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923篇
  免费   35064篇
  国内免费   17192篇
耳鼻咽喉   5259篇
儿科学   7188篇
妇产科学   4571篇
基础医学   20936篇
口腔科学   4762篇
临床医学   107475篇
内科学   57470篇
皮肤病学   8118篇
神经病学   20394篇
特种医学   186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50篇
外科学   36772篇
综合类   184336篇
预防医学   56010篇
眼科学   8200篇
药学   81196篇
  919篇
中国医学   72169篇
肿瘤学   19026篇
  2024年   3840篇
  2023年   12906篇
  2022年   15357篇
  2021年   18913篇
  2020年   20653篇
  2019年   20657篇
  2018年   9554篇
  2017年   16310篇
  2016年   17956篇
  2015年   19649篇
  2014年   33136篇
  2013年   31978篇
  2012年   39761篇
  2011年   42226篇
  2010年   39676篇
  2009年   38499篇
  2008年   44152篇
  2007年   40005篇
  2006年   36705篇
  2005年   38386篇
  2004年   30166篇
  2003年   27483篇
  2002年   21745篇
  2001年   18505篇
  2000年   13783篇
  1999年   10636篇
  1998年   9148篇
  1997年   8097篇
  1996年   7408篇
  1995年   6259篇
  1994年   5224篇
  1993年   3415篇
  1992年   2840篇
  1991年   2682篇
  1990年   2078篇
  1989年   2094篇
  1988年   619篇
  1987年   567篇
  1986年   420篇
  1985年   313篇
  1984年   162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摘 要目的:观察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郑州市第三 人民医院自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计 80 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编号末尾数 字奇偶原则进行两组分组:对照组患者 40 例,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 40 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比 较不同方法治疗下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差异。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镁、血清钾浓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治疗后血清镁、血清钾浓度水平较之于治疗前有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浓度亦保持在正常范围 值之内。 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为A组(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6例和B组146例(单纯2型糖尿病)。采用查阅病历资料和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糖尿病肾病、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糖化血红蛋白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性进行干预,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获得牛蒡Arctiumlappa根功能基因数据库,分析其木质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方法以牛蒡根为研究对象,利用华大基因BGISEQ-5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从头组装获得Unigene,利用各种已有的核酸和蛋白质数据库对Unigene进行注释和分类,利用KEGG代谢途径分析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基因,利用三维同源建模分析苯丙氨酸解氨酶(AlPAL)的结构特点。结果通过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4 215个Unigene,其中42 003个Unigene被任一数据库注释,1 668个Unigene被注释到54个转录因子家族中;KEGG途径分析鉴定了423个Unigene参与了木质素的生物合成。AlPAL空间结构模型显示其为同型四聚体,每个单体由3个结构域组成,包括4-甲基-咪唑-5-酮(MIO)结构域、核心结构域和屏蔽结构域,其中MIO结构域包含保守的三肽ASG,构成AlPAL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结论对牛蒡根转录组进行分析,为牛蒡功能基因鉴定、次生代谢途径解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2009年1月~2019年6月关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13个病例;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改善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度(MD=5.06,95%CI=4.01~6.10,P<0.01),改善粗大运动功能(GMFM D区MD=3.75,95%CI=2.75~4.75,P<0.01;GMFM E区MD=6.04,95%CI=4.82~7.26,P<0.01),改善腓肠肌痉挛程度(MD=5.19,95%CI=-0.52^-0.39,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在改善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所纳入研究的方法有局限性,还需更严格的设计和高质量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借助TCMSP、PubChem Search、Genecards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工具得到丹参的活性成分治疗微循环障碍的作用靶标,利用Cytoscape 3.3.0软件构建丹参活性成分-微循环障碍作用靶标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丹参中共筛选出治疗微循环障碍的65个相关活性成分,并发现微循环障碍相关的9个关键靶点。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可能与氧化还原、钙离子稳态等生物过程有关,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神经突触信号传导、催产素信号通路、醛固酮-调节钠重吸收等信号通路。结论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俞国法  蔡国英 《新中医》2020,52(4):121-124
目的:探讨扶正抑癌汤联合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手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扶正抑癌汤联合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术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CA199)、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A199、CA12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CEA、CA199、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抑癌汤联合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手术治疗胃癌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8.
徐秀敏  刘双凤  刘正阁 《新中医》2020,52(11):151-154
目的:研究在结肠癌术后采用中医特色抗癌疗法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抗癌疗法和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细胞免疫指标水平、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 (CAl9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后采用中医特色抗癌疗法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血清CAl99和CEA,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认知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明确诊断的1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确诊患者中,有明确牛羊动物及不熟生肉接触史者6例;临床表现为发热10例、关节痛4例、畏寒3例、头晕3例及乏力1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1例确诊患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均增高,谷丙转氨酶升高8例,降钙素原增高7例,血白细胞总数降低7例,淋巴细胞增高6例,血小板总数降低6例,血红蛋白降低5例;血培养送检11例,阳性8例,骨髓培养送检3例,阳性2例;随访结果表明该11例患者经内科积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应考虑布鲁菌病可能,并应早期送检血培养和骨髓培养,避免漏诊和误诊,同时增强高危人群防护意识,防止暴发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 年7 月至2018 年4 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2 例宫颈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 例。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手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雷公藤甲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免疫细胞和炎症反应因子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10% vs 61.29%,P<0.05)。治疗后两组CD3+和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CD8+及PD-L1 T淋巴细胞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0 以及TNF-α 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cyclinD1 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下降、ERα 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间cyclinD1 和ERα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雷公藤甲素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对宫颈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