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跨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与经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作为观察组(n=50),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作为对照组(n=50),对比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与对照组的80%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临床骨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伤椎置钉,可提高手术效果,且具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和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疗效及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147例CSM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A组),67例行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B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Cobb角及矢状位垂直距离(SVA)。将2组患者根据T_1倾斜角分别分为高T_1倾斜角(≥25°)亚组和低T_1倾斜角( 25°)亚组,对不同亚组之间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2组术后JOA评分和Cobb角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SVA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SV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JOA评分和Cobb角均高于B组,SVA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中,高T_1倾斜角亚组和低T_1倾斜角亚组JOA评分改善效果和后凸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中,低T_1倾斜角亚组JOA评分改善效果和后凸畸形发生率优于高T_1倾斜角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CSM合并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更佳,且有助于改善颈椎矢状位平衡;在高T_1倾斜角水平下,应尽可能选择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式和跳跃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78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跳跃式ACDF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连续式ACDF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2组C2~7活动度(ROM)、矢状位垂直距离(SVA)、T1倾斜角、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保留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等影像学指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周C2~7 ROM较术前降低,SVA及T1倾斜角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C2~7 ROM、SVA及T1倾斜角均较术后12周有所改善,接近术前水平。2组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声音嘶哑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跳跃式ACDF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可获得与连续式ACDF相近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并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医源性创伤。  相似文献   
4.
胡明  彭爱明 《全科护理》2012,10(10):930-931
阐述共情的概念及内涵,介绍共情在门诊护理管理的应用,分析共情应用于护患沟通必备条件,提出共情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与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纳入自2013-06—2015-06诊治的11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55例(cage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55例(zero-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JOA评分、NDI指数、颈椎曲度、颈椎节段高度及植骨融合率,术后1周、3个月吞咽困难发生例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22.78±3.10)个月随访。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NDI指数、颈椎曲度、颈椎节段高度、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术后1周、3个月吞咽困难发生例数少于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与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风险明显较低,其安全性更符合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6.
就老年人颅脑损伤 2 6例急救与护理进行总结 :根据老年人生理及临床特征 ,其合并症、并发症、原发慢性器质疾病多发 ,常见四种“高危因素”并存 ,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提示救治和护理中 ,要做好基础护理 ;加强呼吸道管理 ;要重视对四种高危因素的监测 ,特别是对颅脑损伤潜在的危症 :脑疝、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观察 ,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对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病死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治疗较为困难,常遗留足跟痛、创伤性关节炎、扁平足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病残率高。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采用异型钛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胫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骨折(Pilon骨折)临床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占下肢骨折的1%及胫骨骨折的7%∽10%,Pilon骨折以高能量损伤居多,软组织、骨膜、骨质损伤极为严重,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自1990-04∽2001-12,我科应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Pilon骨折5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6年2月采用带尺骨鹰嘴的肱三头肌骨瓣显露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并复位固定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在不同时间段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73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2010年10月之前收治的患者归为对照组(38例),2010年10月及之后收治的患者归为治疗组(35例),两组都采用积极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紧急处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安全快速转运等,不过治疗组在一些急救程序与硬件上作了改进。结果:治疗组的院前急救时间平均为(12.6±3.6)min,对照组的院前急救时间平均为(20.8±3.1)min,治疗组的院前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调查显示治疗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情况急、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必须分秒必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救治患者赢得时间,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