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0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53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358篇
口腔科学   925篇
临床医学   2628篇
内科学   33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5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030篇
综合类   4336篇
预防医学   1466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443篇
  17篇
中国医学   4887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992篇
  2011年   1149篇
  2010年   1215篇
  2009年   1101篇
  2008年   1278篇
  2007年   1174篇
  2006年   1134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1169篇
  2003年   959篇
  2002年   855篇
  2001年   735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454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上颌骨复合体骨缝牵张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颅颌面骨发育不足治疗新方法,采用骨缝牵张成骨技术刺激猴上颌骨诸骨缝再生,延长面中三分之一。方法实验选用猕猴6只,分为A(4岁)、B(4岁)、C(6岁)、D(8岁)4只,对照组E(5岁)、F(5岁)2只。相当于人类年龄的12.6~22.5岁。对应于人类青少年中后期与成熟期早期。于牵张前3月采用自行研制的前牵引支抗种植体行骨融合种植体植入术。部位为前鼻嵴下方牙槽突内及颧牙槽嵴上各植入两枚种植体。待骨融合后,麻醉状态下安放颅骨坚强外固定架。将NiTi—SMA螺簧连接于支抗种植体与固定架面具之间,进行牵张延长面中三分之一。采用力值为A,B猴500g,C猴800g,D猴1.200g。E,F不加力自然生长。牵引方向与牙A平面平行。牵张后4、8、10、12周分别取材。进行头颅标本与大体观察;模型测量;X线检查。结果实验组上颌骨均得到不同程度延长。结论不同年龄组实验动物可以通过骨缝牵张诱导缝区大量新骨形成,各缝因受力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反应,牵张力值较大者形成的新骨多,加大牵引力值可使成年动物达到同样效果:前牵引支抗种植体能够承受实验所加力值。颅骨外固定坚强牵引牵张器具有稳定可靠的牵张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应用三焦点牵引成骨术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在下颌骨骨段缺损重建中的应用和在重建骨行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可行性。方法:4例下颌体骨段切除患者,使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同期行下颌骨缺损牵引成骨重建。牵引间歇期8天,牵引速度0.25mm×4次/d,稳定期4个月;1例于稳定期结束后在成骨区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下颌骨牵引成骨最长45mm。牵引成骨区骨量充足,组织结构及硬度接近正常颌骨。牵引成骨区种植义齿可满足正常功能的需要。结论: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可成功用于下颌骨骨段缺损的功能性重建,并可满足种植义齿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手法治疗联合电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CSR病人,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动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测量治疗前后颈椎右旋、左旋角度,评价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CASCS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和NDI均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CAS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N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颈椎右旋、左旋角度均明显增加(P < 0.01),且观察组颈椎右旋、左旋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略高于对照组的81.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电动牵引治疗治疗CSR的基础上开展Mulligan手法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疼痛、眩晕及功能障碍等,提升颈椎活动度。该手法见效快、操作简单,适用于CSR的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配合推拿按摩、牵引、针灸、电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9例,观察组8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推拿按摩、牵引、针灸、电疗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配合.分析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79.01%,高于对照组62.02%;两组患者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下降,观察组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推拿按摩、牵引、针灸、电疗治疗同时加强中医护理配合,可提高治疗效果与临床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4名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反(牙合)患者,行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分析治疗前后牙颌系统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上颌骨向前移位,下颌向下后旋转;上切牙唇倾前移,下切牙舌倾后移;磨牙远中竖直;覆盖及磨牙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例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病例,采用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X线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SNA增加(2.3±1.1)°,SNB减小(1.1±0.9)°,ANB增大(3.5±2.2)°,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面凸角增加(4.3±2.1)°,全面凸角减小(4.8±2.6)°,患者侧貌由Ⅲ类凹面型变为直面型.结论 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可以有效地矫治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调整上、下颌骨间前后向的位置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07.
郝强 《包头医学》2006,30(1):22-22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较常见,主要问题是可能发生的肘内翻畸形、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因此,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关键是预防并发症。我科近5年用尺骨鹰嘴牵引加手法整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共68例,经随访,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本组68例,男39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整脊手法配合三维牵引及矫形支具(三法联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AIS)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 76例 AI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38例。对照组采用三维牵引及矫形支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整脊手法进行治疗;治疗 3个月,察治疗前后病人 Cobb角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MVV)的变观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 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治疗后 Cobb角为( 7.93±2.15)°,对照组治疗后 Cobb角为(12.05±3.45)°,观察组治疗后 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病人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 84.21%(32/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60.53%(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 FVC、FEV1、 MVV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法联合治疗 AIS,临床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传统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临床医学八年制骨骼运动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4级和2015级参与《骨骼运动系统疾病》课程“骨关节炎”教学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分为对照组(60人)和试验组(82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试验组采用PBL+LBL联合教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包括学习积极性、知识理解程度、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及师生关系等7个方面,以及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习积极性[(8.00±1.61) vs. (7.28±1.98)]、知识理解程度[(8.02±1.59) vs. (7.33±1.79)]、思考能力[(8.34±1.66) vs. (7.42±1.90)]、团队合作能力[(8.32±1.76) vs. (6.60±2.79)]、实践操作能力[(7.70±1.69) vs. (6.87±2.57)]、自学能力[(8.05±1.65) vs. (7.35±2.48)]及师生关系(7.96±1.75) vs. (7.25±2.10)]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BL+LBL联合教学组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医学八年制《骨骼运动系统疾病》课程“骨关节炎”教学中应用PBL+LBL联合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一直以来,人们将肠道菌群称为一个“被遗忘的多细胞器官”。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性已经成为近年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加之广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已经证实肠道菌群的稳态对调控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其紊乱会引起及加重包括骨质疏松为代表的多种慢性疾患。笔者对近年来骨质疏松与肠道菌群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重点探讨通过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