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筛选17-AAG-M诱导的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 A549细胞在X线下差异表达miRNA并研究其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对17-AAG-M及4Gy处理的A549细胞完成芯片筛选,公共数据库观察兴趣miRNA在肿瘤中的表达,GO及KEGG分析目标miRNA并通过qPCR验证。MTT及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目标miRNA在X线作用下对A549细胞存活率及克隆增殖活力的影响,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实验方程分析放射增敏性。结果 筛选出20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下调的hsa-miR-30a-3p在数据库中表现出与肺癌的密切相关性,涉及含细胞增殖在内的50个生物学过程,影响MAPK信号通路、肿瘤相关路径及细胞周期等。与17-AAG-M组相比,hsa-miR-30a-3p在17-AAG-M和X线共同作用下,相对表达量由2.42降至0.16。而hsa-miR-30a-3p抑制A549细胞存活率,并在X线作用下由78.52%下降至69.00%。上调其表达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高放射敏感性,放射增敏比为1.18。在17-AAG-M作用下上述表现更加明显。结论 A549细胞中hsa-miR-30a-3p在17-AAG-M和X线的作用下差异表达,且上调其水平能抑制细胞生长及增殖,并提高放射敏感性,联合17-AAG-M后抑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VMAT)与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计划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4例Ⅲ期NSCLC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60 Gy。分别进行VMAT和3D-CRT计划设计,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PTV Dmax)、最小受照剂量(PTV Dmin)、平均受照剂量(PTV Dmean)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MAT在靶区适形度(CI)方面明显优于3D-CRT,P<0.05;在危及器官(肺)接受低剂量照射体积(V5)方面,3D-CRT明显优于VMAT,P<0.05;PTV Dmax、PTV Dmin、PTV Dmean、HI和危及器官受照体积(肺V20及心脏V40、V45、V60),肺脏、心脏平均剂量(Dmean),脊髓最大剂量(Dmax)等方面,在两种计划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部晚期NSCLC放疗,VMAT技术相比3D-CRT技术具有明显的靶区适形度优势,同时有降低危及器官剂量的潜力,但正常组织接受低剂量照射的体积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细胞核靶向富勒醇硬脂质纳米粒,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胺催化合成法合成富勒醇,并且通过使用生物材料,将富勒醇包裹起来,在其表面连接与核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的雌激素类似物,制备成新的纳米材料。对制备的富勒醇及其硬脂质纳米粒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结果表明,合成的富勒醇分子式为C60(OH)24,其硬脂质纳米粒能够通过核膜,到达细胞核。结论通过该实验方法可制备在细胞核靶向的富勒醇硬脂质纳米粒,为进一步研究细胞核靶向的电离辐射防护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辐照灭菌后组织相容性和致畸毒性,为辐射灭菌后的医疗产品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ISO11137标准相关规定,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试验对辐照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进行了组织相容性和致畸毒性评价。结果试验的灭菌剂量为9.4 kGy,辐照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无细胞毒性、不会致敏和引起皮内刺激,无遗传毒性(不会引起染色体畸变),无诱导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高作用。结论经设定剂量辐照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组织相容性良好、无致畸毒性,辐射灭菌作为医疗器械灭菌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对人乳腺癌细胞T-47D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提高BTG2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T-47D的表达水平,利用克隆形成实验研究转染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变化进行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克隆形成细胞生存实验结果表明,BTG2稳定高表达的T-47D/BTG2细胞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其存活分数明显低于X射线照射后的未转染的T-47D/Parental(母)细胞以及"空质粒"转染的对照T-47D/Neo细胞的存活分数。细胞平均致死剂量(D0)值在T-47D/Parental细胞、T-47D/Neo细胞和T-47D/BTG2细胞分别为1.84,1.86和1.57。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T-47D/母细胞和T-47D/Neo细胞相比,T-47D/BTG2细胞在受照射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sub-G1峰。另外,BTG2高表达上调了Bad和Bax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下调了协作性的致癌基因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论增加BTG2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明显提高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增加放射治疗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人类乳腺癌细胞T-47D对电离辐射放射治疗的敏感性。BTG2可能是调节人类乳腺癌细胞放射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7-DMAG对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诱导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影响。