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腰椎棘突问动态稳定装置(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第二代Wallis系统治疗3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中期疗效。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计算JOA改善率评估手术疗效;通过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盘平均高度及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病变相邻节段椎体问活动范围的变化,评价腰椎稳定性的变化。结果31例患者经26~38个月随访,VAS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P〉0.05);JOA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有显著上升(P〈0.05),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P〉0.05)。DH值及ROM值末次随访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Wallis系统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能缓解症状、延缓置入节段高度丢失和维持椎间稳定。  相似文献   
2.
应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经由Fole和Smith于1997年首次报道以来,它是利用一套特殊设计的设备,通过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即神经根、上关节突及椎体上缘之间的区域),摘除突出的椎问盘组织,以达到马尾神经和神经松解、减压的方法,为微创可视化手术。我国自1999年引进该技术后,已有数百家医院开展这一技术,其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其满意的疗效已为广大脊柱外科医师所认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芹菜素是否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血管与组织形成,帮助糖尿病足大鼠创面快速愈合。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检测空腹血糖>16.7 mmol/L后在足部造成一个0.3 mm×0.7 mm的创面,构建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模型。将DFU大鼠分为模型组、芹菜素高剂量组(80 mg/kg)、芹菜素低剂量组(40 mg/kg),另设空白组只作创面不构建糖尿病模型,每组10只。造模后24 h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芹菜素组分别灌胃高剂量与低剂量溶液,每天1次,持续14 d。在给药后第7、14天观察各组动物足创面愈合情况,记录愈合面积,计算愈合率;血糖仪检测各组动物给药后1、7、14 d的空腹血糖值;HE染色观察动物足创面愈合组织中损伤情况;RT-qPCR法检测动物足创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单枚自锁钛板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前方入路、2枚适宜大小的自体髂骨块移植植骨、单枚自锁钛板前方内固定治疗9例腰骶段结核患者,术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待ESR控制在35mm/1h以下、体温恢复正常后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6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结核症状均消失、ESR恢复正常。腰骶角:术后24.3°~35.1°,末次随访时23.7°~34.0°。患者均获得Ⅰ级骨融合,未发生植骨块移位及钛板、螺钉松动或断裂。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1例C级恢复至D级,4例D级均恢复至E级。结论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单枚自锁钛板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安全、有效,骨融合良好,重建腰骶段稳定性,畸形矫正维持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骨盆髋臼骨折术中3D打印技术辅助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其学习曲线。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技术分为常规组(56例)和3D打印组(5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线性回归分析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与手术例数的相关性,评价3D打印技术的学习曲线。结果 3D打印组的手术时间、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导针穿刺次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骶髂螺钉置入位置优良率、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D打印组与常规组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与手术例数均呈明显负相关(r=-0.842、-0.590,P<0.001),3D打印组回归方程为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69.839-4.413×手术例数,R2=0.709,常规组为单枚骶髂螺钉置入时间=16.243-0.111×手术例数,R2=0.348。结论 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应用3D打印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增加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胸腰椎非相邻节段脊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非相邻节段脊柱骨折(MNSF)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对36例MNSF患者采用经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选择性植骨,根据骨折椎体损伤程度、部位和伤椎比邻关系,15例选择长节段固定,21例选择分节段固定;其中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椎管减压术。根据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主要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ASIA分级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24~48(36.5±9)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脊柱序列明显恢复,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体前缘高度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术后7 d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术后7 d ASIA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胸腰椎MNSF应根据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及骨折的类型采用个性化手术方式,可使受压迫的脊髓神经充分减压,恢复并重建脊柱正常解剖序列,保持脊柱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微创与外侧扩大入路治疗Sanders Ⅱ和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收集2013 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随机分为微创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和传统组(采用外侧扩大入路)进行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跟骨Bhler角、Gissane角、宽度和高度。两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AOFAS 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跟骨Bhler角、Gissane角、宽度、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 vs 16.7%, P>0.05)。微创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和Ⅲ型跟骨骨折,可获得相似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但前者术前等待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