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3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2篇
预防医学   566篇
药学   93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对电离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70例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放射物理学和生物学、放射使用原则、辐射防护、电离辐射安全使用指南等三大类放射性知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应答率为93.33%。252例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占99.21%),年龄以25~< 55岁为主(占80.16%),工作年限以≥ 20年为主(占31.35%),受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占66.67%),75.00%曾接受过医学辐射知识培训和教育。调查对象对 “知晓怀孕的放射工作者相关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尽力普及有关放射性剂量和应用的相关安全知识”、“能意识到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辐射安全防护”、“知晓辐射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在辐射控制区工作时能注意到警示标志”、“知晓有关辐射安全警示标志的含义”、“知晓如何报告放射性使用中的异常事件”、“知晓如何合理使用个人辐射防护用品”、“知晓辐射防护的剂量限值原则”、“知晓电离辐射如何产生”、“知晓医用辐射的有害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和“知晓记录全部有关辐射应用的必要知识”等问题知晓率均 > 90%,但对“知晓造成成人和青少年患者放射性检查差异的原因”、“知晓辐射防护中平方反比定律的含义”等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对电离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总体掌握仍较欠缺,需加强电离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提升辐射防护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某设备实验条件下不同位置脉冲X射线电离辐射水平,提出适当的防护建议。方法 采用热释光测量方法,分别在设备舱周围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累积一定数量脉冲辐射后进行测量;采用电离室型X、γ剂量率仪(FJ-347A)实时测量工作状态下不同距离处电离辐射剂量率水平。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职业照射人员和公众个人剂量限值提出不同工作位辐射防护建议。结果 热释光剂量计累计接收3 000个脉冲辐射,设备舱外壁0.01~8.98 mGy,顶部0.01~15.67 mGy,距外壁1~12 m之间0.01~2.18 mGy,工作位0 mGy。工作状态下,X射线剂量率仪测得距设备舱外侧壁1~20 m之间空气比释动能率范围0.26~16 mGy/h。结论 热释光剂量计、电离室型剂量率仪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脉冲X射线测量;工作状态下设备舱外近距离处辐射剂量率较高,可通过采取防护措施或者限制人员工作量以满足辐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紫外线(UVA+UVB)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光老化模型,使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玉屏风散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的衰老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阳性率明显上升,DNA总体甲基化水平降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胞浆中可见大量空泡形成,线粒体显著肿胀变形,形态不规则。经玉屏风散干预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衰老程度有所减轻,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细胞阳性率明显下降,细胞的DNA总体甲基化水平有所升高,对成纤维细胞内细胞器尤其是线粒体的破坏明显减轻,细胞形态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玉屏风散可能通过调控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保护细胞的形态,进而对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光老化具有防护作用,其中又以大剂量玉屏风散的抗衰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对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及使用防护情况的问题作出的浅析,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使读者对医学影像辐射危害及在工作中防护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读者可就本单位具体情况,严格合理选择适应症,慎防对X线滥用情况。通过学习,使医院管理者不要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他人健康;临床医务工作者严格合理选择适应症,慎防对X线滥用。同时放射技术人员应不断提高摄影技术,使各种影象方法和手段优势互补。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相信影响学会在疾病的筛选,诊断,治疗等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中DSA设备显示的实时辐射剂量率,为医务人员合理控制辐射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9月采用美国通用公司DSA机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30例,对术中DSA机由透视模式转换为电影模式时各自序列显示的辐射剂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透视辐射剂量率为18.5~212.0 mGy/min,均值为(114.7±42.1) mGy/min;电影辐射剂量率为216~1691 mGy/min,均值为(970.1±298.4) mGy/min。透视与电影辐射剂量率总体均值之比为1︰8.5。数字平板探测器面积越大,辐射剂量率均值越大,电影辐射剂量率均值较透视辐射剂量率均值增高趋势越明显;透视辐射剂量率均值较电影辐射剂量率均值低,差异显著。结论医务人员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应合理选择 DSA 设备类型,密切观察动态实时显示的辐射剂量率,及时调整检查模式及可控参数,即刻评估可能致患者放射损伤的剂量水平,合理控制辐射剂量,以降低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悬吊防护屏规格及摆放位置对介入手术中第一及第二术者辐射防护效果,为选择悬吊防护屏最佳辐射防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第一及第二术者站位,从地面20 cm至180 cm处,每隔20 cm放置一个个人计量仪。投照体位选择正位与左侧位。悬吊防护屏为铅玻璃(简称玻璃式)与铅玻璃下接铅橡胶皮(简称混搭式)两种。防护屏摆位分别为靠近术者、远离术者、在术者左侧及贴近球管4种。测量2种投照体位下,不同防护屏规格与摆位在第一及第二术者位9个高度的实时辐射剂量率,计算剂量屏蔽率。结果两种防护屏防护效果接近,以玻璃式略优。对于第一术者,正位投照时以近术者摆位的防护效果最佳,侧位投照则以术者左侧摆位的防护效果最好;对于第二术者,正及侧位投照均以近术者摆位防护效果最优。在最佳摆位情况下:正位投照时第一术者在120 cm高度、侧位投照时第一及第二术者各高度仍可检测到较高的辐射剂量率;第一与第二术者总体接受的辐射剂量接近;第一术者的剂量屏蔽率除正位120 cm高度稍低(玻璃式为60.11%,混搭式为39.89%)外,其余各点均高达93%以上,第二术者剂量屏蔽率为57%~97%;侧位屏蔽率整体略高于正位屏蔽率。结论两种防护屏防护效果接近,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但正位投照时第一术者的120 cm高度及侧位投照时两位术者的各高度辐射剂量率仍相对较高,需加强对120 cm高度的辐射防护,并尽量少用侧位投照。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检查在婴幼儿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像信息在对疾病的诊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儿童的辐射敏感性显著高于成人,辐射造成潜在的损害明显增加,因此完善影像学检查各环节,对减少婴幼儿及其陪护家属在检查时所受的辐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安全防护一方面要确保加速器本身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对相关操作人员及广大患者进行合理的防护。本文主要从机房的防护设计、辐射防护和非辐射防护三个方面阐述直线加速器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