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6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085篇
预防医学   428篇
药学   191篇
  1篇
中国医学   288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消渴病的治疗关键是分清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生的内在基础,阴虚燥热期只是其病理过程中较为短暂的阶段,而真阳不足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则是本病病机之根本。也就是说:阴虚燥热是其标,而肾气(阳)虚为其本。由于本病多为慢性经过,所以要阻止病情发展。分清标本、以治本为主才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2.
应用刺血疗法的临床心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刺血疗法 ,又称刺络法、刺血络。具有开窍泄热 ,活血理气止痛 ,清热解毒消肿 ,祛风散寒除湿等作用。该法操作简便 ,疗效迅速。古人非常重视刺络法 ,如《灵枢·九针论》 :“泻热出血。”《素问·血气形志篇》云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及《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宛陈则除之”的治则。并在《灵枢·官针》中运用不同的针具 ,方法来达到刺络放血的目的。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用 1次性注射针头作为针具 ,行刺血法治疗多种疾病 ,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现采撷几点 ,简述如下 :1 交通阴阳、引邪外出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4 0天 ,自出生时始即全身…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管子》的阴阳思想及对《内经》阴阳理论的影响,认为《黄帝内经》完全吸收了《管子》的哲学思想,将《管子》的四时阴阳理论及尚阳思想,结合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和医疗实践,建构了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临床治疗及养生。  相似文献   
994.
余冬梅 《江苏中医》2000,21(10):49-50
本文将系统的概念引入了阴阳学说中,指出不同系统中,阴阳消长和转化的形式及内在机制不同。提出:在封闭系统中,阴阳消长的形式是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并存在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过程;而在开放系统中,阴阳消长的形式还有同消同长,其阴阳转化发生的条件也更为复杂。文中还探讨了将系统概念引入阴阳学说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三论阴阳奇偶数律与月经周期演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奇偶数律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便于更好地推导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论治未病。如7数律,为少阳之数,少阳与厥阴相结合,实际上内与厥阴肝木有关,所以7数律虽为少阳数,实应属厥阴肝体;5数律为阳明中土之数,阳明与太阴相合,实际上内与太阴脾土有关,所以5数律虽为阳明之数,实应属太阴脾体;3数律为太阳之数,太阳为三阳,与少阳相合,实际上内与少阴肾水有关,所以3数律虽为太阳数,实应属少阴肾体。由于肾为月经生殖之  相似文献   
996.
《周易》阴阳卦爻的有序变化展现时间节律的周期性规律,展现生命演变之理,其中阴阳互根统一、制约平衡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时间节律的理论核心。夏桂成教授认为女性月经周期呈现圆运动的生物钟节律,阴阳消长变化贯穿于整个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变化与昼夜、四时节气相关,与月相的盈亏晦朔一致。倡导在治疗月经周期节律紊乱性月经病时要掌握时相及阴阳变化规律:应昼夜节律,燮理阴阳为法;循月相节律,调和气血为要;据四时节律,补肾贯穿始终,为周期紊乱性月经病及相关妇科疑难杂症的调治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997.
燥与湿反映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于人体而言,则可概指津液盛衰的两种状态。两者看似相反、互制,实则相关、共存,并能够相互转化。临床上,鱼鳞病的鳞屑颜色和部位可以反映燥极似湿、湿极似燥的皮损特点,此为“燥湿同形”;鱼鳞病的临床特征可以反映燥湿夹杂的病理状态,此为“燥湿同病”。从“燥湿同形同病”论治鱼鳞病,认为鱼鳞病核心病机为外燥内湿,或湿郁燥生,或燥壅湿阻,或燥湿互化。治法上若单纯养阴则碍湿,若过用温燥则阴亏更胜,必润燥相济,相反相成,方可奏效。故内湿以运脾调气祛湿,斡旋中焦;外燥以开玄养阴润燥,布散津液。本文从“燥湿同形同病”论治鱼鳞病,临证予以润肤饮合化裁异功散加减治之,以期为临床治疗鱼鳞病提供又一思路。  相似文献   
998.
阴阳易一名见于《伤寒论》 ,《伤寒论》日“伤寒阴阳易之为病 ,其人身重 ,少气 ,少腹里急 ,或引阴中拘挛 ,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 ,眼中生花 ,膝胫拘急者……”。成无已对此病症的成因及含义在《注解伤寒论》中日“大病新差 ,血气未复 ,余热未尽 ,强合阴阳 ,得病者各日易。男子病新差未平复 ,而妇人与之交得病 ,名曰阳易 ,妇人病新差未平复 ,男子与之交得病 ,名日阴易。”近年来 ,阴阳易的成因和治疗被人们忽视 ,凡遇此证大多按外感或其它病症论治。阴阳易证是真元大虚 ,气血未复 ,复因房劳 ,耗伤精血 ,寒邪乘虚而入 ,凝滞经脉 ,冲、任、督脉受…  相似文献   
999.
《黄帝内经》"道"论本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揭示《黄帝内经》(以下称《内经》“道”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观、整体恒动观,并用其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以“道”为主线,对《内经》全文进行层层剖析,归纳总结其核心思想。结果:《内经》之所以被后世奉为圭臬,是因为其“道”论贯穿于始终,其指导思想就是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所逐步形成的整体观和恒动观,是自发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结论 《内经》因以其“道、为核心,使之至今仍然作为祖国医学的精髓,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阴阳者,细胞之道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中医现代发展必须解决以自主的理论思维认识细胞的问题 ,指出中医学术发展存在断代 ,要认清中医理论发展的阶段。中医学要认识细胞首先要认识细胞的阴阳 ,以细胞的结构阴阳、细胞的阴阳交感、细胞的阴阳离合为代表论证了细胞具有阴阳属性 ,并贯穿着细胞的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用及消长变化规律。明确提出要承认阴阳的公理性 ,否则中医不可能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