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9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53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358篇
口腔科学   925篇
临床医学   2627篇
内科学   33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5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030篇
综合类   4336篇
预防医学   1466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443篇
  17篇
中国医学   4887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992篇
  2011年   1149篇
  2010年   1215篇
  2009年   1101篇
  2008年   1278篇
  2007年   1174篇
  2006年   1134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1169篇
  2003年   959篇
  2002年   855篇
  2001年   735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454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71.
保留残根有助于提高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本文综述了一种保留残根的新方法-牙齿(牙合)向牵引,并就其适应证、优点、牙周反应、生物力学反应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变换速度牵引兔下颌骨15mm后新骨生成的质量,探讨提高牵引成骨效率的方法。方法:新西兰白兔5只,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d后,以0.75mm/次、2次/d的速率牵引6d,共9mm;再以0.5mm/次、2次/d的速率牵引6d,共6mm;固定15周,新骨分别行大体、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牵引结束后新骨逐渐成熟,到固定15周时,牵引区新骨与正常骨接近。结论:变速牵引成骨能够保证新骨的良好生成,缩短牵引时间,提高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应用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5例,戴用双轴扩缩式快速上颌扩弓器,每天早晚加力各1次,每次转1/4圈,第1周扩大,第2周缩窄(即反方向加力),第3周扩大,第4周缩窄……,依此类推,至第9周扩大牙弓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至反(牙合)解除,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采用双轴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骨,A点平均前移量达3.2mm。结论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能有效地矫形治疗以上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74.
严重骨性上颌后缩患者,可通过采用DO技术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向前水平牵引上颌骨,从而解除反覆盖,建立前牙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目前文献一般以“上颌骨前移距离”描述牵引成骨的效果,但所选取的头影测量分析法中,并没有一项指标直接反映这个移动距离。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法着重分析上下颌骨的矢状方向上的位置变化,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将其用于安氏Ⅲ类错[牙合]研究者较少。作者应用Pancherz分析法评价上颌前方牵引对上下颌骨的作用,初步探讨牵引成骨矫治骨性上颌后缩的机制。  相似文献   
75.
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多数是牙源性错(牙合),一般使用活动矫治器即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骨骼畸形,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头帽一颏兜、前方牵引、FR3功能矫正器等,常因患者戴用时间不够,配合不力而疗效不佳。真空压膜后牙斜面导板矫治器是一种全天候矫正器,上下两个斜面在咀嚼和吞咽时相互作用,利于Ⅲ类骨性关系的纠正和面形的改善,(牙合)垫有利于咀嚼,易取得患儿合作,用于治疗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6.
缝牵引成骨矫正唇腭裂面中份发育不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缝牵引成骨的方式治疗面中份发育不全。方法: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颌骨牵引装置,在全麻手术下将牵引钩置入梨状孔侧缘,从鼻腔引出,结合面弓,对8例唇腭裂术后面中部凹陷畸形患者进行前牵引治疗。结果:!上颌经缝牵引治疗后,患者A点前移2.5~6mm,平均为3.56mm。ANB角增加4~8°,平均为5.38°。面中部侧面凸度有明显改变,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结论:!经梨状孔缝牵张成骨可快速、有效的治疗面中部发育不全,避免上颌逆时针旋转。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7.
曹艳丽  周彦恒 《口腔正畸学》2005,12(4):193-194,176
大多数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人都伴有骨性病因,表现为下颌后缩或是小下颌。当骨骼畸形较为严重,单纯正畸治疗无法达到好的疗效时,可以根据病人要求,采用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术延长下颌,使治疗效果较为完美。骨牵引成骨术是另一种可选的延长下颌的手段。它具有减少神经创伤,减少术后疼痛及肿胀,增加稳定性减少复发,减少颌间结扎固定的需要以及降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发生等一些优点。尤其当需要长距离骨延伸时,骨牵引成骨术更是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78.
变速牵引成骨对兔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变速牵引兔下颌骨15mm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 5只新西兰白兔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d ,以每天1 5mm ,每天2次牵引9mm ,然后继续以每天1mm ,每天2次牵引6mm ,完成牵引后固定15周,分别行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和电生理学检查。结果 下颌骨延长15mm ,新骨生成良好。下牙槽神经牵长2 1. 99% ,牵引结束时神经变性明显,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为术前的9. 70 % ,潜伏期较术前有所延长,随后出现恢复趋势,到固定15周时,波幅恢复到术前的33. 85 % ,潜伏期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下颌骨变速牵引15mm后,下牙槽神经受到明显的影响,到15周时,下牙槽神经的功能有恢复的趋势,但恢复尚不完全。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建立山羊牵引成骨延长下颌支重建下颌支高度动物模型,对山羊下颌支牵引成骨区新骨的组织及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为牵引成骨术在下颌支缺损区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2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实验用山羊在下颌切迹下方截骨,切除一侧髁突及其颈部,左右随机。再于下颌支后缘形成转移盘。牵引延长下颌支,于牵引结束后2、4、8、12周分别进行大体、组织学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并用Axioplan2imaging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处理,结果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从牵引结束后4周始,通过牵引成骨形成的新髁突已经具备与正常山羊髁突相似的外形;组织学及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牵引区新骨随时间推移,钙化程度增加。至牵引结束后6周时,牵引区新骨矿化率为(1.35±0.57)μm/d,已经接近正常山羊下颌支矿化率(0.95±0.13)μm/d(P〉0.05)。结论:以山羊作为下颌支及髁突缺损牵引成骨重建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临床情况具有相似性。牵引结束后6周,可以考虑拆除牵引器,以利新骨在生理状态下进行功能改建。  相似文献   
80.
利用牵引成骨技术扩张延长发育不良的下颌骨已获成功,近年来十分盛行。本文综述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特别是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对下颌骨发育不良病例的髁状突的影响,阐述应用传递牵引技术对重建髁状突切除术的髁状突和颞下颌关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