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教学法)在影像诊断进修教育中的价值,比较其与"讲座式"教学法(L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差别。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进修期限为一年的进修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以考试成绩、报告完成工作量、自我评价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法组在考试成绩、报告完成工作量、自我评价方面,明显高于LBL教学法组(P0.05),分别为(85.62±5.23)vs(80.43±4.21),5565份/人vs4230份/人,(16.50±1.68)vs(13.45±1.72)。结论在影像诊断进修教育中,与传统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与解决看病贵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城乡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与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医疗保障基金的结存率、付费机制与看病贵的问题密切相关,提出只有城乡医疗保险覆盖面的受益面与受益性协调发展,才能建立名副其实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适度降低我国城乡医保基金结存率,能够在提高资金使用率中化解看病贵的部分矛盾;改革城乡医疗保险付费机制,能够在提高卫生资源有效使用率中缓解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联合应用MRI的双激发式稳态自由进动(BTFE)序列与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e-THRIVE)成像序列分析岩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同侧三又神经的空间毗邻关系.方法 选取41例面肌痉挛及气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成像.成像序列为BTFE与e-THRIVE序列,主要观察脑桥小脑角区岩静脉及其与三叉神经的窄间毗邻关系.结果41例共82侧岩静脉及同侧三叉神经均显示清晰;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局部游离状态.岩静脉主干支数为1、2、3支者分别为70侧(86%)、10侧(12%)、2侧(2%).37例共74侧岩静脉(91%,BTFE、e-THRIVE序列)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3例共6侧岩静脉(7%,e-THRIVE序列)位于神经根的腹外方,1例共2侧岩静脉(2%,BTFE 序列)位于神经根的正上方.结论 联合应用BTFE与e-THRIV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岩静脉及三叉神经,并可以准确评估两者间的空间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提供局部影像学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5.
基于PACS的ICD-10编码系统在放射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开发基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ICD-10编码系统,本系统编码数据库包含总编码表和常见疾病编码表,ICD-10编码搜寻查找功能直接与总编码表相关联,导出的编码及相应文字存储于常见疾病编码表中;ICD-10编码自动匹配功能与常见疾病编码表相关联。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原发少见肿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椎管内少见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2001~2006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椎管内少见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在椎管内的海绵状血管瘤4例,T2WI呈均匀高信号,其中1例合并椎体血管瘤;淋巴瘤4例,2例呈等T1、长T2信号,另2例呈略短T1或等T1、略长T2信号,2例病变见椎体以及附件破坏;血管脂肪瘤3例,T1WI呈不均匀低到等信号,其内夹杂少量高信号,T2WI以不均匀高信号为主,其中2例病灶内见小点条状流空低信号;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1例,病变呈“钳状”包绕脊髓,T1WI和T2WI上均为等信号。以上病变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结论:MRI对椎管占位病变的定位以及定性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是目前最为可靠的术前检查手段,能充分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最后确立诊断仍须结合临床及完整的病理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岩静脉影像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应用MRI的双激发式稳态自由进动(BTFE)序列与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e-THRIVE)成像序列分析岩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同侧三又神经的空间毗邻关系.方法 选取41例面肌痉挛及气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 NOVA DUAL A-serial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成像.成像序列为BTFE与e-THRIVE序列,主要观察脑桥小脑角区岩静脉及其与三叉神经的窄间毗邻关系.结果41例共82侧岩静脉及同侧三叉神经均显示清晰;岩静脉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局部游离状态.岩静脉主干支数为1、2、3支者分别为70侧(86%)、10侧(12%)、2侧(2%).37例共74侧岩静脉(91%,BTFE、e-THRIVE序列)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背外方,3例共6侧岩静脉(7%,e-THRIVE序列)位于神经根的腹外方,1例共2侧岩静脉(2%,BTFE 序列)位于神经根的正上方.结论 联合应用BTFE与e-THRIV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岩静脉及三叉神经,并可以准确评估两者间的空间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提供局部影像学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计数(MVD)间的相关性,从解剖和功能上了解卵巢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已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并有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良、恶性肿瘤各6例.