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5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 -3(SOCS-3)、胎盘蛋白 -13(PP-13)、GATA结合蛋白 3(GATA-  相似文献   
2.
CT导向下医疗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T导向下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在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臭氧10-20 ml,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入浓度为40μg/ml臭氧5 ml。结果随访时间1-6个月,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3%,未发生任何明显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痛、头痛型癫与脑电图(EEG)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发作性头痛的患儿,在头痛间期进行了常规EEG及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并对其临床与EEG改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发作或癫家族史,若EEG有典型癫样放电、抗癫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诊断为头痛型癫;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发作或癫家族史,尽管EEG有典型癫样放电,但一般药物治疗有效,应诊断为偏头痛或血管性头痛更为合适。结论:EEG检查可为头痛与头痛型癫的筛选、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铅中毒儿童的运动功能与心理学特点,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铅中毒儿童作运动、个性、行为、智力、适应能力测试,进行心理干预,并与健康儿童作比较。结果铅中毒儿童的精细运动、视-动控制评分低于健康组,N质个性高于健康组(P〈0.05);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0%,男孩多有攻击行为,女孩表现为抑郁、社会退缩;患儿平均IQ为105.75,与健康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D、E单元得分低于健康组(P〈0.001),适应能力商数为102.31,健康组为107.83,主要为社会/自制因子得分低于健康组(P〈0.001);干预后患儿N质个性及行为因子评分降低,与干预前相比P〈0.05。结论儿童运动功能较认识功能更易受到铅毒性作用的损害;铅中毒儿童显示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点,存在明显的行为问题,且血铅与行为异常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无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尽管智商差异不显著,但铅中毒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社会/自制因子明显低下,与血铅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心理干预可改善其个性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趋化因子配体2(CCL2)水平与产后血糖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GDM孕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产后6周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异常组42例和恢复组5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LRG1、CCL2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LRG1、CCL2水平与产后血糖及胰岛素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产后血糖异常的因素。结果 异常组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高于恢复组(P<0.05);异常组患者孕晚期及产后血清LRG1、CCL2水平均高于恢复组,且恢复组产后血清LRG1、CCL2水平低于孕晚期(P<0.05);异常组患者孕晚期及产后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 h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恢复组(P<0.05),异常组患者产后FPG、FINS、H...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长时程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高危儿室住院的52例HIE的患儿进行12~24 h的EEG监测,将其脑电信息储存,采用(日)福山幸夫"新生儿异常EEG"诊断标准进行回放分析。并随访35例患儿,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52例患儿中,35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背景脑电活动降低,异常率占67%,且临床为中、重型HIE患儿的EEG异常率(100%),明显高于轻型HIE患儿的异常率(39%)(P<0.01)。EEG表现为中、高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留有后遗症的几率(8/24,33%)高于轻型EEG背景活动降低者的几率(2/28,7%)(P<0.05)。在出生>1周后的新生儿。EEG仍表现为中、高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的患儿,留有癫癎、脑瘫的几率(11例均有后遗症)明显高于出生后1周内背景脑电活动降低患儿的几率(4/13,31%) (P<0.01)。结论:EEG表现为轻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预后良好,中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预后不良,高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预后极差。因此长时程脑电监测对新生儿HIE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HP-1和JAK1基因在初治急性白血病(AL)细胞的转录表达及其与初治AL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0例初治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HP-1和JAK1 mRNA的表达。结果:60例初治AL患者SHP-1和JAK1的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100%;初治AL患者SH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JAK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初治AL患者SHP-1 mRNA阳性组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88.9%,阴性患者组CR率为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SHP-1与JAK1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46)。结论:SHP-1可能是白血病潜在的抑制基因,可望作为判断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下的不同枸橼酸咖啡因给药时间对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出生胎龄<32周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按照枸橼酸咖啡因给药时间的不同将患儿分为早期组(51例,出生24 h内在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下完成枸橼酸咖啡因给药)和常规组(40例,72 h内在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下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应用时间、给药时间、吸氧天数以及呼吸暂停改善情况,记录呼吸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给药时间、吸氧天数、3 d后呼吸暂停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1,t=2.901,t=2.821,t=3.180,t=2.987;P<0.05)。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3 d后,两组患儿β-内啡肽水平及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且早期组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t=0.408,t=3.294;P<0.05);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回升,早期组较常规组升高更显著(t=6.4758,t=2.121,t=2.409;P<0.05)。早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2%(44/51),常规组为72.5%(2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49,P<0.05)。早期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3.7%(7/51),常规组为15.0%(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有助于患儿更好的渡过呼吸暂停危险期,早期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可促进患儿更快的恢复,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但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胃饥饿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初诊未经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T评分<-2.5)参加了研究,共纳入320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受试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78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不合并代谢综合征242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饥饿素和骨代谢指标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各研究对象腰椎(L1-L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OP)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组(OPMS)的身高、体重、BMI、血糖、腰椎(L1-L4)、三酰甘油、血糖、总胆固醇、股骨颈骨密度、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和胃饥饿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和P1NP和β-CTX水平呈正相关,但与三酰甘油、血糖和总胆固醇不相关。结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升高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降低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和帕米膦酸对体外培育破骨细胞的具体抑制作用,绘制特征性曲线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体外培育小鼠骨髓细胞,分化获得破骨细胞并将其分为唑来膦酸组、伊班膦酸组、帕米膦酸组、对照组。其中,唑来膦酸组培养液中加入唑来膦酸,药物的阶梯浓度为:10-3、10-2、10-1、1、10、102、103μmol/L。同时,伊班膦酸组与帕米膦酸组加入相应药物的阶梯浓度相同,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观察双膦酸盐类药物对破骨细胞形成、迁移、粘附、骨破坏的抑制作用特征并进行比较,绘制特征性曲线。结果随着药物浓度逐级增大,多核细胞数量随浓度增加而减少。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和帕米膦酸的最低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1、10、102μmol/L。三者50%有效浓度分别为0.66、5.58、51.9μmol/L。结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建议参考破骨细胞抑制特征曲线,为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和帕米膦酸的静脉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