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型双质粒HBV DNA疫苗对食蟹猴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治疗型双质粒HBV DNA疫苗(简称HBV DNA疫苗)诱导食蟹猴HB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果。方法30只食蟹猴随机均分为5组(雌雄各半),分别重复肌注高剂量2000μg/kg、中剂量660μg/kg、低剂量200μg/kgEP介导HBV DNA疫苗,330μg/kg EP介导的佐剂质粒和PBS对照。在不同时间点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其血清抗-HBs水平并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结果食蟹猴接种不同剂量HBV DNA疫苗后第10周起均产生不同滴度的特异性抗体。16周时EP介导的HBV DNA疫苗高、中、低剂量组各3只食蟹猴中分别有3、2、3只HBsAg特异性IFN-γT细胞计数阳性;29周时高、中、低剂量组全部动物应答呈阳性,其计数结果分别为30.0±13.5SFCs/3×105PBMCs,30.7±26.3SFCs/3×105PBMCs及17.7±6.4SFCs/3×105 PBMCs;而相同时间点佐剂组和PBS对照组3只食蟹猴均为阴性。结论EP介导的HBV DNA疫苗能有效诱导食蟹猴产生HBsAg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肌注—电转染法接种治疗型HBVDNA疫苗对恒河猴的免疫效果,对健康恒河猴采用肌注—电转染法接种治疗型HBV DNA疫苗,剂量分别为0.2mg/只、1mg/只和2mg/只;前3次给药时间间隔1个月,主要观察免疫效果;此后6次给药为每天1次,观察重复给药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肌注—电转染法接种疫苗后,不同剂量组均可有效诱导恒河猴产生HBsAg特异性抗体(抗—HBs);重复给药未见明显的各系统毒副反应及血液学和血生化异常,血清抗核抗体(ANA)阴性。表明治疗型HBV DNA疫苗用肌注—电转染法免疫可显著增强恒河猴的免疫效果;多次重复接种该疫苗未见恒河猴的毒性反应,疫苗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抗HBV治疗性疫苗治疗HBV携带者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验证抗HBV治疗性疫苗治疗HBV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HBV携带者的 6 0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抗HBV治疗性疫苗实验组 ,30 0例 ,用抗HBV治疗性疫苗治疗 ,每月 1次 ,皮下注射 ,同时服用维生素C 5 0 0mg/d,疗程为1 2个月 ;另一组为对照组 ,30 0例 ,用生理盐水 2ml,皮下注射 ,每月 1次 ,同时服用维生素C 5 0 0mg/d,1 2个月为 1疗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HBV标记物状况方面均有良好的可比性。治疗过程中第 1 2、2 4、4 8周复诊 1次。治疗前及每次复诊时检测血清HBsAg、HBeAg、HBVDNA、抗 HBe、抗 HBs及ALT。上述指标第 4 8周的检验结果作为评价疗效的依据。疗程期满停止治疗后 ,对实验组 2 0 8例与对照组 1 96例进行为期 1 2个月的随访。随访期内第 1 2个月做上述HBV标记物检测 ,以评价终止治疗 1 2个月内HBV标记物的改变。结果 抗HBV治疗性疫苗实验组的HBsAg、HBeAg、HBVDNA的阴转率及抗 HBe与抗 HBs的阳转率分别为 1 4 7%、32 0 %、37 3%、2 0 0 %和 7 1 % ;对照组分别为 2 0 %、6 0 %、6 7%、1 3%和 0 %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停止治疗后随访 1年 ,复发率为 5 9%。结论 抗HBV治疗性疫苗治疗对HBV携带者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4.
