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12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43篇
预防医学   49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6篇
  1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及穴位按摩对产后乳胀初产妇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干预方法对患者母乳喂养情况及喂养姿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4~2022.4期间收治的82例产后乳胀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护理+穴位按摩)和观察组(41例,予以常规护理+穴位按摩+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临床指标:护理后,观察组的乳汁分泌量、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硬结消散、疼痛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2)母乳喂养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母乳喂养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喂养姿势优于对照组(P<0.05);(3)护理满意率:观察组的满意率90.48%高于对照组76.19%(P<0.05)。结论:对产后乳胀初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穴位按摩可促进乳汁分泌、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并纠正不良喂养姿势,同时还可提升患者诊疗体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形重错觉条件下反复进行突发姿势干扰实验,比较腰部姿势肌肉预期姿势调节(anticip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APAs)和补偿姿势调节(compens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CPAs)的变化,探索错误的任务预期对姿势控制策略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手接沙袋试验范式。受试者可见沙袋有2种大小,但未知其重量相同。接沙袋任务中同步采集受试者腰部姿势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肌肉反应延时及APAs和CPAs阶段反应强度。结果实验最初,面对大沙袋时竖脊肌和多裂肌的激活时间更早、APAs强度更大;但反复接取后,不同沙袋水平间的差异不再显著。口头报告显示,最初受试者认为大沙袋更重,但反复进行任务后认为小沙袋更重。结论错误的任务预期条件下,APAs的组织从最初的"对体积反应"到后期的"对重量反应",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对APAs的控制具有良好的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1例以姿势平衡障碍为突出表现的家族性致死性失眠(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I)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特点。方法分析1例以姿势平衡障碍、重复语言为突出表现,曾疑诊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的FFI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脑电图及多导睡眠监测等资料,并对患者血标本进行朊蛋白PRNP基因检测。结果本例患者为39岁女性,症状逐渐进展,主要表现为姿势平衡障碍、语速快、重复语言,快速进展的认知障碍,伴睡眠相关呼吸暂停、吸气性喘鸣,同时有血压高、出汗多、心动过速、呼吸不规律等自主神经症状。结合患者PRNP基因检测结果为D178N/129M型,最终诊断为FFI。结论吸气性喘鸣或"牛吼声"在FFI的诊断中有提示意义。姿势平衡障碍在FFI临床症状谱中相对罕见,129位氨基酸等位基因多态性为Met/Met纯合子的FFI患者早期以姿势不稳,向后倾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FFI病例,国内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平衡情况。方法采用两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考虑年龄因素和体型因素对身体姿势控制和感官相互作用试验的影响,感官相互作用试验包括本体感觉为主试验、视觉为主试验和前庭感觉为主的平衡测试。结果姿势稳定度测试,前后控制(A/PM/L)与左右控制(A/PM/L)的比例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χ~2=8.14,P0.01),不同年龄组的平均稳定系数(SI)无显著性差异(F=1.65,P0.05,η2=0.05),不同身体形态组的平均SI系数无显著性差异(F=0.30,P0.05,η2=0.01);以本体感觉为主的平衡测试,不同的年龄组平均摇晃指数(SwI)无显著性差异(F=0.08,P0.05,η2=0.00),不同体型组的平均SwI无显著性差异(F=0.08,P0.05,η2=0.08);以视觉为主的平衡测试,不同年龄组的平均SwI有极显著性差异(F=13.11,P0.01,η2=0.30),不同体型组的平均SwI存在显著性差异(F=3.36,P0.05,η2=0.08);以前庭功能为主的平衡测试,不同年龄的平均SwI无显著性差异(F=3.91,P0.05,η2=0.11),不同体型组的平均SwI无显著性差异(F=0.21,P0.05,η2=0.01)。结论在感觉系统的综合作用中,无论是年龄因素还是体型因素影响下,视觉都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前庭感觉,前庭感觉对平衡的影响主要是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而本体感觉对受试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由于视觉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视觉的可训练因素也较低,因此在针对性的研制老年人的各种平衡训练中,应加强老年人前庭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人平衡任务期间的实时大脑活动,探索不同动态平衡任务、老化和相关脑区的相互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Verse ScienceDirect、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0-01—2020-01。由2名研究者按已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4篇(n=372),采用感觉统合测试系统对自动动态平衡任务进行研究,当依靠前庭信息维持平衡时,颞上回(STG)、缘上回(SMG)激活;使用站立平衡任务研究自动动态平衡任务,发现辅助运动区(SMA)血氧饱和度上升。他动动态平衡任务中随干扰程度的增大,前额叶皮质(PFC)激活程度增大,当任务难度达到中等以后激活程度趋于平稳。在双重任务中,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平衡干扰较明显,前额叶皮质(PFC)较活跃。结论针对健康人群的平衡任务研究提示SMA、SMG、STG、PFC参与平衡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或者受伤通常会导致人的颈部肌肉紧张。如果你的颈部肌肉有疼痛或紧绷感,可以学习以下4个温和的颈部伸展运动,以减少肌肉紧张,增加颈部活动度。在开始做这些拉伸运动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运动康复师。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分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指导下的功能锻炼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平衡功能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平衡训练,研究组患者进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指导下的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姿势控制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轨迹移动速度均显著慢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轨迹外周面积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轨迹长度均显著短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研究组患者BBS评分和BI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指导下的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平衡功能和姿势控制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颌面、咽腔气道形态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颌面及咽腔气道形态、位置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81名16-26岁的年轻人,男性44名,女性37名,拍摄自然头位生,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33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男女性别在头位变量上无显著差异;(2)SNA,SNB,SN/MP、N-S-PNS,NSU,NSGn,ANS-PNS-Gn,NSH等变量与头位变量间有显著的相关性。(3)相对于FH/VER,OPT/VER,CVT/VER面部形态结构与FH/OPT、FH/CVT相关性较大;(4)在面部结构与FH/OPT、FH/CVT的相关性上,下颌骨大于上颌骨,矢状向大于垂直向,相对于“S”点大于相对于“N”点。结论:颈核姿势与咽腔气道,以及与咽腔气道形态和位置有密切关系的颌骨位置呈较明显的相关性,颌面形态通过改变咽腔气道的位置及形态而与一定的颈椎姿势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