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2篇
  免费   951篇
  国内免费   381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185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597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3212篇
内科学   4151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1291篇
特种医学   8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332篇
综合类   7953篇
预防医学   4446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3502篇
  18篇
中国医学   1376篇
肿瘤学   38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574篇
  2015年   680篇
  2014年   1194篇
  2013年   1367篇
  2012年   1781篇
  2011年   1833篇
  2010年   1681篇
  2009年   1620篇
  2008年   2004篇
  2007年   1887篇
  2006年   1646篇
  2005年   1973篇
  2004年   1582篇
  2003年   1358篇
  2002年   1083篇
  2001年   933篇
  2000年   652篇
  1999年   452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88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影响未来成人结核患者的数量,重视儿童结核病对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要控制和消灭结核病,必须十分重视儿童结核病的防治,然而不规范的治疗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该文就儿童结核病的合理用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脏恶性肿瘤介入前后肝储备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确诊并治疗的 198 例恶性肝脏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 在所有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进行吲哚菁绿(ICG)清除率测试,获取所有患者的 ICG-R15 值水平。依据所有患者的 ICG-R15 值水平不同来进行分组:ICG-R15 值水平>30%,ICG-R15 值水平:10%~30%,ICG-R15 值水平<10%。并且在所有患者接受介入治疗之后进行肝脏功能损伤评估。结果 结论 ICG-R15 值水平能对恶性肝脏肿瘤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估,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恶性肝脏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障碍及不全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林波 《中医康复》2020,(9):79-81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开展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1月本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均实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并按照围术期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主观护理体验。结果:研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的(P<0.05),主观护理体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的开展价值显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主观护理体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固定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腰骶段脊柱结核并行一期病灶清除固定融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腰骶角和椎间隙高度,血生化指标及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核没有复发;术后3个月患者腰骶角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腰骶部生理前凸曲线较术前有明显的恢复(P <0. 05);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 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 <0. 05)。结论:一期病灶清除固定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成功率,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有效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为观察高温外环境对造模的影响,将外环境温度控制在(25±1)℃和在夏季未控制外环境温度(30℃以上)分为温度控制组(n=15)和非温度控制组(n=15),其他制作过程一致;为观察栓线从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插入对造模的影响分为颈总动脉插入组(n=15)和颈外动脉插入组(n=15),其他制作过程一致;为观察术中术后2h内老鼠苏醒活跃状态对造模的影响分为麻醉状态组(n=15)和苏醒活跃状态组(n=15),其他制作过程一致。从造模24h后观察Zea-Longa评分在1~3分的大鼠且7d内观察大鼠未死亡视为造模成功。结果:在外环境温度控制在(25±1)℃组与夏季未控制外环境温度(30℃以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07> 0. 05);线栓从颈总动脉插入比从颈外动脉插入存活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25 <0. 05);术后2h内大鼠处于苏醒活跃状态组死亡率高,与麻醉未清醒状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21 <0. 05)。结论:直接分离出颈总动脉(CCA)并从颈总动脉插入具有易操作、创伤性小、操作时间快、进线栓快、进线栓顺利以及模型稳定等优点,能降低造模的死亡数据;术中术后2h内大鼠处于苏醒活跃状态会对模型大鼠造成较大的刺激,造成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复治涂阳结核病的疗效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复治涂阳结核病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3HRZE/6HRE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痰涂片检查阴转率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6、9个月的阴转率分别为93.10%、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7%和72.41%(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免疫调节功能,提升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结核病感染率显著增加。本研究分析2013-2016年大连市青少年结核病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3-01-01-2016-12-31大连市结核病医院30 757名青少年体检资料,用结核菌素(tuberculin pure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胸部X线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结核病切片检查筛查结核病患者。结果共确诊结核病患者364例,检出率为1.18%,其中男178例,检出率为0.95%,女186例,检出率为1.55%,χ~2=22.476,P0.001。其中肺外结核142例(40.20%),肺结核179例(50.50%),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33例(9.30%);179例肺结核患者中96例(53.5%)患者存在渗透物和固相物质的症状,83例(46.5%)存在胸腔积液;142例肺外结核患者细针穿刺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结核病切片结果阳性45例(31.6%),结核病或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TB)阳性34例(23.9%),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水平升高33例(23.2%),腹部超声异常29例(20.4%)。所有肺外结核患者中,胸膜积液、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TB、浸染TB、腹部TB、淋巴腺炎TB、心包TB和骨骼TB病例数分别为39例(27.7%)、36例(25.5%)、29例(20.6%)、29例(20.6%)、4例(2.8%)、2例(1.4%)和2例(1.4%)。结论肺部疾病在结核病例中占较高比例。在各类结核病例中,胸膜积液结核和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是较为普遍的腹部结核,而淋巴腺炎较少见,且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