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36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94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231篇
  5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治疗及随访结果。2例行乳突扩大切除术,3例行颞骨次全切+腮腺浅叶切除+颞肌修复术,1例行颞骨次全切+腮腺浅叶切除、深叶部分去除术+颞肌修复术。结果 6例患者术后随访2~8年,随访5年以上者5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不易及时确诊,肿瘤生长缓慢,容易复发和发生肺部转移。手术治疗结合术后辅以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是治疗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分析近5年不同累及程度的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患者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EACC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5年间收治的237例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EACC患者分为:EACC局限于外耳道内且无明显骨质破坏为Ⅰ型;EACC破坏外耳道骨质,但未侵犯鼓室或乳突为Ⅱ型;侵入乳突或(和)鼓室或(和)颞骨外结构为Ⅲ型。分析EACC不同累及范围时外耳道壁破坏情况、症状、体征、病因学组成的差异。结果EACC好发人群为中青年(16-45岁),不同累及范围EACC性别、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造成听力损害多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常见前五症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耳漏、听力下降、耳痛、耳闷、耳鸣。Ⅰ型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与Ⅱ型、Ⅲ型EACC疼痛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Ⅲ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外耳道上壁累及率、耳漏发生率、鼓膜穿孔率与Ⅰ型、Ⅱ型EACC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型EACC患者继发性EACC构成比与Ⅱ、Ⅲ型继发性EACC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疼痛多发生于病变仅累及外耳道骨壁阶段,累及鼓室和(或)乳突和(或)颞骨外的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外耳道上壁累及率、耳漏发生率、鼓膜穿孔率显著高于局限于外耳道病例,病变局限于外耳道且无明显骨质破坏的EACC患者中继发性EACC构成比较累及鼓室、颞骨骨质病例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特征,研究其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用药情况,为有效诊治外耳道真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1例确诊为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所有患者患病耳道分泌物并进行病原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棉蓝染色进行真菌鉴定。结果 91例患者耳闷耳痒100%,听力下降者63%,鼓膜穿孔者19.78%;真菌培养检出黑曲霉菌43%、土曲霉菌21%、假丝酵母菌12%,菌株均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高;临床使用唑类真菌药物治愈51例(56.04%),好转36例(39.56%),无效4例(4.40%),总有效率为95.60%。结论 曲霉菌和念珠菌属是引起外耳道真菌病的最常见病原体,清除真菌团块后应用敏感性抗真菌药,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片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1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制霉菌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耳闭、耳痒、分泌物和耳道上皮情况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片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  相似文献   
6.
耳内吹粉疗法是将药物研成极细粉末,吹布于外耳道内或鼓膜上治疗耳部疾病的一种方法。后汉时期华佗已开始用此疗法治疗耳内湿疹、耳烂有脓等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至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较详细地记载耳科外用药的有关方药、方法。"耳净散"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徐大方等名老中医承袭古法研制而成的治疗耳疾的方剂,由硼砂、朱砂、枯矾、冰片、儿茶等组成。  相似文献   
7.
8.
外耳道湿疹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外耳道湿疹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婴幼儿外耳道湿疹尤其多见,婴幼儿外耳道湿疹与成人外耳道湿疹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都不相同,由于婴幼儿的喂奶方式错误、汗液、泪液、慢性中耳炎脓液等刺激外耳道皮肤,均可引起此病。本文对婴幼儿外耳道湿疹的防治及护理工作进行科普介绍,让大家对该疾病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142例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71例;试验组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涂擦治疗,对照组用硼酸进行滴耳治疗;分别在15d和两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15d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4%和95.8%,两个月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2%和98.6%;对照组15d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9%和83.1%,两个月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7%和8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