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0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41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411篇
口腔科学   3543篇
临床医学   373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科学   777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137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90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背景:上颌骨创伤或肿瘤切除后可发生面部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早期修复对患者意义重大.目的:探讨上颌骨切除后同期钛网与赝复体植入修复眶面部缺损以及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上颌骨切除的患者,治疗中同期植入钛网修复眶底以及上颌窦前壁骨质缺损的上颌窦恶性肿瘤患者共21例,其中上颌骨部分切除4例,上颌骨全切11例,上颌骨扩大切除6例,随访观察钛网在上颌骨切除后遗留的面中部及眶区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同期钛网植入后创口均一期愈合,颜面部轮廓对称,眼球功能正常,患者对颜面部外观基本满意,联合赝复体后能进软食,语言清晰,2例患者在修复后辅助放疗,出现钛网植入体部分外露,经临近皮瓣转移修复后痊愈.结果显示,钛网可以对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面部修复重建,对恢复面部形态、防止复视发生、后期功能修复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992.
背景:机械应力改变是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的:观察机械应力相关基因在关节不稳所致的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中软骨下骨的表达情况,为阐述机械应力因素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行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切除术,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分别于术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提取软骨下骨的RNA,并采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软骨下骨全基因表达,根据现有文献报道,探索机械应力相关基因在该大鼠模型软骨下骨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qRT—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发现3个重要的与机械应力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Postn,Ihh,Bmp5,并由qRT—PCR得到验证:实验组中,Postn在术后第1周显著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周也出现高表达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mp5也在术后第1周显著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周及第4周也有高表达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lhh在术后第1周及第2周同时出现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机械应力因素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与其相关的基因或其通路,可能为揭示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的依据,从而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993.
背景:肥胖可使脊柱尤其是腰椎退化,随着肥胖发病率的增加,肥胖患者发生腰椎外科的手术日益增多,有关的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增加腰椎融合的并发症,尤其是伤口感染。目的:分析肥胖是否改变接受腰椎融合患者并发症的概率。方法:纳入行腰椎单节段融合的患者(包括正常体质量和肥胖患者)268例为样本,将腰椎融合了分为两种类型:前路腰椎融合和后路腰椎融合,用切除自体的髂前上棘的松质骨行椎间植骨,美敦力枢法模的钛棒固定,探查硬膜前方无碎骨屑后移,切口放置引流,逐层关闭。腰椎融合后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分别就患者的不同并发症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268例中104名为肥胖患者。肥胖患者的并发症包括有心脏、肾、肺、伤口并发症等,以伤口并发症和肺部并发症为主,与正常体质量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前后路方式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肥胖增加了腰椎融合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但在前后路腰椎不同融合方法中对患者的影响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94.
背景:有关成人椎体钉进钉点的报道较多,但都只有一般性的描述,且由于不同种族、节段等差异,椎体形态变异较大,其置钉位置的选择也不一致。目的:通过CT扫描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胸椎三维立体模型,数字化测量成年国人中下段胸椎侧前方椎骨相关解剖位置CT数据。方法:收集非脊柱疾患病例CT资料,利用Mimics软件建立国人完整中下段胸椎(T4-T12)三维立体模型,测量椎体正中冠状面左、右缘高度,正中矢状面前、中、后缘高度,椎体上终板矢状径及横径,椎体下板终矢状径及横径。结果与结论:国人中下段胸椎椎体上、下终板矢状径及横径均随椎序的增加而增人。在中、下段胸椎椎体卜缘置钉,椎体螺钉的选择有一定的规律;由于椎体的横径始终大于矢状径(3.0—4.0mm),建议在取材和修剪移植松质骨块时应将骨块修成横行的长方体(长大于宽3.0—4.0mm)。临床中下胸椎侧前方固定时应参考以上数据选择合适的纵行棒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995.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动态平衡能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屈膝肌力及伸膝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平衡控制能力。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动态平衡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纳入2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骨性关节炎组)和20例健康正常人(正常组),应用动态平衡仪进行动态平衡能力测试,包括总体稳定指数、前后方向稳定指数和左右方向稳定指数;稳定性测试:包括完成稳定性测试全部随机目标跟踪的时间,平均方向控制能力和前、后、右、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左8个方向上的控制能力。结果与结论:膝骨性关节炎组在睁眼双足站立、闭眼双足站立状态下总体稳定指数、前后方向稳定指数、左右方向稳定指数均高于正常组(P〈0.01),平均方向控制能力、前方控制能力、后方控制能力、左方控制能力、后右方控制能力测试值低于正常组,而完成该测试所需时间明显增加(P〈0.01)。说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动态平衡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96.
