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3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620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246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996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988篇
内科学   1113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84篇
特种医学   3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18篇
综合类   3885篇
预防医学   1992篇
眼科学   157篇
药学   1261篇
  6篇
中国医学   1097篇
肿瘤学   24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583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703篇
  2006年   653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773篇
  2003年   689篇
  2002年   499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肾移植后发生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罕见。现将本院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0岁,因“反复右上腹不适半年,体检发现肝尾状叶占位病变1周”入院。患者近半年来感右上腹不适伴疼痛,以钝痛为主,可自行缓解,偶向右肩部放射。入院前1周前于当地医院B超检查发现肝尾状叶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92.
鼠双微粒体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鼠双微粒体2(MDM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胶质瘤组织中MDM2的表达。结果:MDM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为17%(6/35).MDM2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31。两者均与胶质瘤病理分型相关,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分别为MDM2 0.443,p53 0.74。结论:MDM2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是肿瘤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调查一起高考期间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并为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溯源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测,综合分析判定疫情原因。结果 该起事件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6日,持续4 d,罹患率为10.77%(155/1 436);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发热为主;病例均有在学校2层食堂的就餐史,调查到一楼食堂就餐的5例病例均食用了6日中餐鸡蛋香干和(或)卤牛肉,在三楼食堂就餐的86例病例食用了6日中餐卤牛肉和(或)7日晚餐卤鸡腿的占95.35%。同时发现食堂食品加工用具和盛装容器存在生熟混用的情况。从一楼食堂就餐的5份病例生物标本、3份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留样食物(鸡蛋香干)中检出肠炎沙门氏菌,且PFGE图谱一致;从三楼食堂就餐的8份病例生物标本、留样食物(卤牛肉、卤鸡腿)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且PFGE图谱一致。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因食品加工用具和容器生熟不分所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致病因子为肠炎和鼠伤寒两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建议规范和落实学校餐饮卫生监管,确保加工用具和容器生熟分开,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制定定期体检制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建立简便、灵敏、准确的全血中杀鼠醚的定量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联用法建立全血中杀鼠醚的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以乙酸铵(5 mmol/L)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C18色谱柱上进行色谱分离,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化模式、多反应监测及增强子离子扫描模式。
结果 方法的检出限为3.4 ng/mL,工作曲线在10~1 2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三个浓度水平的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5%、94.3%和101.0%,血中杀鼠醚在4℃冰箱中至少可以保存7 d。
结论 建立的全血中杀鼠醚的定量检测方法,能减少杂质干扰,具有简便、灵敏、准确的优点,可以满足血中杀鼠醚的定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77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本组患儿设为观察组;将2010年1月前常规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45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84.42%,患儿惊厥平均消失时间为(2.4±0.5)d,平均意识恢复时间为(4.5±1.2)d,平均肢体肌力恢复时间为(5.3±1.2)d,平均锥体束征消失时间(3.3±1.0)d。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77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轻微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0%,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缩短病程,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早期空间爬行运动训练对子鼠心理行为的影响,为0~3岁婴幼儿运动方式促进心理行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5只新生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和运动组(n=12)。运动组进行早期空间运动训练4周。应用动物行为学平台(转棒仪和旷场试验)对36~37日龄子鼠进行心理行为测定。结果 1)运动组子鼠降落的潜伏期非常明显长于对照组(t=3.031,P0.01);2)运动组子鼠跨格次数少于对照组(t=3.710,P0.01);中心区域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259,P0.01);中心区域活动距离少于对照组(t=3.437,P0.01);周边区域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t=3.018,P0.01);3)5min时间分段分析显示运动组子鼠中心区域活动距离少表现在首5 min,活动时间短表现在后5min。结论早期空间爬行运动可使子鼠对新环境认知能力增加、情绪稳定和运动协调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7.
目的:系统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www. chkd. cnki. net)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4-01,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收集有关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对照试验文献7篇,合计399眼,鼠神经生长因子参与治疗后,优势比OR=3.78,95%CI为[2.35,6.0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鼠神经生长因子参与治疗能提高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有效率。但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海胆黄多糖SEP对高糖高胰岛素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胰岛素模拟糖尿病机体微环境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选择不同剂量海胆黄多糖SEP分组给药处理后,采用Lowrys法检测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给药前后心肌细胞ANF和PPAR-αm RNA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胰岛素组蛋白含量、细胞表面积、ANF和PPAR-αm RNA表达均明显增加;与高糖高胰岛素组相比,低、中、高给药组剂量依赖性降低了高糖高胰岛素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蛋白含量、细胞表面积、以及ANF和PPAR-αm RNA表达。结论 SEP对高糖高胰岛素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PAR-α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鼠尾胶原、多聚赖氨酸和明胶3种基质对体外培养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鼠尾胶原、多聚赖氨酸和明胶作为基质包被培养器皿,以普通培养器皿作对照,培养角膜上皮细胞,观察细胞形态,进行细胞计数并描绘细胞生长曲线,比较不同基质对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使用基质包被的培养器皿培养角膜上皮细胞,细胞增殖速度较普通组快,细胞形态、活力和长势比普通组更佳,促进增殖的能力为鼠尾胶原>多聚赖氨酸>明胶。结论鼠尾胶原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增殖,且增殖效果优于多聚赖氨酸和明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离鉴定冈村凹顶藻中的倍半萜类成分,供抗菌活性筛选。方法 综合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利用光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选择4株真菌为实验菌株,对6个倍半萜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定;选择2株细菌为实验菌株,对所有倍半萜进行体外抗细菌活性测定。结果 分离得到17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海兔阿普里醇 (1)、劳藻过氧素 (2)、海兔阿普里醛 (3)、 α-异溴花侧伯烯 (4)、α-异花侧伯烯醇 (5)、花侧伯烯醚 (6)、月桂烷-11-烯-10-醇 (7)、劳藻酚 (8)、劳藻酚乙酰化物 (9)、去溴劳藻酚 (10)、异劳藻酚 (11)、异劳藻酚乙酰化物 (12)、约翰斯顿醇 (13)、帕西菲醇 (14)、10-溴-α-花柏烯 (15)、10-溴-β-花柏烯 (16)、9-羟基-3-氯-4,10-二溴-α-花柏烯 (17),并对所获得的倍半萜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论 化合物5和7为首次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得到;应用1D和2D NMR首次对化合物6的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5和13对光滑假丝酵母菌显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80值分别为1和4 μg/mL,与两性霉素B(2 μg/mL)和氟康唑(1 μg/mL)相当,而化合物2、8和9对新生隐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化合物2、8~10、15和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和9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其MIC80值分别为2.3和10.5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