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接应用昆虫学数据来评价媒介的传疟能力,称为媒介能量,本文应用经修订的媒介能量公式定量比较中华按蚊(A Sin-ensis Wi edemann,1828)和嗜人按蚊A anthropophagus Xu & Feng,1975)作为传疟媒介的潜在传播能量,以期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与结果一、叮人率(ma)在试验条件下,以每人每夜受按蚊叮咬平均只数为叮人率。7~9月共观察9次(18人次)捕获中华按蚊145只,嗜人按蚊259只,  相似文献   
2.
山丘型地区消灭血吸虫病后彻底灭螺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灭钉螺的目的是为了消灭血吸虫病。但是,已经消灭血吸虫病的地区,是否还要彻底灭螺,这是当前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规定:“在流行地区范围内,需要连续三年查不到钉螺”才算消灭,因此,不少地区虽然早已消灭血吸虫病,仍然对残存钉螺或已经无螺但环境仍然适合钉螺孳生的广大地区,全面开展预防性的药物灭螺,不但造成药物的严重浪费,而且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这种作法是否还要坚持下去,值得慎重考虑。为了探讨防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与肝片吸虫之间的交叉反应性及其共同抗原研究福建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尹怀志,林沐阳,黄爱明,林金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陈少莺寄生虫种间显示交叉反应性可表明存在共同抗原,这不仅对寄生虫病免疫诊断有实用意义,而且对免疫保护也有重要意义。国外学者应用肝片吸...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福建省闽西北地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的趋势,对DDT的抗性级别有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省曾流行恶性疟,又有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分布,为了解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就1970年以来福建省恶性疟流行情况与嗜人按蚊地理分布的调查结果,通过媒介能量的测算进行对照分析。调查方法一、怒性疟调查:由各地疟原虫血检站和医疗单位血检"四热"病人(临床诊断疟疾、疑似疟疾、原因不明及感冒),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1980—2000年闽西地区蚊类调查情况,调查表明;我市蚊为9属36种,未发现微小按蚊及嗜人按蚊,蚊虫全年均有活动,活动高峰为5—10月。人房蚊种主要为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及三带喙库蚊,夜间活动高峰为21:00—凌晨3:00。同时也调查了白纹伊蚊季节消长及活动规律,为我市控制及消灭丝虫病、疟疾、乙脑及登革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福建省并殖吸虫感染情况,作者等于2001~2003年根据《全国人体并殖吸虫病调查实施细则》对松溪等6县(市、区)人群作并殖吸虫感染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的等位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种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PvMSP-1)基因型检测技术。 方法 设计针对PvMSP 1ICB5~ICB6多态区的引物进行PCR ,其产物用PvuⅡ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鉴别我国间日疟原虫现场分离株基因型。 结果  98份间日疟血样经套式PCR扩增均出现大小约为 40 0bp(Belem型 )或 470bp(Sal-1型 )的特异性片段。酶切消化后 ,45份 470bp样本出现 12 0bp和 3 5 0bp酶切片段 ,为Sal-1型 ;40份 40 0bp的样本中 3份仅出现 1条 40 0bp片段 ,为Belem型 ;3 5份出现 12 0bp和 2 80bp两种酶切片段 ,为Ⅲ重组型 ;2份 12 0bp和 2 40bp片段 ,为朝鲜型。结论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技术可用于检测我国间日疟原虫的 3种PvMSP-1等位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2015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进入以全面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为新目标、开展监测预警为主要干预措施的新时期。“十三五”时期,四川、江苏、云南、湖北等4个血吸虫病防治重点省份先后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或通过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技术评估,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流行程度进一步降低,《“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既定目标基本实现。但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依然广泛存在且孳生环境复杂、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多且牛羊等主要传染源管控困难、现有防治技术与当前防治需求不相适应、防治成果基础不牢等是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成果、逐步解决上述困难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最终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我们在认真总结前期血吸虫病防治经验和当前面临挑战基础上,遵循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和精准防治原则,就《“十四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防治目标、防治策略、防治措施等方面达成专家共识,旨在为制定《“十四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该规划对现场防治工作的政策指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2 (IL-12) 对伯氏疟原虫(P.b)红内期感染小鼠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IL-12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在抗P.b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接种5×105个感染P.b的红细胞,同时分别给予0.03 μg/d或0.15 μg/d IL-12处理,用ELISA方法检测P.b感染小鼠血清或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0.03 μg/d IL-12处理组小鼠接种感染后第7天取脾淋巴细胞体外经PHA或可溶性抗原sAg刺激培养产生的IFN-γ水平较感染对照组显著升高,IL-4水平显著下降,而0.15 μg/d IL-12处理组脾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及IL-4水平均较感染对照组显著下降.在感染后第3天,0.03 μg/d或0.15 μg/d IL-12处理组小鼠血清中IFN-γ均已出现,第5天达高峰,但感染后第7天 0.15 μg/d IL-12处理组血清中IFN-γ迅速下降,甚至低于感染对照组及0.03 μg/d IL-12处理组,感染对照组直到感染后第7天血清中方可检测到IFN-γ水平.结论适当低剂量IL-12诱导CD4 Th1免疫应答,产生细胞因子IFN-γ,以诱导抗P.b红内期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而较大剂量IL-12抑制机体抗感染免疫,甚至可致免疫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