背景:落环锁式膝踝足矫形器在较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中被广泛应用,但该矫形器在行走时有一个主要限制即摆动期膝关节锁定,导致患者在行走时需要通过上肢活动来补偿。目前有关不同矫形器治疗效果的对比鲜有研究。目的:探究并对比E—MAG活跃型矫形器和落环锁式膝踝足矫形器在脊髓损伤患者步态提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的实验设计,观察E-MAG活跃型矫形器和落环锁式膝踝足矫形器在1例T10脊髓水平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测量下肢的三维步态数据,对比摆动期允许膝关节屈曲、支撑期膝关节锁定和整个步态周期中膝关节均锁定两种步态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定性观察和运动学三维步态数据证明该患者在使用E-MAG活跃型矫形器时行走更快,更有效。尽管患者无法自主控制其膝关节,由于摆动期膝关节屈曲,支撑期膝关节锁定,使用E-MAG活跃型矫形器可以帮助患者在行走时更加安全和顺利,且需要的上肢补偿更加少。与落环锁膝式膝踝足矫形器相比,E—MAG活跃型矫形器包含站立期控制,因此会有更高的接受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7.
背景:髋部骨折的病情较复杂,临床医师选择适当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影像学检查,常难以准确判断空间立体关系. 目的:探讨基于64排螺旋 CT 扫描数据对髋部骨折进行虚拟手术设计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髋部骨折患者.dicom 格式 CT 数据导入 Mimics 软件,进行图像分割,建立骨折三维模型并进行虚拟复位,将.stl 格式复位模型导入 Imageware12.0,根据钢板放置位置选择合适长度钢板,螺钉固定.并快速成型形成实体与导航模板. 结果与结论:重建三维可视模型可准确反映出骨折特点、骨折移位方向和程度,并可进行任意旋转观察,实现了内固定手术模拟.可见术前应用计算机辅助虚拟现实手术设计可以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背景:采用医用钛缆材料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坚强,较好的保护了膝关节的功能。目的:观察医用钛缆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30例髌骨骨折患者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选择医用钛缆材料治疗和传统钢丝环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时间、出血量、膝关节内固定首次锻炼时间、住院天数、医疗消费、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医用钛缆环扎固定组内固定膝关节活动时间早,住院天数短,但医疗费用偏高,远期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也较传统钢丝环扎组高(P〈0.05)。结果证实,医用钛缆材料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具有膝关节锻炼时间早、并发症少的优点,是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的较优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CBC T资料分析吉林地区正常人群上颌后牙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为上颌磨牙区的牙种植术和疾病诊断以及治疗计划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放射科留存的CBC T 资料中,选择上颌后牙健康,没有经过外科手术和正畸等处理的CBC T资料27例(其中男13例,女14例),利用CBC T 配套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用软件内置测量工具逐一测量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结果上颌后牙各个牙根与上颌窦底距离在左右两侧和男女之间无差异( P >0.05)。27名试验人员(54侧)CBC T 中,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第一磨牙的近中根、腭根、远中根、第二磨牙的近中根、腭根、远中根的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分别为:(4.13±3.71)m m、(3.12±3.76)m m、(3.50±3.58)m m、(2.62±3.32)m m、(1.81±2.55)m m、(3.14±3.08)m m、(2.67±3.27)m m。结论上颌第二磨牙近中根根尖距离上颌窦底最近,上颌第二前磨牙根尖距离上颌窦底最远( P<0.05)。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