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浙江省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共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策略及评估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和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方法,于2022年4-6月对浙江省30个市(县、区)376所学校的28 043名初中、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的学生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匿名调查。焦虑症状判定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抑郁症状判定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最终纳入分析27 004名。结果 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共病率为11.54%(95%CI:10.90%~12.19%),女生(15.42%,95%CI:14.47%~16.38%)高于男生(8.05%,95%CI:7.43%~8.67%)(P<0.001);农村(12.35%,95%CI:11.49%~13.22%)高于城市(10.06%,95%CI:9.27%~10.86%)(P<0.001);初中、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学生共病率分别为11.73%(95%CI:10.82%~12.64%)、12.49%(95%CI:11.20%~13.79%)和9.98%(95%CI:8.68%~11.27%)(P=0.025);离异/丧偶/分居家庭的学生共病率(16.64%,95%CI:14.86%~18.43%)高于在婚家庭(10.82%,95%CI:10.14%~11.50%)(P<0.001);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共病率越低(P<0.001);过去30 d吸烟者共病率(21.70%,95%CI:18.24%~25.16%)高于未吸烟者(11.13%,95%CI:10.51%~11.76%);过去30 d饮酒者共病率(19.36%,95%CI:17.58%~21.14%)高于未饮酒者(10.05%,95%CI:9.43%~10.68%);共病率随每周体育活动天数增加而降低(P<0.001);自报学习成绩越差的学生,共病率越高(P<0.001);过去12个月参与过打架者共病率(18.42%,95%CI:16.75%~20.09%)高于未参与过者(10.45%,95%CI:9.81%~11.10%)。结论 浙江省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共病率较高,应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本研究共纳入171 040名调查对象。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 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就餐行为及肥胖率的差异。以是否肥胖为因变量,使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早、午、晚餐就餐行为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我国成年居民一日三餐中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为3.3%。早、午、晚餐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16.4%、21.4%、11.7%。午餐在家就餐、在外就餐和不吃午餐的男性肥胖率分别为13.2%、16.1%、15.9%,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4.5%、9.8%、1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男性中,午餐或晚餐在外就餐者和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午餐在外就餐与是否肥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晚餐在外就餐发生肥胖的风险低于在家就餐者。结论 我国成年居民不同餐次就餐行为存在差异,午餐在外就餐比例最高,晚餐在外就餐比例最低。男性午餐和晚餐在外就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较高;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和疾病负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1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我国老年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和疾病负担,为制定慢性病防控政策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具有全国和省级代表性的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我国≥ 60岁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群慢性病疾病负担。结果 我国≥ 60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58.3%、19.4%和10.5%,75.8%的居民患≥ 1种慢性病,女性均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增加。≥ 70岁居民伤残调整寿命年构成中,心脑血管疾病(39.11%)、癌症(15.40%)、COPD(10.48%)占前3位。结论 老年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率高,3/4的人患≥ 1种慢性病,慢性病疾病负担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2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开展,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行为危险因素、睡眠时间以及社会压力状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3 521名研究对象,就业流动人口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77 h,女性(7.87 h)高于男性(7.69 h)。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为12.3%(95% CI:11.8%~12.7%),45~59岁人群(21.2%)高于18~岁人群(1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流入地区、行为危险因素、BMI、社会压力、自评健康状况和自报患有慢性病是影响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的主要因素。男性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女性的1.18倍(95% CI:1.07~1.31);吸烟人群是不吸烟人群的1.22倍(95% CI:1.11~1.33);过量饮酒人群是正常人群的1.31倍(95% CI:1.16~1.49);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没有工作和生活压力人群的1.46倍(95% CI:1.29~1.65)和1.33倍(95% CI:1.18~1.50)。结论 我国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重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居民不同饮酒行为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使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饮酒行为与高甘油三脂(TG)血症、高总胆固醇(T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的关系。结果与从不饮酒者相比,男性少量饮酒(aOR=1.16,95%CI:1.06~1.28)和过量饮酒者(aOR=1.64,95%CI:1.43~1.89)患高TG血症的风险较高,女性过量饮酒者患高TG血症的风险较高(aOR=1.67,95%CI:1.07~2.63);男性少量饮酒(aOR=0.82,95%CI:0.74~0.91)和过量饮酒者(aOR=0.60,95%CI:0.53~0.67)患低HDL-C血症的风险均较低;男性过量饮酒者患高TC血症(aOR=1.36,95%CI:1.19~1.56)的风险较高。 男性任何频率的饮酒患高TG血症的高风险均较高,患低HDL-C血症的风险均较低;男性饮酒频率1~4 d/周者(aOR=1.16,95%CI:1.01~1.33)和5~7 d/周者(aOR=1.34,95%CI:1.17~1.53)患高TC血症的风险高于从不饮酒者,女性饮酒频率5~7 d/周者患低HDL-C血症的风险较低(aOR=0.70,95%CI:0.53~0.92)。 男性饮白酒(只饮白酒:aOR=1.34,95%CI:1.20~1.48;不仅饮白酒:aOR=1.33,95%CI:1.19~1.49)患高TG血症的风险较高,只饮白酒(aOR=1.27,95%CI:1.04~1.57)患高TC血症的风险较高;男性(aOR=0.82,95%CI:0.68~0.98)和女性(aOR=0.61,95%CI:0.47~0.78)只饮啤酒者患高TC血症的风险均较低,女性只饮啤酒者患高LDL-C血症(aOR=0.77,95%CI:0.60~0.98)的风险较低。