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是仅次于磨损介导的无菌性松动的失败因素之一,其发生率在初次置换病例组达2%-11%,而在翻修病例高达25%,再脱位的病例中有1/3需要行翻修手术,其中仅有60%获得稳定。髋臼杯位置不良一直是被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假体活动范围、脱位风险、磨损及松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优化髋臼杯的位置来最小化脱位发生率仍主要依赖于临床经验。回顾性临床研究将杯颈撞击视为脱位,其差异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病情一旦进展到股骨头出现塌陷,非手术治疗很难获得满意疗效,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自1988年12月-2004年12月,作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185例(209髋),为总结经验,现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髋后方关节囊的解剖特点及胶原纤维的分布差异,探讨能保留最佳力学强度的髋后方关节囊切开线。方法采用10个(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髋标本,男6个,女4个;年龄28~64岁。右侧10髋解剖出髋后方关节囊,将其划分为3区(Ⅰ~Ⅲ区)9部(ⅠA~C、ⅡD~F、ⅢG~J),测量髋后方关节囊各部厚度,观察坐股韧带走行。左侧10髋选取5髋对其较厚的Ⅰ区和Ⅱ区进行Masson染色观察和胶原纤维含量分析。采用自愿捐赠的冰冻新鲜尸体标本2髋与固定标本比较,设计最佳的切口线并临床应用。结果各部髋后方关节囊厚度分别为:ⅠA(2.30±0.40)、ⅠB(4.68±0.81)、ⅠC(2.83±0.69)、ⅡD(2.80±0.79)、ⅡE(4.22±1.33)、ⅡF(2.50±0.54)、ⅢG(1.57±0.40)、ⅢH(2.60±0.63)、ⅢI(1.31±0.28)mm,具有不均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G部ⅢI部的平均厚度较ⅠB部和ⅡE部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薄弱的两部在Ⅲ区,坐股韧带主干经过较厚的ⅠB部和ⅡE部。Masson染色可见ⅠB和ⅡE部的绿色面积明显较Ⅰ、Ⅱ区其余4部大。各部胶原纤维含量分别为:ⅠA20.34%±5.14%,Ⅰ B48.79%±12.67%,ⅠC 19.87%±5.21%,ⅡD 17.57%±3.56%,ⅡE46.76%±11.47%,ⅡF28.65%±15.79%;各部胶原含量亦具有不均一性(P〈0.01),ⅠB部和ⅡE部与其余4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鲜冰冻标本的厚度和坐股韧带分布特点经观察与固定标本无明显差别。在标本上设计并应用包括大部坐股韧带主干且连带部分臀小肌束的髋后方关节囊切开线。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扩大后路软组织修补虽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但术后脱位率仍未完全消除;优化关节囊切开线,保留最佳力学强度部分,使坐股韧带发挥其固有生物力学功能,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闭孔外肌及其覆盖区髋关节囊的解剖特点,探讨髋关节屈曲内旋下闭孔外肌对髋关节的稳定作用.方法 取10具20侧甲醛液固定的成人尸体髋标本,左侧10髋解剖出闭孔外肌,屈曲内旋时触摸体会股骨头对闭孔外肌的膨顶;裸露闭孔外肌区的髋关节,分别测量髋关节屈曲30°、60°、90°和各屈曲角度加内旋15°时股骨头软骨面超出髋臼唇的距离;右侧10髋解剖出髋关节囊,测量后方关节囊各部厚度,观察坐股韧带走行.结果 闭孔外肌是紧贴髋关节囊后下部的唯一肌肉,在髋屈曲内旋时股骨头膨顶闭孔外肌;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大,膨顶程度(后脱位倾向)也加大,同一屈曲角度下内旋比不内旋膨顶程度大.髋后方关节囊的厚度具有不均一性,较薄弱的两部处在闭孔外肌区,坐股韧带主干未经过闭孔外肌区,闭孔外肌区是髋后方关节囊的相对薄弱区.结论 闭孔外肌是髋关节囊后下部唯一的动力抵挡,易诱发后脱位的髋屈曲内旋体位下,抵挡股骨头脱位的主要有闭孔外肌和此肌覆盖区的关节囊,但此区关节囊相对薄弱,因此在全髋置换后应对闭孔外肌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单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置入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或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韧带损伤,常合并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olateral corner,PLC)损伤,造成明显的膝后向不稳定和外旋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Hoffa骨折为股骨髁冠状面骨折,是一种临床相对罕见的骨折,属于AO分型的B3型^[1].相对于外髁骨折、股骨内髁后部冠状面骨折更加少见。对于这种骨折,国内外文献报道很少,对其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也存在不足。本院自2001年1月到2008年5月共收治8例,均采用单入路空心钉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满足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条件下,全髋关节假体安装参数优化组合及髋臼安装角度安全范围.方法 建立人工全髋关节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模型,将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内旋≥30°、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日常生活活动范围一般标准;将屈曲≥120°、屈曲90°内旋≥45°、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严格标准,头颈直径比变化范围为2~2.92,假体颈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30°,髋臼假体外展角变化范围为10°~60°,髋臼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70°,计算满足上述两种活动标准,臼杯外展角每变化5°,相应的髋臼假体前倾角,颈干角设定为135°.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组合的安全范围定义为满足上述活动范围而没有杯颈撞击的面积.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髋臼角度安全范围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增大;严格标准下的安全范围比一般标准的小.颈干角135°、一般标准活动度,髋臼前倾角平均值与外展角的和加0.816倍颈前倾角等于84.76°;严格标准活动度,髋臼前倾角平均值与外展角的和加0.873倍颈前倾角等于92.04°.结论 大的头颈直径比明显增大髋臼角安全范围的面积.髋关节活动范围要求越高,髋臼角安全范围就越小,但可以通过增大头颈比来纠正.一般标准和严格标准活动度,髋臼前倾角平均值与外展角的和(Y)与颈前倾角(X)的组合分别可通过公式进行估计:Y1=-0.816X1+84.76(R2=0.993),Y2=-0.873X2 +92.04(R2=0.999).  相似文献   
10.
腕掌侧严重切割伤的修复及远期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修复腕掌侧严重切割伤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分析1991年9月~1996年10月收治的腕掌侧严重切割伤46例的处理方法及其远期疗效。结果共随访到28例,随访时间为术后9个月至5年。肌腱效果按TAM评定标准,优良率达85.7%;神经功能按李贵存等[2]评定标准,优良率达81.0%。结论腕外侧严重切割伤应重视早期同时修复神经、血管和肌腱;腱旁膜的修复是促进肌腱愈合的有效措施,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和早期功能训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