采用菲利浦公司生产的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成像,采集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值、强化峰值(PEI)、达峰进间(TTP)、血容量(BV).所选病例术后病理标本采用EnVision~(TM)二步法对肿瘤微血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内的MVD.结果 卵巢良性肿瘤的时间密度曲线上升较缓慢,在40 S时达到峰值;而恶性肿瘤则呈持续快速上升.25 s时接近峰值.卵巢肿瘤的灌注参数PEI、TTP、BV在良、恶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VD计数显示卵巢恶性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大于良性肿瘤(P<0.05);CT灌注参数BV值与肿瘤内MVD存在正相关性(r=0.786.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可精确反映病变在各个时间点的强化特点,通过揭示病变内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the erfusion data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in ovarian tumors, and investigate the hemodynamic features of the tumors in terms of anatomy and functional CT imaging. Methods Six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confirmed benign ovarian tumors and 6 with malignant ovarian tumors underwent multi-slice CT perfusion imaging to acquire the perfus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perfusion, PEI, TTP, BV peak enhancement image(PEI), time to peak (TTP) and blood volume (BV). The tumors were stained and coun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the microvessels in the tumor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MVD. Results The time-density curves of the benign ovarian tumors increased slowly, reaching the peak at 40 s; the curves of the malignant tumors rose rapidly and continuously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25 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erfusion data (PEI, TTP, BV)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P<0.05). The MVD of the malignant tumor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benign rumors (P<0.05). The mean BV of the malignant ovarian tumo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MVD (r=0.786, P<0.05). Conclusion Multi-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can provide accurate enhancement data of the ovarian tumors and helps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ovarian tumors by presenting the changes of the hemodynamic features in the tumors.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对面动脉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 挑选已行CTA检查并无血管及其他病变的病例共45例,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Brilliance 16排螺旋CT,经肘静脉注入欧乃派克350 mgI/ml.后处理技术主要采用MIP及Volume Render(VR),按左右面动脉分别进行统计.结果 左侧面动脉:45例中有44例(97.8%)起自颈外动脉,距离颈动脉分叉处4.50~47.90 mm,平均(18.77±8.98)mm;1例(2.2%)起自颈总动脉.右侧面动脉:45例(100%)均起自颈外动脉,距离颈动脉分叉处6.80~39.70mm,平均(19.23±8.25)mm.双侧面动脉均以独立起于颈外动脉多见,其次为舌、面动脉共干起于颈外动脉,左侧面动脉中颏下动脉与面动脉共于以及甲、舌、面动脉共干各1例.左侧面动脉干管径1.40~4.70 inln,平均(2.83±0.77)mm;右侧面动脉干管径1.60~4.30mm,平均(2.8±0.79)mm.左侧面动脉终止于口角以下12例(26.67%),口角至鼻翼之间7例(15.56%),鼻翼以上26例(57.77%).右侧面动脉终止于口角以下7例(15.56%),口角至鼻翼之间12例(26.67%),鼻翼以上26例(57.77%).双侧面动脉均以穿过下颌下腺实质多见(左侧23例、右侧24例),其次为下颌下腺深面走行(左侧11例、右侧9例).结论 16排螺旋CTA可以无创性术前评价面动脉,借助功能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清晰显示双侧面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及中止部位.为临床医师提供详细的资料,有利于整形外科的皮瓣设计和显微血管外科手术的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显示肺动脉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ance 16排螺旋CT,美国MADRAD双筒高压注射器。图像后处理分析软件包括MIP、VR、VE、VIP。分析58例行胸部CTA检查的血管重建图像,比较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动脉的显示效果。结果:58例患者都能清晰显示肺动脉走形、分支及管径。各种常用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IP既能清晰显示肺动脉的解剖学形态,又能显示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在完整显示肺动脉的解剖学形态方面,VR优于MIP,但不能显示血管腔内情况;VIP优势在于单条血管的跟踪观察;在显示肺动脉分支,尤其是细小分支时,VE能跟踪血管发现血管的分支及其走形,并了解管壁是否光滑,在这一方面优于其他后处理技术。结论:多层螺旋CT的肺动脉成像可直观地、准确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走形、形态、管径。肺动脉成像的各种后处理技术中,MIP和VR两者联合应用对解剖学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很好;VIP及VE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