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脑膜瘤的GHR和PCNA,并比较不同级别脑膜瘤GHR、PCNA的差异,分析GHR、PCNA对复发的影响以及GHR与PCNA的相互关系。结果脑膜瘤GHR阳性率为32.5%,PCNA标记指数(PCNALI)为55.4%±20.8%。非典型及恶性组的PCNALI显著高于良性组,复发组的PCNALI显著高于非复发组。GHR阳性与阴性组的PCNALI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HR的表达对脑膜瘤的增殖无重要作用。PCNA作为脑膜瘤的增殖活性标记物,可为预测复发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中肿瘤血管生成与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前列腺癌中微血管密度(MVD)值和TSP-1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TSP-1mRNA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中TSP-1阳性表达率为72.7%(16/22),绝大多数表达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中,少数表达位于肿瘤细胞外基质。在2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平均MVD为71.21±31.14/100倍视野,具有TSP-1强表达的肿瘤组织中MVD值较高。7例前列腺癌组织均表达TSP-1mRNA,TSP-1mRNA在前列腺癌的各期肿瘤组织呈高水平表达。TSP-1的免疫活性与微血管密度间呈显著地相关性(r=0.54,P=0.009)。结论:TS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血管生成相关,可能有促进前列腺癌血管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血管密度和p16基因表达对判定肾癌生物学行为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 (IMD)和 p1 6基因表达与肾细胞癌 (R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76例RCC患者的根治性肾切除标本 ,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 p1 6基因表达 ,分析IMD、p1 6基因表达与RCC分期、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IMD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 (P <0 .0 5 ) ,而与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随访 5年内死亡者IMD明显升高 (P <0 .0 1 ) ;癌旁组织中 p1 6阳性率 (75 .0 % )显著高于RCC组织 (4 8.7% ) ,p1 6阳性表达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升高而降低 (P <0 .0 5 ) ,而与IMD呈负相关性。结论 :IMD是预测RCC恶性行为的一个有用指标 ,IMD和p1 6基因表达可为RCC的疗效和预后判定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在肾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局限性肾癌患者肾癌根治术后标本 70例。临床分期 :PT15例 ,PT2 5 0例 ,PT3 14例 ,PT41例 ;组织学分级 :G17例 ,G2 38例 ,G3 19例 ,G46例。 70例肿瘤平均直径 7.2cm。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Schiff染色制片 ,观察肾癌微血管侵犯情况 ,并与分期、分级等病理因素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微血管侵犯者 2 4例 (34.3% ) ,其中出现转移 11例 (4 5 .8% ) ,死于肿瘤复发 7例 ,4例仍带瘤存活 ,死于其他疾病者 2例 ;4 6例无微血管侵犯者中出现转移 4例 (8.7% ) ,两组生存时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微血管侵犯和肿瘤分期、分级、体积均相关 ,多因素分析表明 :微血管侵犯、肿瘤体积均是预测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微血管侵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最重要的相关因素。 结论 微血管侵犯可作为局限性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并可作为肾癌常规临床病理检查的一种补充形式 ,按照有、无微血管侵犯作进一步分型 ,可为肾癌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全面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硫酸铝钾暴露抗原免疫组化法检测HPV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酸铝钾暴露抗原免疫组化法检测HPV杜德利王万忠刘宇范慧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济南250021为了提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ABC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乳头状瘤病毒(HPV)效果,我们使用10%硫酸铝钾处理切片(暴露抗原),并与常规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6.
应用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HCC组织内的抑癌基因p16。结果显示,HCC标本中p16蛋白在癌细胞内表达的阳性率为375%(21/56),而p16DNA斑点杂交的阳性率为5536%(31/56)。Southern转膜杂交证实,125%(7/56)HCC标本存在p16的甲基化变异,4464%(25/56)p16基因缺失。提示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p16基因的缺失和甲基化变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风疹病毒(RV)JR23株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特性及病理学特征,BALB/c 小鼠经腹腔感染RV JR23株,并于感染后的第21d 取小鼠大脑及小脑组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RV 感染状况及病变特征。结果显示,受感染的小鼠无明显的CNS症状,病理学特征以大脑灰质小灶性神经元变性坏死为主,病变神经元周围见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形成卫星现象。在神经元坏死灶中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噬神经元现象及由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构成的胶质细胞结节。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未见病毒包涵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RV 主要分布于大脑灰质,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均可受到JR23株的感染。提示卫星现象、噬神经元现象和胶质细胞结节形成可作为RV-JR23感染CNS的病理学参考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确诊CNSRV 的感染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患者14岁,未婚。腹部包块20天,迅速长大。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下腹部扣及肿物,直径约15cm,质硬,活动差。肛诊:子宫14岁龄大小,于左侧附件区触及肿物,质较硬,光滑。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3例肝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男性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8.7岁。占同期肝恶性肿瘤检出率的0.68%(3/436),占同期肝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检出率的25%(3/12)。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右上腹包块、肝大。本组病例还进行了Masson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本文结合文献对肝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16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子宫内膜癌中P16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为69.1%(29/42),显著低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100%,8/8)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90.9%,20/22)中的阳性率(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随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加、临床分期的升高及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P16蛋白阳性率逐渐降低(P<0.01)。PCNA标记指数与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浸润无关。P16蛋白阳性者的PCNA指数低于P16蛋白阴性者(P<0.05)。结论:P16基因蛋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并与部分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