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比较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全麻诱导及维持的效果、麻醉恢复特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2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5mg·kg-1·h-1;B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2mg·kg-1,麻醉维持:丙泊酚2~4mg·kg-1·h-1;C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mg·kg-1和丙泊酚0·5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mg·kg-1·h-1和丙泊酚1~2mg·kg-1·h-1。各组病例均附加静注芬太尼1~3μg·kg-1及同时吸入异氟醚1%~1·5%,并用适量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行机械通气。结果比较各组不同时相与麻醉前SBP、DBP、HR、SpO2的变化显示,C组SBP、DBP在插管后及拔管前后较麻醉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毕到病人睁眼的苏醒时间,A组为(34·44±12·35)min,B组为(6·56±5·74)min,C组为(14·64±9·50)min,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1,P=0·000)。苏醒期出现躁动者A组为20%(6/30),B组为30%(9/30),C组为16·67%(5/30)。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使麻醉诱导及苏醒恢复期更加平稳,各种不良反应更趋缓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CO2充气为背景的手术中脑血流及血浆血管活性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9例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分别于充气前、充气后30 min6、0 min1、20 min及停止充气30 min记录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血流速度变化百分比(Delt)、脉动指数(PI),并采集静脉血观察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在各时间点的变化。结果与充气前相比,各时间点PaCO2、Vm、Delt均有明显上升,PI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充气结束后,各值趋于正常。ET、CGRP、NPY、NT充气后均有上升,并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结论以CO2充气为背景的后腹腔镜手术,升高的PaCO2及血浆血管活性物质共同作用,使脑血量处于增加状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超声测量颏舌骨肌长度对女性困难插管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需行气管插管的女性患者30例,手术麻醉前使用超声测量患者颏舌骨肌长度.所有患者采用相同麻醉诱导方案及相同的插管流程.气管插管后,记录气管插管困难评分(intubation difficult scale,IDS).结果 30例患者中有3例IDS评分>5分,认为有插管困难.以颏舌骨肌长度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49.以约登指数最大值3.88 cm为临界值,评估困难气管插管,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于Mallampati分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下测量颏舌骨肌长度对女性患者困难插管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赵磊  王天龙  肖玮 《北京医学》2016,(4):308-312
目的 探讨有无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期间脑氧饱和度的差异.方法 24例冠心病冠脉搭桥术患者,根据术前颅脑血管超声筛查结果分为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组和无颅脑血管狭窄组,ASAⅡ~Ⅲ级,术中常规监测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体温(T)、氧饱和度(SctO2).观察组内和组间各时间点脑氧饱和度变化趋势和差异.结果 体外循环期间,SctO2明显下降(P<0.05),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组患者脑氧饱和度数值低于无颅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认知功能障碍和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期间,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氧饱和度下降,合并颅脑血管狭窄的患者,脑氧饱和度下降持续时间更长,下降程度更为严重,需要更加积极谨慎的管理,预防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尹橙  王前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6,(3):226-229
目的 评估超声技术在产科椎管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年龄20~3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评分(ASA)Ⅰ级,均无脊柱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剔除标准:术中改变麻醉方式者.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9例产妇,其中超声组35例,传统组34例.超声组穿刺时间为47.5 (38.0,72.8)s,传统组穿刺时间为56.5(41.0,140.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穿刺次数比较,超声组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超声组无麻醉后并发症发生;超声测得腰椎(L)3-4椎间隙黄韧带至皮肤距离为(5.0±0.9)cm,实际操作测得硬膜外深度为(5.3±0.8)cm,两者呈正相关(r=0.899,P<0.01).结论 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产妇椎管内麻醉穿刺能指导实际操作,减少穿刺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减少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3岁,170 cm,65 kg,BMI 22.5 kg/m^(2),ASAⅢ级。患者主诉“体位性头痛38天,反复加重20天”,于2020年10月28日以“低颅压性头痛”收入神经内科。患者于38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双侧颞顶部闷痛,无视物模糊,无言语不清,无饮水呛咳,无听力下降,无肢体麻木无力,回家卧位休息后症状缓解。次日患者工作时出现双侧面部抽动,持续30 s后症状缓解,并再次出现头痛,疼痛性质较前无变化,躺下后头痛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隐神经阻滞(SN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50例接受单侧TKA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5例)。对A组于TKA麻醉前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股神经阻滞(FNB),B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SNB。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24 h、48 h、72 h、1周和2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和股四头肌肌力,术后运动恢复及感觉恢复时间,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48 h、72 h、1周、2周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均小于B组(P均<0.05),股四头肌肌力术后24 h、48 h及72 h均低于B组(P均<0.05)。A组运动恢复时间为术后(25.28±4.55)h,感觉恢复时间为术后(33.20±2.92)h,均长于B组[(14.64±2.16)h、(28.84±3.27)h,P均<0.001]。术后2周内,A组2例出现呕吐,B组1例头晕、1例呕吐;未见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SNB干预对TKA后OA患者安全有效,且促进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优于FN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