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7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08篇
预防医学   12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5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者论坛·在动物实验中解决临床难题···························,·······································································……顾玉东(3)基因〕:程  相似文献   
2.
基因治疗风险中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最低化是生物医学临床试验的基本要求。实现风险最低化的目标离不开对各种潜在风险的分析,而风险分析是所有潜在的技术和非技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风险分析中,非技术因素时常被忽视。在研究者和受试者对风险的评估中,非技术因素常常起着关键的作用。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经验教训表明:对非技术因素的漠视往往是引发严重的不良事件(如Gelsinger之死)的重要因素之一。风险最低化离不开对“非技术”因素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开展糖尿病基因治疗,作为第一步,本研究构建了人胰岛素原基因与表达载体PRC/CMV的重组体。首先,从质粒PBCA中酶切回收260bp的人胰岛素原基因片段,利用中间载体PBS.SK构建了含人胰岛素原基困片段的过渡质粒PBS.INS,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的人胰岛素基因重组体PRC/CMV.INS。  相似文献   
4.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及Sonthern杂交技术,研究卜内啡肽(β-END)对PHA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和IFN-Υ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β-END(10-8~10-14mol/L)可显著增强IL-2和IFN-Υ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此外发现β-END对IL-2mRNA的增强作用可被阿片肽受体桔抗剂——纳络酮逆转。本研究从基因水平上证明了神经递质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硫酸镁和川芎嗪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模型,观察了大脑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MDA和脑组织神经病理变化以及硫酸镁、川芎嗪对其影响。发现HIE组大脑皮质SOD、MDA和血清MDA升高明显,神经细胞变性显著。硫酸镁和川芎嗪能使大脑皮质SOD、MDA和血清MDA降低,神经细胞变性减轻。提示氧自由基在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发病中的影响和硫酸镁、川芎嗪通过间接抗氧化作用对HIE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7.
Pax基因是进化上保守的一个基因家族,它们均编码128个氨基酸的保守成对结构域。Pax蛋白作为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组织、器官的特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Pax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几种遗传综合症。另外,Pax基因的表达异常与一些癌变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功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形态、表型和功能等方面都不同于大血管内皮细胞,因此,采用微血管内皮细胞,而不是脐静脉内皮细胞来研究发生于组织器官水平的病变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由于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的限制,微血管内皮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纯化、培养技术的提高,各种不同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相继培养成功。利用体外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模型来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就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不同组织器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特性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及如何应用该技术评价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度;同时对基因芯片技术在其他方面,例如局部缺血后的基因表达改变,鉴定可能对心血管调节有影响的基因家庭及信号传导通路在心脏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作了简单介绍,最后展望了基因芯片技术的进展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道路伤害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道路伤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收集沈阳市皇姑区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事故组驾驶员406例,并同期在皇姑区内于随机时间、随机地点调查道路上正常行驶的对照组驾驶员438名。采用统一问卷、面询方法,调查内容包括驾驶员的一般情况,连续驾驶时间,事故/调查前睡眠状况,急、慢性困倦程度(采用Stanford和Epworth困倦量表测量),饮酒,吸烟,驾驶安全态度和行为,车速,车辆状况等。结果:处于慢性困倦状态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是非困倦状态驾驶员的1.98倍(OR=1.98,95%CI:1.26—3.12),事故组驾驶员的困倦程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OR=2.38,95%CI:0.89—6.31)。夜班或倒班发生事故的危险是常白班的2.09倍(OR=2.09,95%CI:1.48—2.94),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是非酒后驾车的3.59倍(OR=3.59,95%CI:1.13--11.39),无人约束时会违章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是不违章驾驶员的1.73倍(OR=1.73,95%CI:1.22—2.46)。结论:慢性困倦、夜班或倒班、酒后驾车、违章等是道路伤害的危险因素,急性困倦可能是道路伤害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