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79篇
  免费   1186篇
  国内免费   1109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015篇
口腔科学   218篇
临床医学   3608篇
内科学   45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22篇
特种医学   11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237篇
综合类   6952篇
预防医学   116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462篇
  34篇
中国医学   2460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534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816篇
  2014年   1381篇
  2013年   1422篇
  2012年   1789篇
  2011年   1978篇
  2010年   1870篇
  2009年   1803篇
  2008年   1844篇
  2007年   1628篇
  2006年   1378篇
  2005年   1450篇
  2004年   1253篇
  2003年   1149篇
  2002年   754篇
  2001年   657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椎板切除融合术(LCF)和椎板成形术(LP)后颈椎矢状位形态改变情况,比较三者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颈椎矢状位的矫形效果及对矫形效果的维持能力。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MCSM患者188例,其中47例采用ACDF治疗(ACDF组)、72例采用LCF治疗(LCF组),69例采用LP治疗(LP组)。根据术前颈椎前凸角(CL,C2-7 Cobb角)将患者分为后凸型(CL < 0°)、平直型(0°≤CL < 10°)、前凸型(10°≤CL < 20°)和过度前凸型(CL≥20°)。根据术前和术后CL计算不同术式的前凸改变量(末次随访CL-术前CL)、前凸矫正量(术后1周CL-术前CL)和前凸丢失量(术后1周CL-末次随访CL)。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DF组前凸改变量、前凸矫正量大于LCF组和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D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和前凸型患者的CL,随访中虽有部分丢失,但至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维持良好;过度前凸型患者术后CL轻微增加,但随访时逐渐减小,过度前凸缓解。LC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患者的CL,随访中前凸丢失量少于ACDF,但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仍不如ACDF。LP术后各型患者CL均降低,但随访过程中前凸丢失量小于ACDF和LCF。结论 ACDF矫形能力较强,可用于治疗各种颈椎曲度类型MCSM患者,LCF适用于后凸型、平直型MCSM患者,LP可用于治疗CL > 10°的MCSM患者。MCSM手术方式的选择除常规考虑脊髓压迫位置、手术节段等,还应考虑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与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后凸Cobb角)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促进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较传统手术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减压融合术(anterior trans-intervertebral space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TIDF)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科接受ATIDF手术治疗的65例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63.4±11.2岁(35~85岁),病程18.2±8.4个月(4~28个月)。接受两节段ATIDF患者16例(C3~C5 7例、C4~C6 9例),三节段ATIDF患者38例(C3~C6 18例、C4~C7 20例),四节段ATIDF(C3~C7)患者11例。纳入患者中僵硬型后凸患者35例(53.85%),柔韧性后凸患者30例(46.15%);僵硬型后凸患者在减压时均采用了部分钩椎关节切除。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拍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评价颈椎曲度(C2~C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C2~C7矢状位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并计算后凸的矫正率。采用颈椎MRI平扫和CT评估患者神经减压情况和植骨融合情况。记录纳入患者随访期间相关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纳入患者随访时间为33.5±5.4个月(24~50个月)。手术时间为158.2±31.4min(105~215min),术中出血量为117.6±36.3ml(65~200ml)。纳入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所有纳入患者术后颈椎后凸角度均取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后凸矫正率为147.43%。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时C2~C7 Cobb角、手术节段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S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手术节段的平均椎间隙高度从术前的2.14±1.53mm增加至术后第2天的5.94±3.11m(P=0.001),末次随访时为5.36±2.47mm(P=0.001)。随访期间有8例(12.31%)患者出现颈部轴性症状,术后第2天有33例(50.77%)患者主诉吞咽困难,3例(4.62%)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ATIDF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后凸矫正,对于存在严重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的僵硬型颈椎后凸具有良好的矫形和减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解剖1具男尸过程中,发现其两侧椎动脉起始处走行均异常,且与交感神经节关系密切。现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报道如下。10%甲醛固定的男尸1具,年龄约60岁,身高约162 cm,解剖出颈部各层次,充分暴露及修洁颈部的血管、神经,观察拍照,并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本例标本左、右两侧椎动脉均起自锁骨下动脉,呈“S”形上行。左侧椎动脉自发出处即开始向内前方弯曲,然后向外前方上行,最后向内走行进入第六颈椎横突孔;右侧椎动脉先竖直上行1.04 cm后由内弯向外,再向内前方旋转,之后向内上走行进入第六颈椎横突孔(见图1①-④)。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评估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单椎体ACCF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5例术中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观察组),25例术中应用传统钛笼植骨(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及随访时间。