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4篇 |
国内免费 | 192篇 |
完全免费 | 680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544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248篇 |
2016年 | 270篇 |
2015年 | 306篇 |
2014年 | 497篇 |
2013年 | 398篇 |
2012年 | 482篇 |
2011年 | 545篇 |
2010年 | 389篇 |
2009年 | 311篇 |
2008年 | 332篇 |
2007年 | 306篇 |
2006年 | 312篇 |
2005年 | 264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230例初步结果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 评价调强放射治疗(IMRT)鼻咽癌的早期临床结果并观察放射反应.方法 230例全程IMRT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Ⅰ期1例,Ⅱ期36例,Ⅲ期113例,Ⅳa期80例).鼻咽和上颈部淋巴引流区采用IMRT技术照射,原发灶肿瘤靶区(GTV)照射中位剂量67.5 Gy(65.1~74 Gy),每次2.10~2.25 Gy,下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引流区采用颈前野常规照射.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2~32个月).6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远处转移),5例原发灶复发,2例颈部复发,16例远处转移.1年和2年的总体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区域进展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100%,94.6%;98.4%,91.4%;99.1%,97.9%及91.9%,85%.N分期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P=0.04).最严重的急性反应是放射性黏膜炎,1~4级分别有22.6%,44.3%,28.7%和0.9%.晚期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1级33.7%,2级7.3%).结论 早期结果显示,IMRT是鼻咽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局部区域控制率较高,副反应低.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通过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近期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国92家医院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了多中心临床单盲对照研究。以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称传统组)作为对照组,以微创手术脑内血肿清除术(称微创组)和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称碎吸组)作为研究组。对3种术式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传统手术组有639例,微创手术组有409例,碎吸手术组有1416例。影响微创手术近期预后的因素主要有: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术后并发症;影响碎吸组手术近期预后的因素主要有:术前GCS、术前病程、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中是否使用尿激酶。影响传统手术组近期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入院时舒张压、术前GCS、术前肌力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脑出血临床预后相关因素及卫生经济学的分析对于今后脑出血的治疗和进一步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规范手术的适应证;有助于今后临床试验的设计;有助于指导医生的治疗策略,合理的分布医疗资源,更好的为社会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3.
内分泌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孕激素受体情况对内分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7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患者均根据个体情况决定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内分泌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9例),内分泌治疗组根据用药时间分为小于1年亚组(27例)和1年以上亚组(55例),对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内分泌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转移患者分别为13.4%和23.6%,因癌死亡分别为12.2%和2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年亚组和1年以上亚组复发/转移患者分别为25.9%和7.3%,因癌死亡患者分别为22.2%和7.3%,1年以上亚组的患者复发/转移及因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P=0.036)。多因素分析得出,肿瘤分期、手术范围以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内分泌治疗时间对患者复发/转移有显著影响(OR=5.199,OR=0.507,OR=1.796,OR=0.538),对患者因癌死亡情况也有影响(OR=5.488,OR=0.482,OR=1.516,OR=0.547)。内分泌治疗组中PR阳性及PR阴性的患者复发/转移分别为4.7%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持续应用1年以上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尤其是对于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胃癌HER-2/neu基因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胃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eu基因的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其作为胃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3例胃癌标本HER-2/neu基因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随访资料及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3例胃癌组织中HER-2/neu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31.1%(32/103):HER-2/neu基因在胃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HER-2/neu基因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P〈0.05)。结论 HER-2/neu基因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6.
172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生存期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指导RFA消融治疗。方法1999至2004年172例原发性肝癌行RFA治疗,其中150例(87.2%)不能或不宜手术治疗。分析24项与生存期可能相关的因素,探讨与生存期的相关性。随访时间4~51个月,随访率94.8%(163例)。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原发性肝癌RFA治疗后半年、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5%、77.4%、55.7%、51.2%。分析可能影响生存期的24项单因素中8项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初次RFA前甲胎蛋白(AFP)值、门静脉高压、肿瘤复发性、病理分级、治疗目的方案、消融安全范围。根据UICC分期标准,首发癌116例半年、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Ⅰ期和Ⅱ期(33例)达96.7%、92.3%、81.6%、65.3%;Ⅲ期和Ⅳ期(83例)为91.2%、76.3%、56.6%、51.4%;Ⅰ和Ⅱ期与Ⅲ和Ⅳ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癌56例的生存率分别为88.5%、70.2%、41.4%、24.5%,与首发癌Ⅲ和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生存率相关的多因素有3项,分别为:Child-Pugh分级、门脉高压、治疗目的方案。结论影响原发性肝癌RFA治疗预后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患者因素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脉高压程度;治疗方面因素为治疗目的方案;此结果有助于指导RFA治疗。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尿病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妊娠期患者预防糖尿病的措施。方法:以2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用2χ检验。结果:对孕妇影响及新生儿影响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妊娠期糖尿病的母婴并发症明显增加。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较好控制血糖,加强围生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管理,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的并发症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预后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1227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实施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测定术前、ECC前、ECC 30min、ECC停止1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动脉血乳酸含量.比较按年龄、存活与否、小儿恢复室(PICU)滞留时间分组后的血乳酸值.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值在ECC后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两组各时点的血乳酸值比较,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滞留9天以内的各组间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滞留9天以上组术前、ECC前、术后24 h、48 h时点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新生儿组及学龄儿组从ECC后1 h到术后24 h血乳酸值明显上升,学龄儿组的高乳酸血症第二天恢复,但新生儿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测定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疾病预后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Bmi-1基因过度表达与胃癌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Bmi-1基因mRNA表达与胃癌分化、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6年11月共42例行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提取肿瘤及癌旁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mi-1基因差异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2例配对标本分别进行Bmi-1 mRNA荧光检测比较,29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Bmi-1mRNA的表达与胃癌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并且Bmi-1 mRNA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 Bm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Bmi-1基因mRNA可望作为胃癌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之一,Bmi-1 mRNA的测定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10.
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的差异。方法: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A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B组)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C组),对3组患者的头颅CT检查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糖(FBG)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一过性血糖升高组患者病情重,脑梗死面积大,TC、TG、LDL-C、VLAL-C、FBG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项程度严重。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