结论不同饮酒行为对血脂指标的影响不同,男性少量饮酒和过量饮酒者患高TG血症的风险较高,女性过量饮酒者患高TG血症的风险较高;男性少量饮酒和过量饮酒者患低HDL-C血症的风险均较低,在女性中没有此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就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2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70个县(区、团)开展,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及调查前6个月的就医行为。选取最近6个月内有过身体不适的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作为分析对象。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就业流动人口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1 134人纳入分析。流动人口去医疗机构治疗、自我治疗、不治疗的人数及比例分别为4 950人(44.5%)、3 880人(34.8%)、2 304人(20.7%)。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流动人口中,女性去医疗机构治疗是男性的1.275倍(95% CI:1.100~1.477);东部、中部、西部的流动人口去医疗机构治疗分别是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的2.153倍(95% CI:1.669~2.777)、2.310倍(95% CI:1.777~3.002)、2.177倍(95% CI:1.695~2.796);年收入>25 000元的流动人口去医疗机构治疗是年收入≤ 25 000元流动人口的1.255倍(95% CI:1.088~1.448);6个月内最近一次身体严重不适的流动人口去医疗机构治疗是身体不适不严重的流动人口的8.076倍(95% CI:6.091~10.707);在户籍地和流入地都参加医疗保险的流动人口去医疗机构治疗是在两地都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流动人口的1.566倍(95% CI:1.250~1.961)。新生代流动人口相对于老生代流动人口其去医疗机构治疗和自我治疗的发生比为1.369(95% CI:1.157~1.619)和1.240(95% CI:1.042~1.475);已婚/同居流动人口相对于丧偶/离婚/分居流动人口,其去医疗机构治疗和自我治疗的发生比为1.590(95% CI:1.057~2.391)和1.815(95% CI:1.209~2.725)。身体不适越严重的流动人口,其选择的医疗机构的级别越高(P<0.05)。结论 就业流动人口去医疗机构治疗率较低。性别、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婚姻状况、流入地区、年收入、6个月内最近一次身体不适程度、参加医疗保险的方式是影响就业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3-2017年浙江省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制定AD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中国2003-2017年AD发病和死亡评估资料,采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标化AD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描述2003-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报牙龈出血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方法 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项目点基线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剔除调查时自报曾被医生诊断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患者,以及不刷牙的调查对象后,纳入分析30~79岁48 625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报牙龈出血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比值比(OR)。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51.2±9.2)岁,女性占59.2%。42.9%(20 879人)患有高血压。自报牙龈经常出血的人群比例为6.56%(95%CI:6.38%~6.75%),其中男性为4.36%(95%CI:4.12%~4.60%),女性为8.08%(95%CI:7.82%~8.3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调整了人口社会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睡眠时间、BMI、腰围和打鼾等多种危险因素后,和从不/很少牙龈出血的男性相比,有时牙龈出血和经常牙龈出血的男性高血压患病的OR值(95%CI)分别为1.04(0.96~1.12)和1.18(1.02~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性P=0.038)。在女性中,相应的高血压患病的OR值(95%CI)分别为0.96(0.91~1.02)和0.95(0.86~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性P=0.344)。结论 男性自报牙龈经常出血与高血压患病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睡眠问题、嗅觉问题、长期便秘及其交互作用对≥ 60岁老年人认知异常的影响。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试点调查,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筛查出的1 300名认知功能异常者作为病例组,以该人群中非认知异常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年龄、性别和地区进行1:2匹配。最后,经数据清理共1 167对病例对照组进入研究。采用χ2检验和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相应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分析均调整了职业、饮茶、邻里交往、社会活动、身体锻炼、读书看报、打牌玩麻将、记忆变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结果发现ApoE-ε4基因型、睡眠问题、嗅觉问题、长期便秘是老年人认知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4、1.65、2.26、2.13,P<0.001),ApoE基因型与嗅觉问题对认知异常的相加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AP=0.45(95% CI:0.13~0.77),S=2.37(95% CI:1.08~5.24)]。本研究模型未发现其他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E基因型、睡眠问题、嗅觉问题、长期便秘是≥ 60岁老年人认知异常的危险因素。ApoE基因型与嗅觉变化对≥ 60岁老年人认知异常的影响存在协同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国 ≥ 18岁居民身体活动不足流行状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县(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 18岁常住居民,利用包含全球身体活动问卷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的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身体活动情况等相关信息。最终纳入183 769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数据经过复杂加权后,计算身体活动不足率和职业性、交通性和休闲性身体活动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身体活动不足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我国 ≥ 18岁居民身体活动不足率为22.3%(95%CI:20.9%~23.7%),男性[24.4%(95%CI:23.0%~25.8%)]显著高于女性[20.2%(95%CI:18.6%~21.8%)], ≥ 70岁[28.4%(95%CI:26.9%~29.9%)]居民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居民,18~29岁[26.4%(95%CI:24.4%~28.3%)]和30~39岁[23.4%(95%CI:21.5%~25.3%)]的青年居民次之,且随着文化程度和总静态行为时间的提高呈上升趋势(P<0.001);每周职业性、交通性和休闲性身体活动时间分别为958.6(95%CI:911.4~1 005.8)min、234.5(95%CI:224.7~244.2)min、88.6(95%CI:83.5~93.7)min。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男性、农村、≥ 70岁、初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6 000元、华北地区、机关/办事/技术和总静态行为时间较长的居民与更高的身体活动不足率有关。结论 我国超过五分之一的成年居民身体活动处于较低水平。男性、青年人、文化程度较高、机关/办事/技术和总静态行为时间较长的居民是身体活动相关健康促进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