电脉冲肌注法增强治疗型HBV 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提高细胞内质粒DNA的导入率并增强DNA疫苗诱导的免疫效果 ,采用在体电脉冲肌注法接种治疗型HBVDNA疫苗。结果接受电脉冲(2 0 0V/cm)肌注的 8只BALB/c小鼠局部肌肉组织荧光素酶活性为 1 6 1 70± 1 2 5 33RLU ,未加电脉冲对照组为 8 0 2±8 0 0RLU ,相差 4个数量级 ,差异具非常显著性 (P <0 0 0 5 ,t=3 6 74 )。新西兰兔电脉冲肌注法接种后第 2、4周 ,双质粒 (pS2 ·S pFP)大剂量组 (5 0 5 0 μg/只 )血清抗 HBs阳性动物数明显较同期未加电脉冲对照组 (大剂量 :1 0 0 0 1 0 0 0 μg/只 )高 ,差异具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第 1 3周时 ,电脉冲免疫大 (5 0 5 0 μg/只 )、中 (2 5 2 5 μg/只 )、小 (5 5 μg/只 )剂量组均有血清抗 HBs阳性鼠出现 ,分别为 5、4和 4 只 ,组间阳性动物数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均较同期的对照组高 ,并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恒河猴电脉冲肌注法接种后 8周血清抗 HBs阳性动物数为大剂量 (1 0 0 0 1 0 0 0 μg/只)组 3/ 3只 ,中剂量 (5 0 0 5 0 0 μg/只 )组 2 / 3只 ,小剂量 (1 0 0 1 0 0 μg/只 )组 0 / 3只 ,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及非电脉冲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至免疫第 1 3周时 ,电脉冲免疫的大、中、小 3个剂量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HBsAg和抗HBs双阳性(简称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病毒S基因主要亲水区(MHR)新增N-糖基化突变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09年7月-2015年6月在解放军302医院就诊的284例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通过巢式PCR方法扩增血清样本HBV S基因全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MHR新增糖基化突变和其他临床指标与HCC发生的相关性并动态分析18例双阳性HCC患者临床确诊HCC前后S区新增N-糖基化的突变情况.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40岁、HBsAg>中位数、HBeAg阴性和MRH新增N-糖基化突变是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发展为HCC的危险因素(分别为OR=4.281,95%CI 1.843~9.941,P=0.001;OR=3.146,95%CI 1.633~6.060,P=0.001;OR=2.097,95%CI 1.010~4.357,P=0.047;OR=4.381,95%CI 1.842~10.417,P=0.001),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Bs>中位数、抗HBe阳性和HBV DNA水平与HCC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8例双阳性HCC患者样本中有8例在发生HCC 1~4年前已携有新增N-糖基化突变.结论 在双阳性患者中HBV S基因MHR区新增N-糖基化突变与HCC发生密切相关,HBsAg和抗HBs双阳性叠加MHR新增糖基化突变可作为慢性HBV感染患者HCC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健康志愿者中评价单次口服国产新药盐酸丙哌维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选择37名18岁-50岁健康受试者,随机分配至A(10mg)、B(20mg)、C(30mg)、D(40mg)剂量组,并设E(30mg安慰剂)和F(40mg安慰剂)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变化。结果:各组入选受试者耐受性较好,但有7例女性于给药后体温一过性轻度升高,可能与诫药的抗胆碱作用有关。另有40mg组2例女性瞳孔轻度散大,2例女性出现头痛、头晕、乏力.40mg组1例男性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37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盐酸丙哌维林最大剂量至40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65增强小鼠对HBV DNA 疫苗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65的真核表达载体(pHSP65)对HBV 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H-2d)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肌内注射空载体pcDNA3,HBV DNA疫苗加HSP65佐剂(pHBVS2S pHSP65)或不加佐剂(pHBVS2S);ELISA法测定血清抗HBs抗体;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4 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s活性。结果:HBV DNA佐剂组免疫小鼠抗HBsAg抗体滴度虽高于不加佐剂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其IgG1/IgG2 a的比例不同于多肽免疫组,二者分别为0.395与10。佐剂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量是不加佐剂组的2~3倍。CTLs细胞杀伤活性(E∶T=100)佐剂组与不加佐剂组分别为:(53.68±7.5)%、(42.81±7.7)%,差异显著(P<0.05)。结论:HBV 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CTLs反应;HSP65佐剂能够有效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有望成为DNA疫苗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8.
治疗型HBV DNA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治疗型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研究概况,重点阐述治疗型HBV DNA疫苗研究进展、治疗乙型肝炎的依据、作用机制和与传统疫苗的比较等。同时对我们自行研制的治疗型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特色做了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乙肝病毒新药Bay41-4109在HBV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药效学作用。方法 SPF级TgM(HBV D1.3)小鼠分为Bay41-4109组[30mg/(kg.d)],拉米夫定组[30mg/(kg.d)]和溶媒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3组,每组32只。利用免疫组化分析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HBcAg变化,定量PCR技术研究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HBV DNA及血清HBV DNA的变化,并从血清转氨酶及体重指标分析该药物体内作用的安全性。结果给药第50天,Bay41-4109组HBcAg阳性细胞核个数、阳性细胞核平均面积、光密度比值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溶媒组(P<0.05);用药第64天(停药2周),各组间上述三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拉米夫定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与溶媒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Bay41-4109对肝组织及血清HBV DNA未见明显作用。该药未对HBV转基因小鼠血清转氨酶及体重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Bay41-4109可有效抑制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HBcAg表达,且效果优于拉米夫定。Bay41-4109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抗乙肝新药,其作用机制不同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就诊的HBs Ag阴性、HBV DNA在检测值以下的乙肝患者110例。采用高纯度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提取血清HBV DNA,采用巢式PCR对HBV基因组C、S、X区进行扩增。对不同性别、年龄及血清学模式[单独抗-HBc(+)及抗-HBs(+)/抗-HBc(±)]患者,以及不同病因所致肝损害患者的OBI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以巢氏PCR结果2个或2个以上区段同时阳性判定为OBI,110例入选患者OBI阳性率为23.6%(26/110);不同性别、年龄段、血清学模式患者OB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组OB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5.1%vs 1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明原因肝损害及有明确病因肝损害的OBI发生率分别为31.0%(9/29)和39.3%(1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HBs Ag阴性患者中,OBI更易发生在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当HBs Ag阴性患者肝损害原因不明时,应及时采用高灵敏HBV DNA检测方法以排除HBV隐匿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