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明确儿童腹泻的病原,了解各种病原在地区、季节和年龄上的分布,以及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 对襄阳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09年1月~12月就诊的1 022例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进行粪便常规、病毒学、培养及药敏的检验,分析腹泻患儿的病原分布规律、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感染性腹泻占83.2%,轮状病毒(RV)感染是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细菌.非感染性腹泻占16.8%.轮状病毒秋冬季感染率高,容易重复感染和合并乳糖不耐受,细菌感染以志贺氏杆菌多见.非感染性腹泻以糖原性腹泻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为主.耐药分析: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等对氨苄西林、磺胺、头孢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襄阳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集中于11和12月份,以6个月~2岁婴幼儿为主,其次是细菌性腹泻,集中于夏秋季(5~10月份),2岁以上儿童常见,5岁以上为最多,细菌多元耐药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YMDD耐药突变株HBV转基因小鼠,为乙肝防治研究提供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受精卵显微注射法,将带有YMDD突变的对拉米夫定有耐药性的1.3拷贝HBV基因注入FVB/N单细胞受精卵的原核内,制备YMDD耐药突变株HBV转基因小鼠。采用PCR检测外源基因的整合和传代情况,采用ELISA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HBsAg在肝、肾中的复制和表达情况。结果注射受精卵3401枚,产269只F0代仔鼠,PCR阳性33只,外源基因的整合率12.3%。9只转基因鼠血清HBVDNA弱阳性,拷贝数低于103拷贝/ml;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组织和肾组织均有HBsAg表达,且肾组织中的表达强于肝组织。经传代产下47只F1代转基因鼠,目的基因PCR阳性率为27.6%,且肝组织和肾组织中HBsAg均有表达,分布特性与F0代一致。结论成功制备出体内有复制表达而且可以传代YMDD耐药突变株HBV的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HBV的治疗性微环质粒并进行体内外实验研究.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HBV包膜蛋白preS2.S抗原基因和hIL-2-IFNγ融合基因,将2个基因分别克隆于ZY781载体,得到亲本质粒preS2.S/ZY781和hIL-2-IFNγ/ZY781,测序正确后,用阿拉伯糖诱导生成微环质粒pMCS2.S和pMCIIF. 转染微环质粒于COS-7细胞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法检测24、48、72 h时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双质粒联合在体电脉冲注射BALB/c小鼠,4周后处死小鼠,检测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结果 微环质粒pMCS2.S和pMCIIF转染COS-7细胞后,目的蛋白HBsAg、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 γ在不同时间均有表达,在48 h达峰值,分别为(60.3±7.8)、(17.7±1.9)、(10.3±0.9) ng/ml. 微环质粒pMCS2.S能诱导小鼠产生HBsAb的抗体保护,佐剂pMCIIF可显著增强其免疫效果,在低剂量5μg/只就能诱导较强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 结论 成功构建了HBV微环质粒pMCS2.S及其佐剂微环质粒pMCIIF,其有较好的体内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制定预防与控制方案。方法对315例VAP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耐药率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15例VAP患者的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多药耐药菌,其中,泛耐药株检出率达到5.4%。结论 VAP病原菌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切实进行抗菌药物合理运用管理,遏制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5.
杨富强  郭红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32-1833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阻断方式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以HBsAg阳性孕妇及其婴儿为对象,按不同阻断方式分组,A组126例采用对孕晚期孕妇及其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对新生儿联合采用乙肝疫苗注射;B组102例仅新生儿联合使用HBIG及乙肝疫苗注射;C组215例只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作为对照。检测分析A组孕妇使用HBIG前后血液HBV-DNA含量变化,比较各组新生儿出生后的宫内感染率及1岁后感染率。[结果]A组孕妇使用HBIG前后血液HBV-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3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76(6/126)、4.92(5/102)和4.65(10/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感染率分别为5.92、4.93、8.3,C组HBV感染率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能降低孕妇病毒载量,对HBV宫内传播也无保护作用。对新生儿联合使用HBIG及乙肝疫苗注射与单纯接种乙肝疫苗相比,能减低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1.3拷贝乙型肝炎病毒(HBV)拉米夫定耐药株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包装细胞系。方法在野毒株1.3拷贝HBV载体的基础上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将rtL180M,rtM204V位点突变,构建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株,并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别以正向和反向将野毒株和耐药株分别连接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的相应酶切位点,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双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载体转染包装细胞,筛选培养细胞克隆并进行病毒滴定。结果通过双酶切、PCR扩增、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1.3拷贝HBV拉米夫定耐药株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建立包装细胞系并测得病毒滴度均为1×105cuf/ml。结论含正向及反向1.3拷贝HBV拉米夫定耐药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包装细胞系构建成功,可以用于拉米夫定耐药细胞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外已经研发了一系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治疗性疫苗,主要有蛋白类疫苗、T细胞表位肽疫苗、DNA疫苗和细胞类(树突状细胞等)疫苗等. 本文对国内外相关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治疗CHB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周围局部皮温变化规律,为评估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内炎症反应持续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60例膝关节单纯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同侧腘绳肌肌腱于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各时间段双膝关节皮温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侧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至术后第20周患侧皮温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侧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24周两侧皮温差趋于正常,局部皮温增高提示关节内炎性反应。若皮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引起重视,警惕膝关节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脉冲(EP)介导的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将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低(1mg)、中(2mg)、高(4mg)三个剂量组(n=10).于0、4、12、24周肌注联合EP导入治疗性双质粒HBVDNA疫苗.每个剂量组随机再分成两组(n=5),分别使用两种不同输出电压(36V和60V)导入DNA疫苗.观察受试者HBVDNA疫苗给药前后生命体征,物理学诊断指标(心电图、胸透、B超),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凝血酶原时间、甲状腺功能、肿瘤标记物),免疫学检测指标[干扰素y(IFN-γ)、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HBV血清标记物(HBsAg、HBcAb、HBeAg、HBeAb、HBV DNA)及抗HBs等的变化.结果 所有志愿者接受疫苗后,耐受性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个别受试者出现一过性体检指标升高或轻度异常,怀疑与用药有关,但均能自行缓解或恢复;抗HBs在大剂量36V组中有升高趋势,其中1例受试者给药后达17.22mU/ml.结论 EP介导的治疗性双质粒HBVDNA疫苗在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中均显示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且在大剂量组中具有一定的体液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β淀粉样前体蛋白在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早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早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按组织学改进的Marmarou等的自由落体法建立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模型,将SD大鼠21只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损伤组大鼠于伤后不同时间点灌注、取材,随后行常规HE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检测β淀粉样前体蛋白在神经元的表达。对照组仅行头皮切开。结果大鼠伤后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抑制和抽搐。损伤大鼠脑组织大体病理学检查见皮层、胼胝体、脑干等部位的脑挫伤灶。在DAI后半小时始,脑组织内各结构逐渐出现β-APP阳性表达,在伤后24h达高峰,伤后24h轴索断裂征象最为常见。结论成功复制了自由落体致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DAI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轴索损伤常见部位在脑干、胼胝体和大脑皮层。β-APP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即有增加,增加趋势呈波动性,β-APP作为反应蛋白有望用于检测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