方法首先应用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HeLa细胞24h,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α蛋白表达量,然后选取浓度为200μmol/L的CoGl2对Hela细胞进行模拟缺氧处理24 h,应用不同浓度的17-DMAG预处理细胞16h后,接受2、4、6、8Gy不同剂量的射线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存活率,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在CoCl_2浓度为200μmol/L时HIF-1a蛋白表达量最强;不同浓度17-DMAG处理组的HeLa细胞在不同照射剂量组间的存活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论(均P〈0.01);17-DMAG预处理缺氧HeLa细胞后,HIF-1a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17-DMAG预处理可增加缺氧细胞辐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a蛋白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UHRF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乳腺癌细胞MCF-7的总cDNA中扩增出2.3kb的UHRF1基因的c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KpnⅠ与XhoⅠ双酶切,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UHRF1,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Lipofactamin2000介导转染MDA-MB-231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UHRF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得全长约为2.3kb的UHRF1基因片段;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和KpnⅠ酶切、电泳后显示2.3kb的UHRF1目的片段和5.4kb的pcDNA3载体片段,即UHRF1基因的cDNA已正确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UHRF1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的RT-PCR和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UHR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现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UHR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增敏对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体积平均增至大约(5 mm×5 mm×5 mm),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药组、单照组和联合组,单药组和联合组每只裸鼠给予青蒿琥酯100 mg.kg^-1.d^-1,对照组和单照组每只裸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7 d,第7 d给药后单照组和联合组立即给予一次性^60Coγ射线10Gy照射,照后观察14 d,14 d后剥瘤,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结果联合组裸鼠移植瘤瘤质量较单照组明显减小[(0.64±0.11)g vs(1.31±0.58)g](P〈0.05),抑瘤率达71.17%。联合组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数较单照组显著增大[(77.5±8.07)vs(48.80±6.71)](P〈0.05)。结论青蒿琥酯能明显增加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对射线的放射敏感性,作用机制与其增强射线诱导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某医院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房内的外照射剂量水平和分布情况,对其辐射风险进行评估,为加强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与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提出合理化的辐射防护建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房内10类区域的剂量水平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并结合病人植入粒籽源数目和住院天数进行剂量分析。结果 该病区一年内共收住病人1232人次,其中行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人432人次(190人),共植入粒籽源2.746843×1011 Bq(7423.9 mCi),人均6.3566×108 Bq(17.18 mCi),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病人年度住院天数2478天,平均住院6天。热释光剂量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处的剂量范围为0.23~13.94 mSv,均值为3.37 mSv,中值为1.90 mSv。其中病床两侧和输液架处的剂量范围明显高于其他点位处,经剂量/活度和剂量/(活度·天)分析,其差异依旧存在,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粒籽源永久性植入病房内存在外照射剂量偏高的点位,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减少在此点位居留的时间或远离此点位。医护人员年度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亦低于本次实验点位剂量监测结果,与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和居留情况有关。工作人员在穿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在剂量安全范围内,可适当增加粒籽植入活度和住院天数。患者在术后穿戴防护,可明显降低其对医护人员的外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DNA-PKcs在细胞辐射超敏感性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DNA-PKcs在细胞辐射超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X射线照射M059K和M059J细胞后,克隆形成法实验检测其存活分数;微核分析法和γ-H2AX焦点形成实验检测DNA损伤;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059K,M059J细胞中磷酸化Chk1、Chk2和总Chk1、Chk2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X射线照射剂量<1 Gy时,M059K细胞呈现出辐射超敏感性;DNA损伤水平不能用于表征低剂量区的HRS/IRR;0.2 Gy X射线照射后,M059K细胞中pChk1/Chk1在20~60 min内显著高于M059J细胞(t=14.157、13.661、14.177、11.317、14.512, P<0.05);0.2 Gy X射线照射后,M059K细胞中pChk2/Chk2在20~50 min内显著高于M059J细胞(t=13.182、13.868、14.155、14.477, P<0.05)。结论 DNA-PKcs野生型的人胶质瘤M059K细胞中存在着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现象,其发生可能与DNA-PKcs介导的G2/M期检验点相关蛋白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