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骨与关节肿瘤和瘤样病变1084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青海高原地区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963~1995年10月的1084例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良性骨肿瘤722例(66.61%),恶性骨与关节肿瘤249例(22.97%),瘤样病变113例(10.42%),良、恶性肿瘤之比为2.9∶1,男女之比为1.22∶1,好发年龄为11~30岁,好发部位为胫骨(27.3%),其次为股骨(21.8%)。良性骨肿瘤以骨软骨瘤(54.43%)、软骨瘤(21.19%)、骨巨细胞瘤(9.97%)多见。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33.3%)、软骨肉瘤(10.85%)、骨髓瘤(10.05%)多见。瘤样病变则以孤立性骨囊肿(46.01%)和骨纤维结构不良(30.97%)多见。结论:本组结果与国内文献对比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良性骨肿瘤与恶性骨肿瘤之比与国内文献有较大不同,可能与高原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高原地区501例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调查1996-2000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糖状态、血压、血脂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龄、病程长、超体重者发生糖尿病肾病、肾病、神经病变的危险性高;血糖、血脂、血压高者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高。结论:年龄、病程、肥胖是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的独立或综合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可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的“首恶”,对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胃癌的病因目前尚未被完全阐明,但根据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的调查研究资料来看,胃癌的发生是外在因素和机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中环境因素在胃癌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青海是胃癌高发区,青海高原缺氧是一个重要特点,高原地区胃癌高发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低氧环境等因素有关,下面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部长期驻训青海高原,部队驻地训练区域多为鼠疫自然疫源地[1],为了摸清该区域鼠疫传播特点,及时做好预防对策,2005年4月以来,我部组织相关卫生人员,连续3年对青海高原鼠疫传播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针对驻训部队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海高原首发人间鼠疫病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和掌握青海省首发人间鼠疫病例的流行学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鼠疫防治措施。方法:以青海省人间鼠疫病例为基础资料,经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评价鼠疫流行病学特征。结果:青海省首发人间鼠疫病例的主要传染源为喜马拉雅旱獭,占73.7%;偶蹄类和食肉类动物占16.5%;175例首发病例中,原发型腺瘤疫和败血型鼠疫,在接触旱獭和野生动物时,主要经皮肤和口腔感染,易导致继发性肺鼠疫发生;在 性别、年龄、职业 和民族分布中,依据接触染疫动物频次和疫源地内活动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4-12月都有人间鼠疫发生,高峰在8月。结论:青海高原人间鼠疫具有流行年代长、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应持续落实性综合性鼠疫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藏汉世居成年人群中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患病率与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青海省西宁、海东2个市和玉树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6个州共48个县(海拔1 800~3 000 m、3 001~4 000 m及4 000 m以上3个区间),且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进行体检的10 627例高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民族(藏、汉族)、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心衰患病率,并分析慢性心衰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高原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的比例。结果调查人群慢性心衰的总体患病率为4.8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24%,女性为4.43%,汉族为5.88%,藏族为3.87%,汉族患病率高于藏族(P0.05);18~44岁、45~59岁、60~74岁、7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1.76%,3.62%,6.11%,7.88%,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衰患病率逐渐升高;海拔1 800~3 000 m、3 001~4 000 m、4 000 m以上地区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3.04%,4.36%,7.14%,随着海拔的增加,心衰患病率逐渐升高。慢性心衰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心脏瓣膜病的比例均随着年龄、海拔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肺心病、心脏瓣膜病外,汉族心衰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比例均高于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及海拔的增加,青海高原地区人群的心衰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藏汉族间患病率有差异。青藏高原青海地区慢性心衰患者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比例与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民族有关。  相似文献   
7.
包虫病(Hydatidosis)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人鲁共患性寄生虫病,流行于全世界,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影响畜牧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问题。青海高原地广人稀,具有复杂而独特的地理景观和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大部分地区居住着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各族人民,且各有独自的生活习俗,这里人和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包虫病的感染十分普遍,故深入开展包虫病的研究对生活在这一地区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就今后如何开展工作加以探讨。病原生物学现在国际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海高原地区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4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律失常二科住院治疗HF患者596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组(n=272,LVEF<40%)、HFmrEF组(n=139,LVEF 40%~49%)、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n=185,LVEF≥50%)。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随访1年,统计无HF再入院率和总生存率。结果HFrEF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HFmrEF组、HFpEF组(χ^(2)/P=35.945/0.000);HFrEF组、HFmrEF组年龄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Ⅳ级比例明显大于HFpEF组(F/P=36.863/0.000,χ^(2)/P=63.823/0.000);HFrEF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心房颤动史比例明显高于HFmrEF组、HFpEF组(χ^(2)/P=7.636/0.022、27.755/0.000)。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尿素(BU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HFrEF组>HFmrEF组>HFpEF组(H/F/P=26.236/0.000、5.224/0.006、16.855/0.000、152.535/0.000、91.165/0.000、12.824/0.000、205.422/0.000),HFrEF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HFpEF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F类型与年龄、NYHA分级、FPG、SCr、BUN、NLR、NT-proBNP、LAD、LVEDD呈正相关(r/P=0.325/0.012、0.345/0.009、0.308/0.000、0.322/0.015、0.319/0.011、0.330/0.021、0.568/0.000、0.301/0.005、0.587/0.000),与HDL-C呈负相关(r/P=-0.310/0.014)。Kaplan-Meier曲线显示,HFrEF组1年累积无HF再入院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低于HFmrEF组、HFpEF组(无HF再入院率:χ^(2)/P=7.096/0.008、8.303/0.004;总生存率:χ^(2)/P=6.117/0.013、7.365/0.007),HFmrEF组与HFpEF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高原地区HFmrEF住院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和左心室重构程度介于HFrEF与HFpEF之间,临床特征和预后与HFpEF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脾百合汤治疗青海高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海高原性消化性溃疡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肝脾百合汤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胃镜下溃疡愈合结果相当;(2)两组Hp现症感染均下降;(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4)两组均能有效改善肝胃不和型患者的中医主要症状,且治疗组在改善其次要症状方面更优于对照组。结论:肝胃百合汤对青海高原性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海世居汉族人群乳腺癌易感性与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C26304T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s)方法检测青海世居汉族人群3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XRCClC26304T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XRCClC26304T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XRCC1C26304T基因CC、CT、TT基因型在对照组中分别是56.7%、33.3%、10%,而在乳腺癌组中分别是50.0%、36.7%、13.3%。TT基因型在对照组及乳腺癌组中,相对于CT、CC基因组表达较低,但是对照组和乳腺癌组间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分析,c、T基因频率在对照组中是0.733、0.267,而在乳腺癌组中是0.683、0.317,两组比较,c、T基因频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RCClC26304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青海世居汉族人群乳腺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