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病理生理改变.AA患者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其自身造血功能可得到改善,此为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最直接的证据.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重型AA须用免疫抑制剂作预处理才能植活,大量体外实验证明,AA患者T淋巴细胞与造血功能衰竭密切相关,在急性AA患者T细胞常被激活,可抑制自身及异体祖细胞集落形成.T淋巴细胞CD40L异常表达,CD28表达增加,Fas抗原表达减少,均提示异常的免疫反应损伤AA的造血干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CD40L,CD28: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CTLA-4)/B7,Fas/Fas与AA的关系日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月收治的1例原发心脏DLBCL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8岁,初期临床表现为反复活动后胸闷、气喘,后突发晕厥,行心脏肿瘤切除术+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病理提示DLBCL,予以R-CHOP方案化疗8次。随访至截稿前,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结论:原发心脏DLBCL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通过尸检或术后病理发现;治疗上以化疗联合放疗为主,手术辅助治疗;总体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联合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效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ITP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应用rhIL-11和环孢素治疗,对照组长春新碱和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小板计数,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第1个月、3个月、5个月、12个月末的有效率分别为82.5%、80.0%、72.5%和52.5%,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5.0%、50.0%、40.0%和25.0%,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轻微,大多数患者耐受良好。结论 rhIL-11联合环孢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效的ITP的中远期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可作为理想的二线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更换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后的疗效,分析相关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而转用二代 TKI(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的患者各25例,监测患者3个月或6个月时 BCR/ ABL 融合基因定量结果,分析患者在6个月达到 BCR/ ABL≤10%这一“最佳”疗效与换药原因、换药时分期、换药时血液学缓解状态、换药后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因耐药或不耐受而换用二代 TKI 的患者6个月达到 BCR/ ABL≤10%分别有16例(41.0%)和9例(81.8%);转用二代 TKI 时处于慢性期和进展期的患者6个月达到 BCR/ ABL≤10%分别有23例(76.7%)和2例(10.0%);转用二代 TKI 时未丧失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和丧失 CHR 的患者6个月达到 BCR/ ABL≤10%分别有16例(72.7%)和9例(32.1%);转用二代TKI 后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的患者6个月达到 BCR/ ABL≤10%分别有23例(74.2%)和2例10.5%)。结论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 CML 患者改用二代 TKI 药物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且两种二代 TKI 药物(达沙替尼、尼洛替尼)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不耐受而换药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因耐药而换药的患者;换药时处于慢性期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换药时处于进展期的患者;换药时未丧失 CHR 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丧失 CHR 的患者;服用二代 TKI 药物依从性好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用于检测人血小板抗原(HPA),2、-4、-5系统基因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HPA-2、-4、-5系统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HPA-2、-4、-5系统基因型;再用多重PCR对75名健康的单采血小板者进行HPA-2、-4、-5系统基因分型,分型结果与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PA-2、-4、-5系统分型的结果为:70名为2a/2a型,5名为2a/2b型;73名为4a/4a型,2名为4a/4b型;66名为5a/5a型,9名为5a/5b型。未发现2b/2b、4b/4b及5b/5b纯合子个体。多重PCR结果与PCR-SSP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致。结论 多重PCR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可以用于血小板血型抗原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7.
刘林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75-3476
外周导入静脉置管(PICC)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置入,使导管头端送达上腔静脉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导管。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护士可进行独立操作,简单安全,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及应用。起到外周血管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避免了以往造成的药液外渗,组织坏死现象的发生,PICC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问题。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对PICC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类研究,并对相应并发症提出解决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机制。方法2003-02~2005-04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从人骨髓分离培养MSC,用尼龙棉柱分离T淋巴细胞。分别以不同数量MSC加入到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AA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体系中,用MTT还原法测定MSC对AA患者T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计算CD3+T细胞CD25(IL-2R)的表达率。结果当MSC为2×104/孔(A组)和1×104/孔(B组)时,与单独培养的AA患者T淋巴细胞(对照组)相比,MSC对AA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及CD25的表达呈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MSC为1×103/孔(C组)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抑制AA患者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数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CD25nt/hiCD127lo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4例AL初诊(A组)、30例经化疗完全缓解(cR)(B组)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者(c组)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的比例。结果AL患者中A组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比例显著高于C组(7.31±3.37)%vs(3.24±O.58)%,P〈O.01】。B组CD4+CD25nt/hiCD127loTregs比例较A组及C组均明显增加【(11.32±5.87)%vs(7.31±3.37)%,P〈O.01;(11.32±5.87)%vs(3.24±O.58)%,P〈O.O1】。结论初治AL患者外周血CD4+CD25nt/hiCD127loTregs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说明Tregs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参与了AL的发病。AL缓解后Tregs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AL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进一步抑制以及化疗药物相关。  相似文献   
10.
韩爱芝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0):1155-1156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出血性膀胱炎(HC)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HSCT患者制定好预处理方案,落实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 4例HSCT术后发生HC患者均治愈。结论: 通过充分的水化、碱化尿液、利尿、美司钠解毒、抗病毒、膀胱冲洗及膀胱内灌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方法预防和护理HC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