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13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城市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快速控制城市血吸虫病流行的综合措施。方法在城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3个试点现场,南津港、太平桥2个点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小柳叶洲点采取以环境改造灭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南津港点3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80%、2.60%和2.24%,并发生急性血吸虫病2例;感染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0009、0.0027、0.0020只/0.1m2。小柳叶洲点3年无居民粪检阳性者,无急性血吸虫病例,哨鼠感染率为0,没有查到感染性钉螺。太平桥点3年居民感染率分别为1.18%、0.20%和0.26%,无急性血吸虫病例,家畜感染率分别为6.35%、3.57%和3.85%,2004年发现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1只/0.1m2。结论在城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采取以环境改造灭螺为主、人群化疗、健康教育、药物灭螺灭蚴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快速控制疫情。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难以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2.
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的交通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之间的交通支,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侧防腐固定尸体解剖,对正中神经、肌皮神经之间的交通支进行测量与观察,并对不同类型交通支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人,16侧肢体存在18支交通支,出现率22.2%,男性与女性相比出现率高且差异显著,左右肢体的出现率无显著差异。其中肌皮神经从正中神经低位发出的有2支,正中神经-肌皮神经的交通支(Ⅰ型)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交通支(Ⅱ型)相比起、止点低,交通支较长,但直径细(Ⅰ型14.2~23.0cm,止点为11.0~21.5cm,长度为2.5~10.7cm,直径为0.55~2.15mm;Ⅱ型起点为0~17.ocm,止点为12.0~24.0cm,长度为1.9~8.4cm,直径为0.76~2.60mm)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之间存在着交通支,并起着一定的功能,手术时应注意加以保护,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BRMS1)在不同转移性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 RT-PCR技术检测3种细胞株〔非转移性MCF-7(A株),低转移性MDA-MB-453(B株),高转移性MDA-MB-231(C株)〕中BRMS1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在上述3种细胞株中BRMS1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3种细胞株中HDAC的活性。结果:(1) 在A,B,C 3种细胞株中BRMS1 基因表达依次比例为3.1∶2.0∶1.0。C细胞株比A细胞株BRMS1基因表达降低2.1倍,BRMS1 基因表达随转移程度的增高而明显降低(P<0. 001)。(2)在A,B,C 3种细胞株中BRMS1蛋白表达依次比例为3.2∶1.9∶1.0。C细胞株比A细胞株BRMS1蛋白表达降低2.2倍,BRMS1随转移程度的增高而明显降低(P<0. 001)。(3)A,B,C 3种细胞株中HDAC活性依次比例为1.0∶1. 8∶2.6。C细胞株比A细胞株HDAC活性增高1.6倍,随转移程度的增高HDAC活性升高(P<0. 001)。结论:(1)BRMS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3种细胞株中随转移程度的增高而呈递减趋势。(2)HDAC活性在3种细胞株中随转移潜能的增高而呈递增趋势;提示BRMS1可能通过参与调节HDAC活性调控乳腺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化疗效果观察点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洞庭湖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1987年以来采用大范围人畜化疗,到化疗第三年本地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从17.2%下降到6.5%,下降率为62.2%;到化疗第七年,在第三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32.3%,居民平均感染率为4.4%。其中以洪道区15个观察点疫情较轻,从化疗第三年起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即可稳定在5%以下。  相似文献   
5.
骨肉瘤发生中p53蛋白表达对细胞凋亡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骨肉瘤发生中p53蛋白表达对细胞调亡的调节。方法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In situ terminal deoxynucleotide transferase;ISTdT)标记技术和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骨肉瘤和良性骨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骨肉瘤中p53蛋白的阳性率(76.9%,50/65)和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组织(21.1%,4/19)(分别为P<0.01和P<0.05),但4种亚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肉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均明显低于良性骨肿瘤组织(P<0.01),但各亚型之间两者亦均无明显差异(P>0.05);骨肉瘤和良性骨肿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凋亡细胞密度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r=-0.8954,P<0.01),其表达增强则凋亡细胞密度逐渐降低。结论在骨肉瘤发生中p53基因突变可能是一种频发事件。突变型p53基因可能是通过其蛋白过度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导致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洞庭湖垸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距大堤不同距离湖洲野粪分布特点及与感染螺密度的关系。方法1987~1994年,选择洞庭湖区30个村外洲进行了观察。结果,野粪污染湖洲以牛、猪、人为主,离大堤愈近,密度愈高。牛粪在各距离中均占绝大多数,且离堤愈远比例愈高;猪粪集中分布在距大堤300m内;人粪呈散在分布。结论<300m,各年感染螺密度均>0.005只/0.11m2,属一级易感地带,且与野粪密度有直线相关关系;然两者均呈逐年下降之势。300m外,年间虽有变化,但无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左侧颈内动脉注射百日咳菌液诱发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研究黄芩甙对该模型脑水肿程度、脑组织铁含量、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黄芩甙能明显减轻脑水肿程度(P<0.01),降低脑组织铁含量和 MDA 浓度(P<0.01),提高 SOD活性(P<0.01)。结论:黄芩甙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有治疗作用,其机理与抑制铁依赖脂质过氧化和保护 SOD 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瘦素及神经肽Y与血脂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 2 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免分析法测量瘦素 (LE)及神经肽Y(NPY)浓度 ,并同时测定血总胆固醇 (CH)、甘油三脂 (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浓度。结果 高血压组体重指数 (BMI)、血CH、TG、NPY及LEP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HDL浓度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相关分析显示 ,LE浓度与收缩压、舒张压、BMI、血CH、TG及NPY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P均 <0 0 5 )。结论 血浆瘦素浓度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患机制之一 ,并通过神经肽Y的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血脂紊乱及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提高彩超对不同疾病所致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彩超观察共62例12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分良、恶性两组)的长径与短径之比(L/S),内部回声及CDFI血流特征。结果良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椭圆形,L/S比值>2,内部回声多为髓质增强、增宽,皮质相对变窄,门部回声规则存在。恶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呈类圆形,L/S比值<2,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或强弱不等或非均匀性增厚,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偏移、不规则或消失。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多呈门部规则血流,呈低速低阻型,部分未见血流。恶性肿大淋巴结内多呈不规则血流及周边包绕血流,血流速度Vmax及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结论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及二维声像图特点、结合病史等,超声检查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LISA法测定急性血吸虫病(下称急血)患者HBV标志物时假阳性的排除方法。方法将90例急血患者血清行抗干扰处理和未抗干扰处理,然后同时进行ELISA法检测HBV5项标志物,并且对该90例患者均进行HBVDNAPCR定量检测。结果进行抗干扰处理的标本HBV5项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率依次分别为16.7%、38.9%、4.4%、27.8%、32.2%;未进行抗干扰处理的标本该5项标志物的阳性率依次分别为58.9%、67.8%、15.6%、43.3%、48.9%,HBV5项标志物的阳性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HBVDNAPCR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17.8%。且抗干扰处理后患者HBV5项标志物组合显示HBV现症感染的阳性率与HBVDNAPCR的阳性率相近。结论该血清标本抗干扰处理法是急血患者ELISA法测定HBV标志物时假阳性排除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