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椎棘突问动态稳定装置(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第二代Wallis系统治疗3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中期疗效。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计算JOA改善率评估手术疗效;通过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盘平均高度及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病变相邻节段椎体问活动范围的变化,评价腰椎稳定性的变化。结果31例患者经26~38个月随访,VAS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P〉0.05);JOA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有显著上升(P〈0.05),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P〉0.05)。DH值及ROM值末次随访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Wallis系统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能缓解症状、延缓置入节段高度丢失和维持椎间稳定。  相似文献   
2.
生活和劳动中,人们常因抬重物、姿势不正确、或长时间一种姿势而发生急性腰扭伤致腰痛,症状重,多影响患者生活、工作质量。约60%~80%的成人有患病史,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1,2]。而腰肌劳损、椎间盘病变、椎间关节病变等可使急性腰扭伤容易和反复发生[3]。2011年10月~2012年6月,采用口服恒古骨伤愈合剂和休息的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单纯休息作为对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效果,并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分析26例单独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联合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初期随访结果,记录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10分法)、下腰痛日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多点按压法与药物法治疗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的疼痛评分和腰椎活动度,探讨多点按压法的疗效。方法 160例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的门诊患者,年龄20~50岁,分为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各采用多点按压法与药物法治疗,对治疗前、治疗后1d、7d、14d的疼痛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进行t检验法统计学处理。结果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治疗后1、7、14d疼痛评分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点按压组与药物组治疗后1、7d腰椎活动度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d腰椎活动度比较,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点按压法治疗急性非创伤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较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减少药物用量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脊柱骨折年发病率约64/100000。随着交通、工业建筑事故的不断增加,胸腰椎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脊柱胸腰段(T11--L2)处于相对固定的后凸脊柱与活动的前凸脊柱的转换区域,应力相对集中而容易受到传导暴力的直接损伤,该部位骨折约占脊柱创伤75%~95%,椎体发生爆裂骨折后,后缘骨折块往往突入椎管导致脊髓或马尾损伤。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生物力学对胸腰椎骨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治疗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但手术与否、手术时机、手术人路、术式的选择方面,仍有争议;现将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门诊急性腰扭伤病人非常多见,病程急性而迁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约60%~80%的成人有患病史,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腰肌劳损、椎间盘病变、椎间关节病变、韧带病变等均可造成棘旁肌痉挛、微循环障碍等,患者易被引发急性腰扭伤,各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初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骨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6例经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9~62岁,平均50.5岁,手术节段C6/77例、C5/612例、C4/57例。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神经根性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残障指数量表(NDI)评分、术后颈椎病疗效Odom评级、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椎间隙高度(DH)、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影像学检查神经受压改善情况。  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6~25个月,平均(18.1±4.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6.9±12.8) min;术中出血量(87.3±14.3) mL;术前根性疼痛VAS评分平均(6.9±0.8)分,术后末次随访时间根性疼痛VAS评分平均(1.4±0.6)分,术前与术后根性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NDI评分平均(32.4±4.3)分,末次随访时间NDI评分平均(16.3±6.7)分;术后2 d平均DH为(5.8±0.6) mm,末次随访平均DH为(5.7±0.4) 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颈椎病疗效Odom评级优8例(30.8%),良14例(53.8%),可4例(15.4%),优良率为84.6%。术后未出现感染、固定物松动、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  经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初期疗效良好,对于侧方椎间盘突出并有神经根管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作为除前路手术外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推荐理想的治疗方式。方法 174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收集患者信息和治疗后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相互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各治疗组患者年龄、骨密度值无统计学差异;微创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1);保守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伤椎再压缩率无统计学差异(=0.05);两组比较相邻椎体压缩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首推微创椎体成形术,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伤椎再压缩率和相邻椎体压缩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椎体CT测量、模型实验和临床实验,初步分析经椎弓根单侧操作,预弯弹性引导针达到椎体对侧的可行性。方法对110例正常腰段和胸腰段椎体(T_(10)-L_5)进行水平位CT测量,了解弹性引导针达到对侧需要的预弯弧度和弧形长度,模型操作成功后,对4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进行术中实际操作,透视观察,进行影像学资料收集及分析。结果腰段和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单侧椎弓根放置弹性引导针,需要弧度35°±5.6°,长度4 cm±1.1 cm,可以达到椎体对侧,完成单侧椎弓根穿刺后放置球囊到对侧的初始步骤。结论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放置预弯弹性引导针到椎体对侧是确实安全可行的。是《安全性单侧椎体成形系统研发》课题中的最重要步骤,手术所需要特定的扩张器械和球囊尚在进一步完善中。  相似文献   
10.
化脓性脊椎炎是一种少见的脊柱感染性疾病,年发病率约0.2~2.8/10000[1],原发性则更为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无确切发病率统计数据报道;因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难以早期诊断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预后较差,特别是病灶位于颈椎者有较高致残率[2].我们收治1例原发性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颈椎化脓性脊椎炎伴颈脊髓腹侧脓肿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