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入选126例CHF患者,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随访住院期间、30天和6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即心血管病死亡、新发心衰/心衰恶化再入院).结果随BNP水平分级递增,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指数(LVIDdI)明显增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各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通过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BNP是独立于年龄、LVMI、LVIDdI、LVEF等危险因素的CHF预后因素,可预测30天和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r分别为0.769,0.831,P<0.01).BNP预测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78~0.924,P<0.01).结论 BNP水平与CHF患者左室重构有一定相关性,能很好地对CHF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是CHF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髓过氧化物酶基因-463 G>A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基因-463 G>A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早发CHD 134例,对照145例,采用LDR-PCR测序分型技术分析两组患者MPO基因启动子区第-463位核苷酸多态基因型分布,及其与早发CHD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病例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杂合子G/A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A对早发CHD易感性的保护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携带至少一个等位基因A的患者早发CHD的发病风险降低达50%(OR=0.50,95%CI:0.27~0.93),A/A基因型的患者早发CHD的发病风险降低达89%(OR=0.11,95%CI:0.03~0.40).结论 MPO-463 G>A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相关,MPO-463 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早发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髓过氧化物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2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31例对照者的血浆MP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对MPO与hs-CRP、cTnⅠ、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CS组血浆MPO浓度[(2.37±1.68)ng·ml-1]高于SAP组[(0.70±0.37)ng·ml-1](P<0.01)和对照组[(0.94±1.48)ng·ml-1](P<0.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浆MPO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ACS组患者MPO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31,P=0.039),与cTnⅠ无相关性(r=0.30,P>0.05);3组血浆MPO浓度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r=0.15,P>0.05),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2,P<0.001).结论 血浆MPO水平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MPO可以作为不稳定型斑块的早期识别标志物,用于ACS的早期诊断;血浆MPO水平增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早期发现心力衰竭及心力衰竭分期的正确诊断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简单有效的心力衰竭分期诊断模型,使临床诊断心力衰竭较为困难,导致心力衰竭的确诊率和控制率都比较低。目的: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判断算法,建立心力衰竭分期模型,提高心力衰竭诊断和分期准确度。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共194例,以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分期为依据,采集与心力衰竭分期密切相关的特异性临床特征参数指标,对参数进行筛选,参考专家的临床确诊结果,采用Adaboost模型和SVM模型训练心力衰竭诊断和分期模型,获得诊断模型。结果与结论:采用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率变异性等指标,Adaboost模型的灵敏度很高,达到了100%,而特异性为94.4%;同时SVM模型也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5%和89.4%。Adaboost分类模型可准确诊断心力衰竭症状,准确率达到89.36%。而在进一步确诊为心力衰竭的基础上,SVM 分类模型能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进行有效分期,B分期和C分期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6.49%和81.48%。说明结合Adaboost和SVM两种机器学习模型,能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分期提供较准确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合并糖调节受损早发稳定型冠心病(PSCHD)患者(〈50岁)循环炎症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AS)特征。方法将208例PSCHD患者分为糖调节正常(NGR)组和糖调节受损(IGR)组,分析其临床和生化资料。结果IGR组的BMI、TG、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DRP)、WBC计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和斑块比例、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患病率、冠状动脉斑块积分以及多支病变比例均高于NGR组;hsC-RP与WBC计数、BMI及TG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WBC计数与BMI及UA正相关;P均〈0.05或〈0.01。结论合并IGR的PSCHD患者循环炎症指标和AS程度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Periostin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及其与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冠心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成冠心病组(54例)与心力衰竭组(4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at S、Periostin、NT-proBNP、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t S、Periostin、NT-proBNP与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和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Cat S、Periostin、NT-proBNP水平、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白细胞介素(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对照组,且心力衰竭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和心力衰竭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心力衰竭组LVEF、IL-10水平均低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t S、Periostin、NT-proBNP水平与LVEF、IL-10均呈负相关(P<0.05),与LVMI、LVEDV、LVEDD及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t S、Periostin、NT-proBNP水平均存在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均存在密切相关性,其可能通过促进IL-1、IL-6及TNF-α的表达,抑制IL-10的表达进而参与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妊娠相关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第14外显子A/C(Tyr/Se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早发冠心病(病例组)85例,非冠心病(对照组)9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PAPP-A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PAPP-A基因型中CC型频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总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2,P=0.016),A、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PP-A第14外显子A/C(Tyr/Se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早发冠心病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室晚电位(VLP)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及临床诸因素与VLP检出率的关系。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信号平均心电图24hHolter预测和QTc离散度(QTcd)测定。结果:VLP总阳性率为28.16%。VLP阳性组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VLP阴性组(27.59%及4.05%)(P<0.01);心率变异性(HRV)和QTcd异常者VLP阳性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VLP对预测OMI患者事件的发生有一定价值,并与HRV和QTcd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 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顽固性持续室速抢救的资料分析 ,旨在认识此种类型的室速 ,总结抢救顽固性持续室速的经验。方法  8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演变期或恢复期的患者 ,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 ,8例均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7例转复成功 ,1例 2次电击可转复但不能维持 ,经补充电解质 ,改善心肌缺血之后联合抗心律失常治疗转为窦性心律 ,转复后长期口服胺碘酮维持。结果  8例抢救成功。门诊随访 ,2例存活 4年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其余 6例长期存活。服用胺碘酮无 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紊乱 ,肺纤维化 ,尖端扭转型室速等副作用。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顽固性持续室速同步直流电复律安全有效 ,但要注意基础病因治疗及维持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 ,转复后可长期口服胺碘酮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糖耐量冠心病(CHD)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其相关性,探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CHD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状态.方法 96例CHD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成糖代谢正常(N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分别检测其与对照组30例患者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IGT组和T2DM组血清SVCAM-1、SICAM-1、hs-CRP浓度高于其他组,SVCAM-1、SICAM-1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39,0.51,P<0.01)、hs-CRP(r=0.32,0.56,P<0.01)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根据糖耐量水平的分组逐步升高,提示内皮受损、炎症状态可能是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