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25篇
临床医学   213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8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以快速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为特点的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多神经根神经病。随着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该药引起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外源性神经节苷脂相关性GB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轴索型GBS,以四肢弛缓性瘫痪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急性、严重且快速进展的周围神经受累,较其他轴索型GBS病情重,恢复时间长,预后差。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是其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取代血浆置换成为GBS首选治疗方法,推荐剂量为0.4 g/(kg·d),连续静滴5 d,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早发现、早诊断、尽早停用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及时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和康复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基因C766T位点多态与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LRP-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1 gene、阿尔茨海默病等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4个数据库,对1997年1月至2019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LRP-1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病例对照研究。综合数据分析,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中国人AD发病相关,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人携带CC基因型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CT/TT基因型的1.477倍,携带C等位基因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T等位基因的1.669倍。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汉族人AD发病亦相关,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人携带CC基因型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CT/TT基因型的1.711倍,携带C等位基因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T等位基因的2.005倍。结论 LRP-1基因C766T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AD发病风险相关,携带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的个体有更大风险发生AD。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再灌注中补体激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补体激活及其作用。 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处死后到脑含水量,并用RT—PCR方法到补体C3 mRNA表达值。结果 缺血侧补体C3 mRNA表达增高,并与脑含水量之间至正相关关系(r=0.466,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有补体系统的激活,补体系统可能参与了大鼠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脱髓鞘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结果: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精神异常、运动障碍和视力损害,MRI检查有脑内广泛长T1、长T2异常信号改变,病理活检可见白质脱髓鞘改变。结论:脱髓鞘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程、前驱病史、临床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病灶的数目和分布、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量的影响,从脑出血损伤区微血管系统重建的角度,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3/10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补阳还五汤全方(黄芪,当归,赤芍,红花,川芎,地龙,桃仁按20∶3∶3∶3∶2∶3∶3的比例);补阳还五汤益气成分(黄芪按上述比例);补阳还五汤活血成分(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按3∶3∶3∶2∶3∶3的比例)。用蒸馏水两次水煎,分别浓缩为1.54,0.81和0.73g/mL。实验分组:1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活血组。正常对照组5只大鼠,其余每组30只,再随机分为术后灌胃2,4,7,14,21,28d6个观察时间点,各个时间点5只大鼠。实验干预:造模: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将胶原酶Ⅶ注入大鼠大脑右苍白球制成脑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注入2μL生理盐水,其余手术过程相同。给药:正常对照组:普通饲养,自由饮水;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予蒸馏水灌胃2次/d,2mL/次;益气活血组、益气组、活血组分别给予补阳还五汤全方、补阳还五汤益气成分、补阳还五汤活血成分30.80,16.20,14.60g/(kg·d)(按体表面积计算为临床70kg成人剂量的3倍)灌胃,2次/d,2mL/次。各组大鼠分别于灌胃2,4,7,14,21,28d麻醉下取脑,制备切片;正常组动物于28d处死。实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灌胃不同时间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阳性微血管数。结果:15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组、假手术组皮质偶见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②模型组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呈双峰表达,4d为最高峰,至14~21d再有小高峰出现。③益气活血组给药4d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为表达低谷,低于模型组(P<0.01)、益气组和活血组(P<0.05);在中后期,益气活血组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高峰为7~14d,较模型组提前出现,21d后与模型组比,各治疗组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已表达极少(P<0.01);益气活血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7d后一直呈高水平维持,高于其他各组(P<0.05),28d后开始逐渐下降。④模型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造模后4d达最高峰(P<0.01),两周后几乎无表达。益气活血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峰推迟至7d出现(P<0.05),之后逐渐下降。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通过调节脑出血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改善出血后脑组织的微环境,有利于微血管系统重建,促进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6.
托吡酯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突触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托吡酯 (TPM)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突触重建标记物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NCAM)、颗粒细胞生长相关蛋白 (GAP 4 3)基因及突触体素 (synaptophysin ,p3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KA诱导癫痫大鼠 (KA组 ,n =2 1)、TPM给药大鼠 (TPM组 ,n =2 1)及生理盐水对照大鼠 (NS组 ,n =16 )海马NCAM、GAP 4 3mRNA及 p38表达水平 ,并对三组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KA组NCAM表达水平各时间点平均NCAM、GAP 4 3mRNA及 p38表达明显高于NS组和KA +TPM组 (P <0 .0 1)。【结论】本研究提示托吡酯可能通过抑制突触重建的形成 ,减少痫性放电 ,从而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7.
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区血管新生的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血管新生和血肿吸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8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35只,另140只利用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后分为模型组、益气组(益气方灌胃)、活血组(活血方灌胃)及益气活血组各35只,不同时间点灌注取脑。采用脑微血管银染法观察各组血管新生情况、测量血肿面积。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第1天时,造模的4组大鼠血肿内可见大量结构不清的液化坏死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肿胀,血肿周围少量呈毛细血管扩张,中线移位。与造模后的其它3组比较,造模后第7天益气活血组血肿开始明显吸收,35d时部分切片完全吸收(P〈0.01)。第14-28天时血肿周围及内部新生血管增多。第28天后各组新生血管开始消退。结论:益气活血法可能通过提高血肿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血管新生和血肿吸收,以促进脑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8.
李富勇  毕方方 《临床荟萃》2006,21(15):1107-1108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虽是最常见的颅内真菌感染,但临床并不常见.由于各种原因,此病极易误诊,病死率极高,现就1992年至2004年收集的5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parkin基因第3~7外显子是否存在缺失突变,及其与该病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采集6例无血缘相关的家族性PD患者外周血液,提取DNA,通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arkin基因第3~7外显子缺失突变,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6例无血缘相关的家族性PD患者中,发现1例有第5外显子缺失,其遗传模式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起病年龄60岁,临床表现为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但无异动症。第3,4,6,7外显子未发现缺失突变。结论:中国家族性PD患者中存在parkin基因第5外显子缺失突变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8个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familial 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FIBGC)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8个FIBGC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头颅CT及MRI改变、发病年龄、临床表现与患者基底节钙化体积(the volume of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VBGC)的关系。结果家系患者和健康成员血清钙、铝、砷、钴、镁、磷、铁、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8个家系包括两个近亲结婚的家系均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运动受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基底节区钙化的病灶大小相关;精神症状的患者有无症状与VBGC的大小无关;运动受损与精神症状的患者间发表年龄(43.954±2.473 vs.31.319±10.156 y,t=4.438,P=0.001)和VBGC(1.748±0.622 vs.0.392±0.276 cm3,t=2.518,P=0.02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8个FIBGC家系患者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运动受损的患者基底节区钙化的病灶大,发病年龄较晚;精神症状的患者基底节区钙化的病灶小,发病年龄较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