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1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384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37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675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363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363篇
综合类   1219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149篇
药学   570篇
  5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多奈哌齐对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运动能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就治疗方式不同将106例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5 mg/次,1次/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NGF(30 g/次,1次/d,肌注)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非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运动能力[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68%vs.73.58%,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MoCA、STEF、BBS评分均更高,NMSQ评分更低,TUGT用时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GF联合多奈哌齐治疗PD疗效较显著,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改善非运动症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向征  石赟懿  谭钢 《眼科新进展》2022,(10):769-77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对角膜神经再生的影响作用。方法 本研究以亚硝酸钠(NaNO2)作为外源性NO供体,在细胞实验中以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euro-2a)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NaNO2处理Neuro-2a细胞并筛选出NO的最佳神经营养浓度。在动物实验中,将30只SD 大鼠随机分组,10只作为NC组,其余20只大鼠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再随机分为PBS组和NO组,每组10只。从碱烧伤当天开始,PBS组给予PBS治疗,NO组给予10.00 μmol·L-1 NaNO2与PBS混合治疗。用荧光素钠染色后观察并记录大鼠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计算角膜上皮愈合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神经元标记物的表达。于大鼠角膜碱烧伤处理后7 d取大鼠角膜上皮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每组角膜上皮中神经元标志物βⅢ-微管蛋白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表达水平。结果 10.00 μmol·L-1 NaNO2处理Neuro-2a细胞24 h后可显著提高细胞活性;使用浓度为0.00 μmol·L-1、10.00 μmol·L-1、1000.00 μmol·L-1的NaNO2处理Neuro-2a细胞24 h后,测得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60%、13.00%、19.48%;与0.00 μmol·L-1组相比,10.00 μmol·L-1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0.00 μmol·L-1组相比,10.00 μmol·L-1组Neuro-2a细胞βⅢ-微管蛋白、MAP2和SMI312三种神经元标志物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均为P<0.05) 。碱烧伤后1 d、3 d、7 d,与PBS组相比,NO组大鼠角膜上皮愈合率均升高(均为P<0.05) 。与NC组相比,PBS组和NO组大鼠角膜组织各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增高(均为P<0.05)。与PBS组相比,NO组大鼠角膜组织NGF、GDNF、CNT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增高(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碱烧伤后7 d,与NC组相比,PBS组和NO组大鼠角膜组织βⅢ-微管蛋白、NGF、GDNF、CNTF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均为P<0.05);与PBS组相比,NO组大鼠角膜组织βⅢ-微管蛋白、NGF、GDNF、CNTF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气体信号分子NO能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以及相关神经元标志物的表达;在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中,局部应用外源性NO进行治疗,可对角膜上皮和角膜神经产生明显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局部应用曲安奈德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眶下壁骨折后眶下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20-04/2021-02接受眶下壁骨折整复术的眶下壁骨折患者43例43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20例20眼术中将浸润曲安奈德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明胶海绵放置于神经损伤处; 对照组23例23眼术中无特殊处理。术后随访6mo,通过定量感觉测试(两点定位觉、痛觉、触觉)比较患侧和健侧下睑区的测试结果,结果以不对称指数(AI)表示。

结果:基线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术前两组间感觉测试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wk的两点定位觉、触觉、痛觉AI值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感觉障碍症状加重; 术后1mo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mo痛觉有差异(P<0.05); 术后6mo两点定位觉、触觉、痛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术后1mo,两组间两点定位觉、痛觉有差异(t=-2.082、-2.143,P=0.044、0.038); 术后3mo,两组间痛觉有差异(t=-2.118,P=0.04); 术后6mo,两组间定量感官测试无差异(P>0.05)。

结论:局部应用曲安奈德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眶下壁骨折后的眶下神经损伤早期内恢复效果良好,优于术中无特殊处理组。  相似文献   

5.
杨美群  李明霞 《新中医》2021,53(21):189-192
目的:观察针刺头穴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2 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儿不同治疗方案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 组全面测评后行康复训练及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头穴疗法,2 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观察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评分及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 变化,观察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 组CAR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CA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我照顾能力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6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37.5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 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头穴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儿语言、感觉、交流等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高压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西药加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和高压氧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外周血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高压氧组及电针组(P<0.05)。3组治疗后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MBI评分、BDNF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高于同期高压氧组及电针组(P<0.01)。联合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高压氧组和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3):1205-1210
[目的]制备可控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的阵列微管神经修复支架,并评价其促神经再生效能。[方法]采用梯度冷凝技术制备复合NGF的阵列微管神经修复支架,检测其机械特性和NGF释放规律。将新生SD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s, DRG)随机分为4组:无序支架组、复合NGF的无序支架组、阵列微管支架组和复合NGF的阵列微管支架组。将DRG植入各组支架中体外培养72 h,观察轴突生长情况。[结果]在机械强度方面,各组在横向压缩过程中的峰值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向牵拉测试中,神经支架组与自体神经组的应力-应变曲线类似。在NGF释放规律方面,阵列微管组和无序组的释放曲线类似,且不同时间点NGF浓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轴突生长方面,复合NGF的阵列微管支架组轴突长度为(1 025.41±175.33)μm,显著高于阵列微管支架组(857.58±233.14)μm、复合NGF无序支架组(341.73±52.27)μm、无序支架组(225.36±61.62)μm。[结论]复合NGF的阵列微管神经修复支架同时具有营养活性及引导结构,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体外环境下可以引导大鼠DRG轴突定向延伸,在周围神经再生领域具有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术后采取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取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眼压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视敏度值高于对照组,缺损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改善患眼视力,降低眼压,改善视野并促进视神经功能恢复,鼠神经生长因子保护视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NO水平和降低血清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曼陀罗绘画疗法与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自闭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自闭症患儿,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曼陀罗绘画疗法与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心理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CARS)、攻击性、自伤行为、刻板行为、自我刺激变化情况、第三版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PEP-3)中行为特征-语言(CVB)、认知(CVP)、行为特征-非语言(CMB)、语言表达(EL)、社交互动(SR)、语言理解(RL)、情感表达(AE)、小肌肉(FM)、模仿(WMI)、大肌肉(GM)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BC、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攻击性、自伤行为、刻板行为、自我刺激发生率(6.67%、6.67%、10.00%、16.67%)低于对照组(26.67%、30.00%、40.00%、50.00%)(P0.05);两组干预后CVB、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CVP、CMB、EL、RL、AE、FM、WMI、G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曼陀罗绘画疗法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自闭症患儿,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患儿攻击性、自伤行为、刻板行为、自我刺激的发生,促进患儿情感、动作行为能力、认知等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围生期脑损伤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该院90例围生期脑损伤新生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吮吸能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临床总改善率以及治疗1 d、治疗2周后神经行为学评分(NBNA)变化。结果试验组吮吸能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较治疗1 d时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围生期脑损伤疗效确切,可加快症状改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