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林格氏溶液的容量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确定全麻复合硬膜外时麻醉林格氏溶液的容量动力学模型参数,评价硬膜外复合全麻对晶体液扩容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组Ⅰ麻醉诱导前行扩容治疗,组Ⅱ硬膜外复合全麻诱导后行扩容治疗。扩容采用30ml/kg乳酸钠林格氏溶液(LR)恒速输注,30min内输完,输注LR开始后90min内每5min测定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并记录总尿量及血液动力学数据。用容量动力学数学模型和物质守恒定律处理数据,获得结果。结果 组Ⅱ容量增加量、容量扩张效率、输注结束时液体保留率均高于组Ⅰ(P〈0.05)。一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组Ⅰ目标容积(V)和清除率(k1)均大于组Ⅱ(P〈0.05)。二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组Ⅱ的V1、k1、k1均高于组Ⅱ(P〈0.05)。扩容后组Ⅱ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均小于组Ⅰ(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提高晶体液的容量扩张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术中输注氨基酸对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深部体温和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患者21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 =7):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分别静脉输注氨基酸混合液240kJ·h-1(AA组)、等容量乳酸钠林格氏液(LR组)、葡萄糖溶液240kJ·h-1(GLU组)。麻醉诱导前至术后2h每5分钟测定鼓膜温度,于麻醉诱导前即刻、手术开始后1h和术后1h检测指尖血糖,采用4分表法评价术后2h内寒战的发生情况,采用间接测热仪测定术前与术后氧耗。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即刻比较,术后30min LR组和GLU组氧耗降低,AA组氧耗升高(P<0.01),术后2h LR组、GLU组鼓膜温度降低(P<0.05),A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R组和GLU组比较,AA组术后2h内寒战发生例数减少(P< 0.05),术后30min氧耗增多(P<0.05),LR组与GL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开胸手术患者术中静脉输注氨基酸可通过提高基础代谢率,缓解围术期深部体温降低,减少术后寒战发生,而输注葡萄糖不产生此效应。  相似文献   
3.
存过去的几十年里,围术期补液的重点已历经多次重大改变。60年代中后期液体治疗的主要策略是限制,70年代补液的重点则集中在晶体液与胶体液的选择。二十多年以来,对胶体液和晶体液的选择一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术患者瑞芬太尼、芬太尼及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4个研究中心共选择39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n=134)、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组(R组,n=120)和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n=136),分别复合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行全身麻醉,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评分和HR、MAP、SpO2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3组间麻醉起效时间和准确定向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麻醉恢复时间长于F组和S组(P<0.01),R组异丙酚总用量、术中最低SpO2、术中体动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的例数均低于F组和S组(P<0.05或0.01),R组呼吸抑制评分高于F组和S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更好,但其呼吸抑制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E)、咪唑安定(M)、丙泊酚(P)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在相同术前药、相似麻醉诱导、维持方案下,变更使用的麻醉镇静药E、M、P。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诱导后、主动脉开放后30min、4h、16h、24h 5个时点测定血清中心肌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α-HBD(α-羟丁酸脱氢酶)、CK(肌酸磷酸激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各心肌酶指标均有明显升高,CPK、CK-MB尤为明显,在24h后开始回落,E组的升高幅度明显高M和P组。结论 M和P能降低心肌酶的上升幅度。提示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比E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异氟醚对人类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IL-4和IL-1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0、2、4、6h收获THP-1细胞,从收获的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合成cDNA,以-βactin作内对照半定量PCR后电泳扫描求积,检测THP-1细胞与炎性反应关系密切的上述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在吸入异氟醚过程中观察到明显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mRNA表达增加,未检测到IFN-γ、IL-4和IL-10mRNA表达。IL-1β、IL-8、TNF-αmRNA表达在异氟醚吸入过程中的4和6h比0h增加4~8倍。在异氟醚吸入浓度为2.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时,IL-1β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关系(0h:0.55±0.06;2h:3.12±0.11;4h:3.45±0.14;6h:3.92±0.07)。在吸入4和6h时,IL-1β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分别为[对照:0.71±0.13;异氟醚:(1.69±0.07)1.0MAC;(3.45±0.14)2.0MAC]和[对照:0.65±0.09;isoflurane:(2.11±0.12)1.0MAC;(3.92±0.07)2.0MAC]。这些数据提示THP-1细胞吸入异氟醚过程中伴随有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增加。结论异氟醚能在转录水平上调节THP-1细胞炎性反应,当吸入浓度>1.0MAC时,异氟醚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增加THP-1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  相似文献   
7.
与男性相比,女性通常经历着更多周期性的、剧烈并持久的疼痛。许多慢性疼痛疾病包括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肠易激综合征(IBD)、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慢性骨盆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如TMJ)和偏头痛等对女性影响均大于男性。近年来,女性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对痛觉敏感性的影响逐步受到关注。研究证实,雌激素在疼痛两性差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已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不适合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1]。术前病例的筛选和评价对于TAVI非常重要。尤其是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解剖病变不同于三叶式主动脉瓣,手术难度更大,术前的筛选和评价更为重要[2]。系统、全面、准确地应用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核心的新型疼痛管理模式,为术后患者疼痛的管理提供科学的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胸、腹微创手术的患者,共21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106例,对照组10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术后疼痛管理;干预组由护士进行常规疼痛管理外,同时参与患者自控式镇痛(PCA)泵的管理。结果:各研究组中没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干预组停泵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胸部手术后行静脉镇痛的患者中干预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他治疗组间的镇痛效果比较虽无差异,但干预组的额外用药量却显著降低。研究证明通过以护士为核心,多学科协作的疼痛管理,使自控式镇痛泵得到了充分应用,额外镇痛药物的用药量明显减少。结论:以护士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术后镇痛管理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相比于WHO定义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85岁及以上为高龄老人,《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定义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80岁及以上为高龄老人. 1 老年麻醉的特殊性 实际高龄并非手术禁忌,但要意识到高龄老年群体的生理特殊性.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易误诊,用药个体化差异大,应尽可能根据生理反应滴定给药.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平均伴有3.5种疾病,需正确预计多病并存和多药联合的复杂性.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储备功能不可预知,应即时显示限制.术前评估难,重要脏器生理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