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8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用远近配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60min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治疗后第1个月内观察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症状积分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治疗后第2个月内观察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症状积分、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能够达到较好即刻止痛效应,且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气海穴及气海穴的别称“脖胦”“下肓”“丹田”“肓之原”“肓原”“下言”和“气泽”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及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条文,通过建立本研究的数据库,频次分析、条形统计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的运用频次及其配穴规律。结果:在《针灸大成》所涉及的条文中,气海穴尤善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内科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是脾胃系病症、气血津液疾病、肾系病症和妇科疾病,气海穴配穴习惯为上下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以及前后配穴法,其中主要为前后配穴法和同名经配穴法。结论:气海穴《针灸大成》中单穴应用占比最高,而在气海穴众多配穴中,运用了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配穴归经主要来自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配穴法,同气相求,可增加疗效;与气海穴配伍较多的足太阳膀胱经以背腧穴为主,此为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腹部为阴,腰背为阳,前后配穴法可起到“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阳”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调和脏法,调畅经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以心肌线粒体为切入,观察“标本配穴”电针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GAPDH、CS、CCO的酶活性及心肌组织ATP含量的影响,探讨“标本配穴”电针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标本配穴组,每组10只。模型组、标本配穴组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制备慢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标本配穴组在造模结束后取“内关”“足三里”“关元”电针干预10 min,疏密波,2~100 Hz,1 mA,连续21天。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采用试剂盒检测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柠檬酸合成酶(CS)、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的酶活性及心肌组织ATP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结构破坏明显,大部分线粒体出现变形空泡化;而与模型组比较,标本配穴组线粒体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标本配穴组心肌组织ATP含量、GAPDH、CS、CCO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但与模型组相比,标本配穴组4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且心肌组织ATP含量与GAPDH、CS、CCO活性成线性相关。结论:在慢性心肌缺血状态下,标本配穴电针可提升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增加有氧呼吸产能效率,改善心脏能量代谢,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结构破坏,对心肌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肝热活血配穴针刺配合中药组方芩丹汤治疗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疗效。方法将62例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剔除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清肝热活血配穴针刺结合中药组方芩丹汤治疗,对照组单用芩丹汤治疗。针刺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中药服用日1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证候积分、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变化情况,观察清肝热活血配方针刺结合中药处方芩丹汤治疗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疗效,并初步探索其降压机理。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证候积分、血浆TXB2、6-Keto-PGF1α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均P0.001或P0.05),但是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证候积分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证候积分、血浆TXB2、6-Keto-PGF1α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热活血针刺配穴结合中药芩丹汤内服为治疗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有效方法,此方法优于单纯服用中药芩丹汤治疗。  相似文献   
6.
杨金斗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在伤科、妇科、内科等常见病种的推拿治疗方面颇有造诣。本文是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杨金斗主任医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特色手法——松筋点动配穴法(包括松解法、点动法和配穴法)的系统总结,并从传统医学角度分三个方面讨论了松筋点动配穴法的治疗思路,具体包括:"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松则通、顺则通、动则通"以及"循经配穴、急取郄络、缓取原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表里经配穴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表里经配穴电针组、抑制剂组;参照Longa法复制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表里经配穴电针组取表里经配穴的足三里、三阴交和尺泽、合谷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定各组大鼠不同时段神经行为, 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JNK表达。【结果】表里经配穴电针组、抑制剂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表里经配穴电针组和抑制剂组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各时段p-JNK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表里经配穴电针组、抑制剂组p-JNK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表里经配穴法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标本配穴"理论针灸干预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分析对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治疗有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肥胖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来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于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测试患者空腹状态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以此计算出腰臀围比(WHR)、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皆有一定的疗效,而针灸组在臀围比及体质量指数方面总有效率(90%、94%)与西药组(90%、92%)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指标中FP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水平升高;治疗后,在TC、TG、LDL-C、HDL-C改善方面,针灸组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比较,针灸组(8.24±1.21、5.81±0.87)显著优于西药组(8.31±0.88、8.18±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质量及改善血脂方面,基于"标本配穴"理论的针灸疗法取得了西医减肥药同等的疗效,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针灸疗法显著胜于西药疗法,且"标本配穴"针灸疗法为无不良反应的绿色疗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才配穴综合疗法对乳腺良性肿物微创术后疼痛及瘢痕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6月择期行乳腺良性肿物切微创术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7例。均行乳腺良性肿物微创旋切术,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三才配穴综合疗法",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评价术后疼痛情况,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半年,根据乳房形状、色素沉着、切口瘢痕以及乳头乳晕感觉来评估乳房美观程度;调查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疼痛情况:对照组轻度疼痛18例,中度疼痛13例,重度疼痛6例;试验组轻度疼痛26例,中度疼痛9例,重度疼痛2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 006,P=0. 045 0. 05)。术后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 32%,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 4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 232,P=0. 022 0. 05)。随访半年后,试验组患者乳房形状、色素沉着、切口瘢痕、乳头乳晕感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 281、3. 319、8. 567、8. 861,P=0. 034、0. 004、0. 000、0. 000 0. 05)。术后治疗满意度情况,对照组满意度为81. 08%,试验组满意度为97. 3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 045,P=0. 025 0. 05)。结论:三才配穴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乳腺良性肿物微创术后疼痛,利于瘢痕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计算针灸学是一门集计算科学与针灸学于一体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计算针灸学的出现,为针灸学的数据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临床疗效的因素,我们以腧穴配伍为切入点,将腧穴配穴方法与计算科学中的复杂网络技术结合,构建了"经脉-穴位-病症-基因"为一体的针灸腧穴配伍研究框架,并提出网络配穴法的概念。网络配穴法的提出符合针灸的整体调节作用,它将腧穴配伍规律研究从"疾病-穴位"层面深入到"疾病-穴位-基因"层面,为针灸腧穴配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实现针灸的靶点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