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9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53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358篇
口腔科学   925篇
临床医学   2627篇
内科学   33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5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030篇
综合类   4336篇
预防医学   1466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443篇
  17篇
中国医学   4887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992篇
  2011年   1149篇
  2010年   1215篇
  2009年   1101篇
  2008年   1278篇
  2007年   1174篇
  2006年   1134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1169篇
  2003年   959篇
  2002年   855篇
  2001年   735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454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1例10—14岁骨性Ⅲ类错He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10-14岁骨性安氏Ⅲ类错H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1例10-14岁骨性Ⅲ类错He患者为观察组,32例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He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装置治疗,平均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头影侧位片,并采用一种新的头颅参照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向下后旋转,向前生长受限,观察组前牙覆盖增加5.3mm,骨性变化占51%,牙性变化占49%;其中,9例患者前牙达到正常覆He、覆盖关系,磨牙中性关系,2例患者前牙达到浅覆He,浅覆盖关系,后牙中性偏近中关系。结论 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10-14岁轻中度骨性反He患者有较好疗效,可减轻畸形程度,避免手术治疗,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软硬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唇挡作用于下颌牙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分析唇挡对下颌牙列及骨骼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戴用唇挡时间1年,唇挡的位置位于距下前牙2mm,牙冠中点到牙龈缘4mm处,唇挡的远中插入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管的圆管中,治疗开始之前以及1年后各拍头颅侧位片、下颌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由于前牙唇倾以及(牙合)向的抬高,使下颌牙弓长度明显增加,双侧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以及第一恒磨牙之间的宽度明显增加.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伴有下前牙轻度拥挤的患者,在第一阶段非常适合使用下颌唇挡,不但可以加大牙弓的宽度,而且可以整平Spee's曲线以及打开咬合.  相似文献   
93.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Ⅲ类骨性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性反牙合的矫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对9例骨性反牙合儿童,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装置进行矫治,力量300~500 g侧,方向向下向前与牙合平面呈20°角.结果 9例患儿均取得满意外形,SNA增加1.87°,ANB增加3.12°,MP-SN增加0.91°.结论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亮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观察头帽牵引推杆式矫治器联合应用对生长期的安Ⅱ^1错(he)患者牙、颌、颅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青春生长期的安氏Ⅱ^1错(he)患者。正常对照组22例(男10例,女12例),治疗组20例(男8例、女12例),以治疗8个月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对照组在8个月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以排除自然生长对本研究的影响。结果:平均治疗期的疗效是抑制上颌骨的生长,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尤其是垂直向生长效果明显。SNA、ANB、OJ、UI/SN、UL—Eline、LL—Eline等在治疗后减小,有显著性差异。SNB、L1/MP、U1/EI、Co-Go、Go-Pg、鼻唇角和颏唇角在治疗后增大,有显著性差异。下颌平面角和下面高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头帽牵引和推杆式矫治器联合应用更适合于矫治上颌矢状向、垂直向发育过度和下颌发育不足的安氏^1错(he)。在生长发育期的Ⅱ类错(he)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减小覆(he)覆盖,改善(he)关系并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口外弓颈牵引推磨牙远移治疗前后的颅面、牙齿的角度变化。方法:调取2002~2005年间完成正畸治疗病例18例作回顾性研究,均为安氏Ⅱ类错低角或均角病例,应用口外弓颈牵引推磨牙远移+方丝弓矫治技术不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SNA平均减小1.5°,SNB平均增加0.8°,FMA平均增加1.2°,GoGn-SN平均增加2.2°,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外弓颈牵引推磨牙远移能有效改善颌骨侧貌,改善低角状况,促使下颌骨顺时针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97.
为了探讨对大鼠下颌施加向后上方向的牵引力抑制髁头生长的机理,本实验用酶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髁头软骨受力后的超微结构和代谢功能变化。结果发现,受力后髁头生发层细胞变为梭形,突起减少,线粒体明显肿胀,各种酶活性均下降,表明其形态及代谢功能均受干扰,可能与生发层缺乏基质的保护作用有关。成熟层细胞受力后,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酶活性下降,乳酸脱氢酶和溶酶体酶活性升高,表明其能量供给受阻,使细胞内酸性粘多糖分泌功能下降。组织内氧及酸性粘多糖含量下降,促使钙磷离子进入基质结合,抑制髁头的分化功能。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在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应用及治疗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9名,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前牙反[牙合],正畸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SNA角增大4.2°,ANB角增加5.4°,NA-PA增加5.0°,A-VL增加6.1mm,SNB角减少1.2°,B-VL减少0.2mm,1-SN增加6.2°。结论:前方牵引可有效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抑制下颌骨生长,同时可导致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上前牙唇倾,下切牙轻度舌倾。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牙合)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5~8个月(平均6.5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矫治效果良好,SNA,ANB,~,IMPA,覆盖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夜间前方牵引配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实现了对上颌实施24小时持续前牵,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渐进性牵引手术离断的骨段二端,引导牵引间隙新骨组织形成以矫治骨骼及周围软组织畸形与缺损的方法。该技术起源于整形外科对长骨畸形的矫治,随后被引入颌面外科领域治疗严重的颌面部骨畸形。Synder等于1973年应用DO牵引延长狗下颌骨获得成功,McCarthy等于1992年首次在临床使用DO治疗下颌骨畸形患者。经过十多年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DO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颌面部骨畸形的治疗。但是,DO需要较长的牵张固定期以让牵张间隙的新骨形成。矿化、钙化成熟。研究表明,牵张后的固定期约为40~50 d/cm。从而限制了DO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为了使牵张区快速生成新骨组织,学者们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以期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以缩短治疗时间。其中有物理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