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次全切除节段椎间高度(H1、H2)、C2-7 Cobb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及T1倾斜角,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影像学参数;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应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颈部疼痛。根据Kandziora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12~33个月(24.16±4.95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33个月(22.60±5.91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JOA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椎体间高度、C2-7 Cobb角、C2-7 SVA及T1倾斜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3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19例人工椎体存在下沉,下沉距离为0.1~0.9mm,无严重下沉患者;对照组20例钛笼下沉,下沉距离为1.3~3.5mm,有4例严重下沉患者;观察组人工椎体下沉距离小于对照组钛笼下沉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实现骨性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ACCF时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和传统钛笼植骨均可恢复椎体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性及颈椎生理曲度;3D打印人工椎体能够减缓术后支撑假体的沉降,进而维持减压椎体间高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板切除术对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淅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颈椎脊髓损伤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椎体相关指标水平(受伤椎体水平滑移距离、颈椎Cobb角),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采用Frankle分级标准评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受伤椎体水平滑移距离、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好转率为96.30%(52/54),优于对照组的70.37%(3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54),低于对照组的25.93%(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全椎板切除术能有效促进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受伤椎体复位,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上颌发育不足患者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前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完成前牵引治疗的上颌发育不足患者36例,根据头颅定位侧位片颈椎骨龄分期(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method,CVM),分为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组(CVM Ⅰ~Ⅱ期)7例、生长发育高峰期组(CVM Ⅲ~Ⅳ期)17例以及生长发育后期组(CVM Ⅴ~Ⅵ期)12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软硬组织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骨性矢状向指标上牙槽座角(SNA角)、上颌突距(A-Np)、前鼻嵴点至垂直参考轴的距离(VRL-ANS)、上牙槽座点至垂直参考轴的距离(VRL-A)、有效上颌长度(Co-A)、上下牙槽座点交角(ANB角)、Wits值在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治疗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组A-Np改变值[(2.61 ± 1.11)mm]与生长发育后期组[(1.00 ± 0.82)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7);骨性垂直向指标腭平面倾斜角(SN-PP角)在生长发育后期组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0.90 ± 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2组治疗前后SN-PP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牙性指标上中切牙倾斜度(U1-PP角、U1-SN角)在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其改变值组间差异分析,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 0.05)。软组织指标上唇点到VRL的距离(VRL-Ls)在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组软组织A点到VRL的距离(VRL-Ss)改变值[(3.25 ± 1.48)mm]与生长发育后期组[(0.91 ± 2.16)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4)。结论    上颌前牵引治疗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及生长发育高峰期可产生较为良好的上颌骨矢状向骨性效应;而在生长发育后期,上颌骨矢状向改善较其他两期差,但垂直向腭平面逆时针旋转最显著;上前牙唇倾效应在3个时期均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颈椎中立位及动力位矢状位参数与颈后肌群质量的相关性,探讨颈后肌群在颈椎矢状面形态与平衡的动态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影像学资料上测量过屈、过伸及中立位颈椎矢状位C2~7 Cobb角、C0~2 Cobb角、C7倾斜角(C7S)、颈椎矢状位垂直轴(cSVA)及其变化值,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评估颈后肌群平均功能性横截面积(fCSA)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 C2~7 Cobb角、C0~2 Cobb角、C7S及cSVA在不同位置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后肌群平均fCSA与C7S、cSVA明显相关,与C2~7 Cobb角、C0~2 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颈后肌群平均fCSA与C7S变化量明显相关,与C2~7 Cobb角变化量、C0~2 Cobb角变化量及cSVA变化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颈后肌群肌肉质量与C7S变化量有相关性,中老年颈椎病患者可能通过颈后肌群改变颈椎“底座”倾斜率而非颈椎曲度,实现颈椎矢状面形态与平衡的动态调节。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是一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或骨化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可累及全脊柱乃至全身骨骼,有研究[1]显示,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较女性更为多见。DISH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临床并不少见,但外伤后出现脊髓损伤症状的报道不多,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DISH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